護理典範- 王金河之心得
護理典範- 王金河 之心得
在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根本不知道有王金河這個人,大部分知道的都是南丁格爾那些比較有名的護理典範人物而已!這本書描述著五0年代西南沿海的台灣,一種流行在當地的疾病"烏腳病"當時居民認為這是因為做了太多的壞事所的到的"陰症"但其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飲用含砷量過高的深井水所導致,這個病在當時醫療不發達的情況下是一種必須截肢的不治之症,在貧窮、醫療發展落後的西南沿海許多病無法獲的充分的醫療照護,王金河醫師,曾開了一間免費診所,由孫理蓮所領導的芥菜種會募集資金,專門替沒錢看病的人所設立,和王金河醫師一起替烏腳病病患看病的還有一位謝緯醫師,謝緯醫師每個禮拜都千里迢迢的從台北到台南替病人看病,但卻死於一場車禍,王金河醫師十分難過,惋惜著如此一位人才就這樣辭世,但毛碧梅卻說:「因為謝緯醫師做夠多了,上帝讓他先回去休息」,此時王金河醫師難過得心有著被一股暖流經過似的讓他的心有了新的活力,截肢後的烏腳病患,都會感到疼痛,王金河醫師一開始是利用與患者講話的方式來減輕他們那劇烈的疼痛感,但大多數的患者都沒聽見,於是他利用唱基督教聖歌的方式來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起初是為了患者,但到後來,天天聚在一起唱聖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雖然會吵到隔壁鄰居,但是他們依舊不停的唱下去,而毛碧梅女士則開了一間編織廠,讓烏腳病患者沒事時就到那裏做手工藝,但是腳被截肢的的患者該怎麼辦?王醫師設想十分周到,他以自己的腳代替病人的腳,每天揹著患者進進出出、上上下下,他不曾喊累,為了患者,他覺得這並沒有什麼。王金河醫生一生中遭遇十分多的挫折、困境,但他不輕易放棄,他深信沒做過的事就是沒做過,真相會還他一個清白!有些事不做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能耐,如果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多盡點自己的心力,我想不管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都可以很快樂,付出不一定就要回報,你的付出也許可以改變很多人,現實社會中需要更多人付出關愛!不要因為自私而傷害了許多人!王金河醫師對烏腳病的付出、貢獻相信很多人都看在眼裡!這種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精神真的是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的一門課程!期許有天我們都可以「誠懇對待別人,也誠實面對自己」
愛人如己~~~
書名:側寫王金河 台灣烏腳病患之父的生命點滴
作者:林雙不 出版:草根
在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根本不知道有王金河這個人,大部分知道的都是南丁格爾那些比較有名的護理典範人物而已!這本書描述著五0年代西南沿海的台灣,一種流行在當地的疾病"烏腳病"當時居民認為這是因為做了太多的壞事所的到的"陰症"但其實並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是飲用含砷量過高的深井水所導致,這個病在當時醫療不發達的情況下是一種必須截肢的不治之症,在貧窮、醫療發展落後的西南沿海許多病無法獲的充分的醫療照護,王金河醫師,曾開了一間免費診所,由孫理蓮所領導的芥菜種會募集資金,專門替沒錢看病的人所設立,和王金河醫師一起替烏腳病病患看病的還有一位謝緯醫師,謝緯醫師每個禮拜都千里迢迢的從台北到台南替病人看病,但卻死於一場車禍,王金河醫師十分難過,惋惜著如此一位人才就這樣辭世,但毛碧梅卻說:「因為謝緯醫師做夠多了,上帝讓他先回去休息」,此時王金河醫師難過得心有著被一股暖流經過似的讓他的心有了新的活力,截肢後的烏腳病患,都會感到疼痛,王金河醫師一開始是利用與患者講話的方式來減輕他們那劇烈的疼痛感,但大多數的患者都沒聽見,於是他利用唱基督教聖歌的方式來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起初是為了患者,但到後來,天天聚在一起唱聖歌就變成了一種習慣,雖然會吵到隔壁鄰居,但是他們依舊不停的唱下去,而毛碧梅女士則開了一間編織廠,讓烏腳病患者沒事時就到那裏做手工藝,但是腳被截肢的的患者該怎麼辦?王醫師設想十分周到,他以自己的腳代替病人的腳,每天揹著患者進進出出、上上下下,他不曾喊累,為了患者,他覺得這並沒有什麼。王金河醫生一生中遭遇十分多的挫折、困境,但他不輕易放棄,他深信沒做過的事就是沒做過,真相會還他一個清白!有些事不做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的能耐,如果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裡多盡點自己的心力,我想不管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都可以很快樂,付出不一定就要回報,你的付出也許可以改變很多人,現實社會中需要更多人付出關愛!不要因為自私而傷害了許多人!王金河醫師對烏腳病的付出、貢獻相信很多人都看在眼裡!這種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精神真的是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的一門課程!期許有天我們都可以「誠懇對待別人,也誠實面對自己」
愛人如己~~~
書名:側寫王金河 台灣烏腳病患之父的生命點滴
作者:林雙不 出版:草根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