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暑假作業

產科 剖腹產使用預防性抗生素
在我看過華藝圖書館上的文獻後
預防性抗生素用於剖腹生產,到底好或不好?依據目前文獻資料顯示可以降低生產完的感染包括子宮內膜感染、傷口感染、發燒等等症狀。但目前依舊不確定是否會影響新生兒的健康?所以施打抗生素的時間是非常的重要究竟是下刀前給予好?還是在新生兒斷臍後給?要使用甚麼樣的抗生素?
研究顯示在下刀前給cefe抗生素術後發生子宮內膜感染從5%下降到1%,傷口感染也從5%下降到3%,整體的感染率下降也不會對新生兒造成副作用。不過在懷孕期間若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會造成新生兒在生長過程中有自體免疫的疾病產生,也增加過敏的機率,所以除非是必須否則很少使用。
在美國對於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尚未作出全國性的統一規畫,我國(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過去20幾年來都在新生兒斷臍後才給予預防性抗生素(cefa)對於要使用何種抗生素也是一大困擾,窄效性?廣泛性?在文章中提到若孕婦沒有早期破水或是絨毛膜炎只需要用窄效性即可預防產後生殖器的感染,但如果孕婦在手術前即有感染的症狀還是建議使用廣效性抗生素,經過文章敘述後,我發現抗生素是能降低感染可是,要依醫生指示正確的使用,因為除了這篇文獻提及使用抗生素外,我有另外去詢問我母親當初剖婦產時使用抗生素的時機?我母親是說當初她是在手術前施打的因為她在懷孕前常常有反覆性泌尿道感染,醫生擔心在生產後容易因為之前的感染而進而衍化成生產後感染,不過母親是說還好當時有提早施打因為在她生產後1-2天有些產後大出血的現象,醫生當時也說如果在產後大出血時併發感染會更危險,所以醫生說我母親很幸運,出血的情況恢復得很快也沒有併發感染。聽完我母親得分享我才知道當時她辛苦懷孕生下我弟弟是件多偉大的事情,後來我也詢問了我其他家人,其中我阿姨她是在懷孕期間就有在服用抗生素,因為她身體很差一直感冒發燒都沒有改善醫生最後才選擇用抗生素,吃了之後感冒症狀的確有好轉,只是阿姨當時也有問醫生這樣服用抗生素會不會造成胎兒未來發展的隱憂?醫生說應該不至於…
這樣的回答讓阿姨很擔心,以至於阿姨時常沒有吃到醫生給的抗生素期限就自行停藥,導致感冒一直沒有完全治癒,還好最後還是平安的將我的表妹生下來。聽完兩位長輩這樣的分享,我發現不論是不是吃抗生素,在懷孕時吃任何東西也都是必須注意的。抗生素雖然好用但在台灣目前已經被濫用了,我覺得應該看情況再給予不然濫用抗生素的後果得不償失啊!

新增時間 : 2018-07-30 14:37:3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