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 寒假作業之心得

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 寒假作業之心得

在書的一開頭,班德醫師跟大家介紹了四歲小女孩恬雅,先天性對痛無感症 的患者。她根本不知「痛」是甚麼。某次母親因事放任她一人獨處,發現她自己玩得開心,走近才發現:她竟然咬下自己手指頭,用鮮血在被單塗圈圈玩!
正因為完全沒有痛覺,她不知該保護自己的身體,同時也對主動或被動毀傷身體的行為或病症不以為意。在救濟院活到十一歲,雙腳已截肢,手腳殘肢皆潰瘍壞死,嚙咬舌頭的神經質習慣也使得她舌頭嚴重裂傷。對於疼痛毫無感覺何嘗不是種痛苦?對一般人來說痛是必要的存在,但對於痲瘋病的病人來說痛在他們身上沒了感覺!痛是必然的存在,少了痛覺所以他們不懂得該如何保護自己,就因為麻瘋病人沒有痛覺,班德醫師才理解:「痛」也是人類必要、甚至是可愛的一種感覺。有了即刻、間不容髮的痛,我們才會馬上自滾燙的火和熱水、地上尖銳的鐵釘、偶然不慎的刀傷……等境地跳開,避免更深度的傷害。有了緩慢但持續的痛,我們才知道身體內部有異,懂得去尋找原因、尋求治療。疼痛讓人感覺不悅、難以承受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哪天我們不再感受的到痛了、到時候的我們又是如何?







書名: 疼痛-不受歡迎的禮物
原著/保羅‧班德 (Paul Brand) 、楊腓力
譯者/江智惠、陳怡如

新增時間 : 2015-02-25 21:16:46 / 修改時間 : 2016-12-11 14:57:0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