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參訪心得

(一) 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我覺得捐贈大體的那些大體老師們很有愛心很偉大,謝謝他/她們捐贈自己的大體給醫學院的學生們學習使用研究更好的藥物幫助更多人治療病痛,也讓我們才能有機會能去參訪學習到課本以外的知識。捐贈大體是一件很有勇氣的決定吧?像我覺得我自己就沒有辦法,可能宗教關係加上個人忌諱總覺得人往生後就應該要好好安葬。認為這些捐贈者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就算知道往生後會被解剖做研究被很多學生參訪他/她們還是願意無私奉獻自己,真的很偉大,我們要用虔誠的心,感謝他/她們讓我學習到這麼寶貴的一刻!
(二) 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及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從知道要去大體參訪的時候就開始倒數直到要去的前一天都很興奮充滿著期待與各種好奇但又有點害怕的心情,當天在做默禱時心裡不斷的對大體老師說感謝,其實心裡是害怕的看到桌上好幾個黃色袋子裝著的就是大體老師,瞬間同時感受到人生無常。再來我們就開始戴起手套體驗人體器官摸起來的感覺,這趟參訪讓我學到原來子宮不像課本上圖和我想像中那麼大,原來靜脈動脈神經摸起來是這種感覺有的摸起來比較有彈性有的卻是空心,伸肌曲肌是怎麼讓我們手指腳趾活動的,還有肺真的和課本畫的一樣左二右三,左邊的肺分兩區右邊有三區,原來人體的食道是在氣管的後面,一開始我都覺得還好讓我最震憾的就是下半場到心臟那站的時候,原來當我摸到心臟一整顆心臟放到我手上的那剎那不是恐懼害怕不是覺得噁心而是滿滿的感激,如果不是大體老師的付出我們就沒有這機會能夠親身去體驗而不只是單單看課本上的圖去學習。現在有點後悔那時候因為福馬林味道太重讓我一直反胃所以錯過好幾站。
(三)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為了讓我們這些學生學習而把自己的身軀捐獻現出來,而這件事情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大體老師們選擇以這種方式愛世界,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學習為了以後能成為一位專業的護理人員幫助病人減緩病痛。經過這趟參訪後更覺得自己讀護理很驕傲,讀護理算是一種使命吧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大的膽量可以去參訪大體,所以我們真的要很珍惜。在一次的感謝大體老師們,讓我們繼續延續無私的愛,用雙手幫助病人解放病痛,成為病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

新增時間 : 2017-04-27 17:43:1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