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生產球協助婦女待產之經驗
不是每個女生都會結婚,不是每個女生結婚後都會生小孩,也不是每個生小孩的媽媽都很痛,但是通常生完小孩的媽媽都說超級痛,很像拿電鋸在鋸尤其是在陣痛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大家都在想要怎麼樣才能減緩疼痛,這個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打麻藥,但是如果麻藥打多了是不是最後就沒力氣用力生小孩了呢?所以就去實證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來減緩疼痛,之後發現了生產的疼痛環節乃是刺激週邊神經機械的接收器,因此緩和移動‘產球’可以促進姿勢的改變,減少宮縮時的疼痛感,還有激發自然且非慣性活動,因為球表面的柔軟,不像椅子一樣硬,反而能促使產婦感到安全與放鬆,更能促進產程的發展,然後生產球不會干擾胎兒的監控,每個產婦都有選擇待產姿勢的權利,所以不應該限制下床活動,生產球應該要在待產婦還可以忍受生產痛的時候開始教導使用,不論任何姿勢都能跟產球結合,不僅次於產球還可以搭配其他輔助療法,例如:音樂、熱敷、放鬆、芳香療法、局部穴位按摩等來協助產程的進展和促進舒適,之後實證結果個案表示坐在產球上很輕盈,會陰部的腫脹感減輕了,希望整個生產過程都能使用產球,也有另一個個案說:怎麼那麼神奇,我的下背痛雖然痛,可是很舒服,沒那麼痛了...,其實生產不是生病,所以應用自然和賦權的方式來生產,採直立式姿勢,經常更換臥姿,對產婦是有益、有效的方法,不但能減輕疼痛還能縮短產程等等,原理其實就是藉著地心引力之自然重力原理的方式,來幫助胎頭旋轉、下降等,我覺得每個媽媽真的都很偉大,懷胎十個月然後撐過那麼痛的陣痛生下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愛惜媽媽給我們的生命和健康,我們很幸福、很幸運能夠出生在這樣的環境,要好好孝順父母,不讓父母擔心,找個好工作以後換我養他們,我想這才是我最好的報答,媽媽在我們出生到現在就一直很有耐心的教導我們,沒有一句怨言,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們,所以之後當他們老了、退化了,我也會像他們當時教導小時候的我們一樣,無怨無悔、很有耐心的教導他們,絕對不會抱怨,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最愛、最感恩、最幸福、最幸運的事就是我的媽媽,謝謝他把我生下來、謝謝他把我養那麼大,等我畢業,換我養他們(o^^o)y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