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病童之護理經驗讀後心得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兒童癌症的首位,而張小妹在三歲七個月的時候,因發燒、臉色蒼白、倦怠症狀、全血球低下,經骨髓穿刺檢查後,診斷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在六歲時,因為發燒、呼吸淺快,經骨髓穿刺後診斷為復發,筆者在照護期
間,以觀察、會談、身體檢查、連續性照護、病歷查閱及團隊討論方式收集資料,利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工具,來幫張小妹進行整體性評估,張小妹很乖在住院期間都能遵守醫護人員及阿嬤的指導並配合治療,住院期間主要照顧者為張小妹的阿嬤,張小妹能了解自己抵抗力差,所以會把口罩戴好,利用張小妹在畫自己的過程中,發現張小妹最喜歡自己的頭髮,因為能擁有剪頭髮的感覺,沒有頭髮就不能剪頭髮,擔心化學治療後掉髮的副作用,查房時對醫生表示自己開始掉頭髮了,沒有頭髮不好看,醫生告訴她頭髮會再長出來的,因為嘴唇是蒼白的,所以以白色畫筆畫,把嘴巴畫成方型,表示那是戴口罩的關係發現有身體心像改變-掉髮之護理問題,利用治療性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張小妹接受會掉髮的事實,一起與張小妹選擇假髮樣式及喜愛的頭巾、帽子圖案,例如:「你要幫番薯頭畫個帽子嗎?」「帽子上可以加你喜歡的圖案喔」,並且提供有相同經驗的個案,共同分享掉髮經驗,在出院時張小妹用自己的帽子來裝飾自己,返院時張小妹已經接受了掉頭法的事實,且已理掉頭髮。
資料來源:
李郁雯、洪麗琴(2012)・照顧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病童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11 (6), 108 – 118。
間,以觀察、會談、身體檢查、連續性照護、病歷查閱及團隊討論方式收集資料,利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工具,來幫張小妹進行整體性評估,張小妹很乖在住院期間都能遵守醫護人員及阿嬤的指導並配合治療,住院期間主要照顧者為張小妹的阿嬤,張小妹能了解自己抵抗力差,所以會把口罩戴好,利用張小妹在畫自己的過程中,發現張小妹最喜歡自己的頭髮,因為能擁有剪頭髮的感覺,沒有頭髮就不能剪頭髮,擔心化學治療後掉髮的副作用,查房時對醫生表示自己開始掉頭髮了,沒有頭髮不好看,醫生告訴她頭髮會再長出來的,因為嘴唇是蒼白的,所以以白色畫筆畫,把嘴巴畫成方型,表示那是戴口罩的關係發現有身體心像改變-掉髮之護理問題,利用治療性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張小妹接受會掉髮的事實,一起與張小妹選擇假髮樣式及喜愛的頭巾、帽子圖案,例如:「你要幫番薯頭畫個帽子嗎?」「帽子上可以加你喜歡的圖案喔」,並且提供有相同經驗的個案,共同分享掉髮經驗,在出院時張小妹用自己的帽子來裝飾自己,返院時張小妹已經接受了掉頭法的事實,且已理掉頭髮。
資料來源:
李郁雯、洪麗琴(2012)・照顧一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病童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11 (6), 108 – 118。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