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讀書心得-最後期末考
這次的心得我所要講的主題是跟生死有關,書中作者稱「期末考」為死亡的考驗,因作者是醫師,而且是個器官移植的專門醫師,器官移植必須和時間戰鬥,要趕在捐獻者還存有一絲氣息時,將器官取出,結束其生命,然後再將此器官轉移到需要它的人身上,使一位患者獲得新生,這是一項非常不容易的手術,必須集中注意力及精神來完成這項艱難的任務。雖然醫師施有分很多種的,但是作者仍然選擇了這項與生、死交集,壓力倍增的專業。這份工作充滿了悲喜交集、成就感及挫敗感,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必須面對病人及家屬,病人病情若發現的晚,能治好的可能性就越低,可能也有少數家屬會不諒解,但是就算盡全力去治療、搶救,最後病人還是回天乏術,心裡難免會難過,但是如果病人能早點發現、治療,可能還是可以救回來的,在那時的喜悅和成就感是非常真實的,例如書中有一位病患,在手術前三天突然肝癌破裂大出血,陷入休克,經過搶救後還是在昏迷、腦死狀態,本來和家屬說好了留一口氣回家,但是家屬反悔,捨不得病人就這樣走了,但是病人處於不能手術的狀態,一手術就會大出血而當場死亡,之後在家屬的要求下為病人心臟按摩、打強心針、電擊、心臟注射,也只不過增加兩小時的時間,最後病人帶著破碎的身軀回家,與其如此不如讓病人能早一點離開,這樣也不必承受那麼多的折磨,作者也說行醫這麼多年有安詳離開的、有突然死亡的、但是最多的還是像這位病人一樣受盡折磨後晚一點離開的,大多數的家屬就是捨不得家人就這樣離開而做了這樣的選擇,雖然心疼,但是希望病人能再晚一點離開,就算只有一分鐘也好,做醫療執業真的很不容易,必須以病人為第一考量,但是也要尊重家屬的意見,必需要很有耐心、包容力、自信心,但是我想最需要的應該是不管再怎麼難過,都要堅強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直到最後一刻。然而面對死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大多數人都對於死亡有著相當大的恐懼,不管是誰對於自己得了病,一定都會想東想西,尤其是需要動手術、化療等等的病人,他們心中的恐懼絕對很大,那怕途中有個什麼意外,會不會自己就這樣離開人世?年紀越輕的人絕對都會有這方面的想法,對於檢查出自己的了病,很難也很少有人會欣然接受,一定都是否認、不相信而去其它家醫院檢查,但是接受了之後又會想為什麼是自己,而開始東想西想,很容易就陷入悲觀的想法,就越增加了心裡的恐懼和不平衡。但是還能怎麼樣呢?就算保持樂觀的想法,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心理的陰影,但是只要開始嘗試著想看看有什麼是自己目前能做的或是想做的事,並去好好執行它,或許可以讓自己的負面情緒慢慢減少,漸漸地減輕心靈的負擔,而且並不是所有的病都是無法痊癒的,那與其自暴自棄,不如欣然接受、保持愉快的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