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青少年正負向思考與心理健康之關係-積極因應與拖延習慣調節效果之探討
護2丁 38號 陳湯逸

傳統心理學在探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或心理病理,多從負向或醫學觀點來探究。隨著正向心理學的興起,學界開始重視正向的觀點。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的思考型態與心理健康之關係,同時探討青少年的因應方式是否能在思考型態與心理健康之間扮演調節變項的角色。在檢驗上述的研究議題時,本研究同時考量正負向思考型態、正負向因應方式(亦即,積極因應、拖延習慣),分別在正負向心理健康指標(亦即,生活滿意度、憂鬱)上的功能與意涵。本研究樣本來自大台北地區四所國中之學生(N = 303,男性137名、女性166名)。測量工具包含簡版「自動化思考量表」、「積極因應量表」、「拖延習慣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和「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研究結果顯示,正向思考較能預測個體的生活滿意度,而負向思考則較能預測個體的憂鬱程度;另外,積極因應不僅能調節負向思考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同時亦能調節負向思考與憂鬱之關係。本研究結果意涵著,正負向思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時積極因應能緩衝負向思考對心理健康的傷害。
本量表主要目的在編製一套大學生適用的精健量表,作為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指數的參考依 據。本量表共 25 題,可測出「自我悅納」、「人際關係」、「家庭和諧」、「情緒平衡」、「樂 .168.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觀進取」五個分量指標與全量表的整體心理健康程度。本量表以五點評定方式進行評量,可獲得 五個原始分數及總分數,將原始分數轉換成百分等級分數,百分等級分數愈高代表個人心理健康 程度愈高。將原始分數轉換成百分等級,再畫成側面圖,可說明個人心理健康的程度,並且可從 側面圖上發現受試者有哪些向度分數在平均以上,以及各個向度分數的高低。 從表 3 可知:師大大一學生之各分量表平均值,以家庭和諧分數最高,其次為樂觀進取、人 際關係、情緒平衡,以自我悅納分數最低。此表中可知學生在各分量表的平均值都達 3 以上平均 數。 表 4 結果可知,男女生在精健量表五個分量表中,只有家庭和諧分數有顯著差異,p < .01。其 他四個分量表及總分則沒有差異。因此本量表建立全體大一學生的百分等級常模。此表結果也作 為本研究根據總分平均數及百分等級衰選研究對象。

新增時間 : 2016-02-20 13:40: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