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人物心得

我的護理典範人物就是有「臺灣安寧療護之母」這個稱號的-趙可式,台大護理系畢業後,趙可式成為修女,在修道院8年,並且從事居家護理工作。但是,因為護理工作無法配合修道院的門禁時間,病人隨時有需要,卻不能過去幫忙,所以她的良心開始掙扎,最後選擇去幫助病人離開修道院。然而,趙可式在榮總當副護理長期間發生了兩件事,讓她誓言要走上臨終照護的這一條路,首先是他父親的過世,其次,病人接二連三因受不了病痛折磨自殺,以及醫護人員做急救,病人痛苦萬分,卻只為了家屬看了安心,她看了為之茫然。她覺得很挫折,只能看病人痛苦卻幫不上忙,她認為醫療的本質應該不是這樣。40歲,她決定出國進修。她到美國唸書,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博士學位,她覺得還不夠,於是存錢到英國,到世界安寧緩和醫療發起人桑德斯醫師所創辦的聖克里斯朵夫安寧院去學習。回來後與康泰基金會、安寧照顧基金會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護士、社工人員等,推動安寧緩和醫療,並在成大醫學院授課。趙可式在英國見識到的「安寧緩和醫療」。深受感動的她,為了讓臺灣的臨終病人,也可以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讓病人可以平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於是趙可式奮鬥了十年。從無到有,短短的10年,趙可式從馬偕的安寧病房到20家醫院提供安寧緩和醫療服務,26個居家護理服務單位,5個推廣的基金會及學會,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病人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趙可式教授非常厲害,因為他父親去世,和看到病人的痛苦以後,竟然還有決心出國進修取得博士學位回來台灣授課,還有辦法去推動安寧緩和醫療,陪病人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他真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新增時間 : 2015-09-08 02:05:36 / 修改時間 : 2015-09-13 17:41:5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