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書名 : 加護病房-生.死.病.苦——資深護士的真情紀事
作者 : Tilda Shalof
書名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作者 : Mitch Albom


1 作者是加拿大多倫多市區醫院的資深加護病房護士,在本書中道出加護病房的所聞所見;包括形形色色的病患、家屬,以及共事的醫護人員。加護病房堪稱是醫院裡死亡率最高的地方,作者以悲憫而不失樂觀的態度面對生命的脆弱與力度,也不時省思護理工作所給予的衝擊與激勵。作者說,護士是「充滿痛苦和悲傷的行業」。不是每個病房都有溫馨、發人深省與充滿愛的故事。事實上,有些病人滿懷憤怒及怨懟;有些家屬對醫護人員或醫療救治有錯誤期待,或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忽略病人的舒適與尊嚴。護士們敞開心胸、對病患感同身受之際,每每險些被職業疲潰拖垮身心。儘管如此,作者仍然熱愛護理工作的挑戰性和救助急難者的良善本質。她說,護理工作使她「精力充沛」。看完之後會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值得推廣給大家閱讀的書,更是身為護理人員必定閱讀的好書,教科書上教的遠不及社會大學交給我們人生的課題

2 這本可能跟主題沒有關係 可是我覺得mitch albom 我買的這一套四本的書 看了都讓人很有感觸
這堂課很短,但涵蓋許多課目:愛、工作、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
這是一堂探索生命的課,也是永無止盡的尋寶之旅 米奇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大學畢業後,他進入社會,載浮載沈,曾有的理想逐漸幻滅,人生的課題日益龐大難以面對。十六年後,他偶然與大學時代的恩師重逢,而這時他的老師只剩下最後幾個月可活。於是,他又上了十四堂他老師的課,每個星期二到老師家探望他。這位老師,墨瑞.史瓦茲,面對著死亡一步步接近,誠實看見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恐懼與脆弱,承認自己對人世的眷戀不捨,但他掙脫這些情緒,展現出洞澈人生之後的清明與安靜,並且帶著幽默感。墨瑞不僅自己勇敢面對死亡,窮究死亡的多重意義,更藉著與學生米奇的談話,一點一點讓米奇因為世故而僵硬的心逐漸柔軟,讓他重新看待生命。
生命是極為可貴的機會,我們應該好好的珍惜並且把握 生在世上應該積極,人生短短數十年,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自艾自憐,應該堅強、勇敢站起來,對人認真;對事執著,對自己自信,看重自己,多給自己機會,去嘗試人間百態,去扮演人生各個角色,讓生活品質提昇,讓生命找到燦爛。讓生命有價值,不再去幻想多美好事物,應認清事實,勉勵自己,告訴自己要的是什麼,對自己要有責任感,生活不能是行屍走肉,要找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日子不再模糊而是清楚,找到理想就要把握時間和機會,去實現它。

新增時間 : 2014-09-16 21:36:53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