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黃疸照護

黃疸新生兒照光治療照護模式之改善方案

提升黃疸新生兒在接受照光治療時的照護品質,經現況檢查分析,發現傳統照光的護理方式有下列問題,光及扎針時,新生兒生理徵象較正常新生兒不穩定,眠時間易受干擾而減少,子關係之建立受影響,親繼續哺餵母乳之意願改變,而剛出生3~5天的新生兒,在膽紅數值>12mg/dl時通常都會留下來住院觀察,造成黃疸有很多種原因,例如:肝臟分泌的尿苷酸轉化酶不足或尚未活化、血液白蛋白不足,使結合作用減少、肝臟排泄結核型膽紅素的能力不足等等……新生兒最常發生的是生理性黃疸,在實習的過程中也最常遇到這種類型,一開始只能傻傻的看著學姐如何照護,但之後慢慢的跟上後,越來越順手,知道要走哪些routine,我的個案是出院後回來返診時發現膽紅數值太高,留下來住院觀察,每天都要給予照光機治療,脫光衣服,帶著眼罩、尿布保護著,照光時須注意體溫,出保溫箱時要將包巾包緊,減少體溫喪失,因為沒有穿著衣服,特別容易散熱,每天測膽紅數值,觀察大小便,皮膚上的變化等等……從這些地方觀察也可以從中了解狀況是否好轉或惡化,在老師和學姊的教導中,有一種每天都學到新的事物很開心很興奮,從這些過程中累積一些經驗,希望在下一站實習也都能順順利利的,並充分認真的學習。

尹玓、林淑貞、洪佳鈴(2008).黃疸新生兒照光治療照護模式之改善方案.源遠護理,2(2),61 – 72。

新增時間 : 2017-08-29 16:07:38 / 修改時間 : 2017-08-29 16:08:5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