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寒假作業

篇名:一位氣喘病人呼吸衰竭之緊急照護經驗
本文章在描述一位58歲氣喘病人呼吸衰竭的緊急照護經驗。病人因發燒、氣喘發作入院求診,注射退燒藥之後發生過敏反應而產生喉頭水腫、氣管痙攣導致急性呼吸衰竭,予緊急插管以改善換氣障礙及治療過敏反應。
氣喘是一種常見的蠻性反覆發作、可逆性肺部空氣通道阻塞、呼吸道蠻性發炎疾病,原因可能是長期接觸各種過敏原、化學致敏物、空氣汙染等等智病因子,在宜蘭這種潮濕的冷空氣環境是很常見的,氣喘患者必須先找出引發氣喘的原因,遠離過敏原,包括塵蟎、灰塵、菸、花粉、黴菌、蟑螂、動物的毛或皮、化學藥品等。氣溫變化大對氣喘患者是很大的負擔,在天冷時出門,要注意保暖,且戴上口罩,避免冷空氣過度刺激,有些偶發性氣喘的患者,明顯是在運動後氣喘發作,導致很多氣喘患者不敢運動,其實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對氣喘病人有好處,如怕運動後氣喘發作,運動前最好先做15~30分鐘的暖身運動,並預先使用支氣管擴張劑。
不少人分不清楚感冒和氣喘,感冒與氣喘之間還是可以找出分辨的界線,氣喘與感冒時的咳嗽不同,氣喘者會出現較長時間的咳嗽,通常會超過4星期以上,尤其是夜晚或清晨時,咳得最明顯,而且伴隨「咻咻」的喘鳴聲,會覺得很喘或是呼吸困難,且會有胸悶的症狀。
治療方式必須根據氣喘的嚴重度來決定,目標是以最少的藥物達到最大的療效,以階梯式的藥物治療計劃進行,通常治療一個月後會有明顯的改善,當疾病達到良好控制持續三個月以上,可以考慮降階治療,反之若病人對治療反應不理想,則需要升階治療,最禁忌就是自行停藥,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氣喘是呼吸道的慢性發炎所引發的疾病,尤其在中度到重度的氣喘病人,其呼吸道的發炎是慢性而且持續存在的,沒有症狀是因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將發炎反應克制在一個低的水平,若停用藥物,發炎反應及過敏的活動性可能再度升高,讓氣喘發作。
護理人員必須運用護理過程解決病人急診留觀期間的身心問題,不僅僅只是給藥及一堆護理技術運用,且須協助減輕呼吸困難及機率的情緒,提供病患完善的照護。

新增時間 : 2018-03-02 00:29:56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