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暑假作業
學術寫作能力應是護理人員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然而,在護理教育過程中,雖有中文語文能力及情意涵養為課程指標,仍較無法提供完整的學術寫作訓練。若能有學術寫作專門課程,對學術寫作與專業知識的養成亦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雖大多數的臨床護理人員都接受過學校正式的個案報告課程,但在臨床卻因為真正實際完成一篇個案報告,以及護理人力的嚴重缺少,還有著輪班的工作特性,影響護理人員參與正式的個案報告撰寫課程的動機及成效。台灣現在的基層護理人員臨床專業能力的進階制度,要求護理人員該具備的能力是指護理報告的撰寫能力,其中「個案報告」是個案護理經驗的分享,雖然很多護理人員皆有很好的護理經驗,但也都是不擅長於文筆表現,亦會讓護理人員能力進階制度中比較困難的一部份。文中有提到影響到護理人員缺乏撰寫個案報告之意願,與是否有夥伴或訓練、是否有老師教導,以及是否有鼓勵的正向環境及足夠的時間等相關。幫助護理人員有意願去完成這份報告,以及克服當中的恐懼及阻礙,是每個機構及上司皆需要去關心的一部分。除了護理人員本身對個案報告的正向態度,是影響其撰寫行為的主要因素外,其中文獻指出若能在護理人員撰寫過程中,給予可利用資源及上司或同事的輔導撰寫,那麼即可減輕護理人員這方面的困擾,日後也許不會再排斥完成個案報告,也能增加完成的意願。實作主義,是以建構主義為基礎所衍生出來的教學模式,重點在於讓學生在實作的活動中直接學習,透過引導學生建構知識,讓他思考並了解,從做中學、談中懂的理念來獲取知識,並非被動地由外界所灌輸知識,此理念就是讓學生成為學習之主角,強調師生互動,已不是以往的填塞式學習法,教與學兩方交融相互反饋,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及成效。以個案報告為例子,學習者或許能背出個案報告不同的理論,或是評估之結果與差異,以及護理計畫要以病人為中心,但卻無法將實際護理過程的經驗落實於文字,提供護理經驗給同儕參考,因此本篇嘗試以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改以實作導向的學習法,進行個案報告課程之訓練,亦希望能有更好的成效及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