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文獻查證心得

2000年開始推展母嬰親子同室照護,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棒,因為可以讓媽媽和小孩培養感情,也能減少家屬的不安以及擔憂,另外也可以達到教導母親如何照顧小孩和哺育母乳的問題。到了2007年的時候,二十四小時同室執行率已經有17.72%,成功達到促使哺餵母乳的重要措施。
在文獻查證的部分當中指出二十四小時親子同室應該在新生兒出生後四個小時開始執行,而且媽媽和小孩之間每天分離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旦時間延長了,很有可能對成功母乳哺育以及親子關係建立造成問題,可是小孩也不能一直依賴著媽媽,有時候的分離是可以訓練小孩早期中斷母乳的。
文獻中有寫到,研究發現二十四小時親子同室的媽媽,出院後完全哺餵母乳有81%,部分親子同室的媽媽有42.9%,若親子同室的時間越長,也會影響滿月後是否持續哺餵母乳的決定。
知識是一種影響行為的能力,可以因為個人的因素、環境以及行為,影響選擇動機和行動,而產婦的教育程度和母乳哺餵攸關,產婦的教育程度較高和家庭收入較高者比較不會選擇母乳哺餵,產婦教育程度較低者會在產前後多提供母乳哺育的相關照護措施,看過這些資料之後,我認為一個家庭會影響的因素有很多,一個人的價值觀一定也會影響他的選擇以及認知,就像教育程度高者和教育程度低者對於小孩的照護方法也就顯然不一樣,也有很多的家庭對於親子同室的認知都不一樣,如果一個家庭不支持親子同室,那麼產婦選擇親子同室的機率就會較低,若爸爸或家屬沒有協助產婦,中斷或放棄實施親子同室的比例就會較高,當獲得家人的正向支持越多、分擔工作的頻率越高,就會讓親子同室的執行機率越高。
在生產的前後,產婦會因為缺乏護理支持以及實際指導與協助造成親子同室的壓力,照護的護理人員也很重要,如果技巧不熟,護理人員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與協助,這樣的方式也容易達成哺餵母乳,醫護人員對產婦親子同室的態度、看法和鼓勵對醜富的親子同室都是直接的影響。
看完文獻的內容,我覺得一個團隊中每一個人產婦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人對個案的照護以及看法,不但扮演著陪伴者的角度,同時也是一個保護個案的角色。

新增時間 : 2018-09-21 23:55:5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