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暑假作業
參、暑假讀書心得格式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1.死後的世界2.生死大事3.《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
作者:1.雷蒙·穆迪 2.David Carroll 3.陳原
*文章(三篇): 1.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2.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3.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作者:1.李佩璇2.張學善3. 陸文悌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首先我要先講死後的世界這本書主要在講述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經驗的智慧書,作者表示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原本不相信人死後仍有意識的作者,在就讀哲學研究所時,第一次聽到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喬治·里奇訴說自己不尋常的瀕死體驗:在1934年他曾經死亡約9分鐘,在搶救期間他看到軍醫為自己急救、遇到光體、經歷如電影般交疊閃映的人生回顧,並感到無比的自在。後來他經心臟注射了腎上腺素而甦醒,他的故事讓作者在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來是生死大事這本書在書中指導了我們要如何幫助所愛的人走完人生旅途。「死亡使一切不對的事情都變得理直氣壯了。受苦不是神的處罰而是試煉。一定要了解病人的需要。對他要坦白不悲觀,誠實而不否定。不該告訴他生存無望。垂死者最主要的感覺是孤單,或許我們能為垂死者做的只是陪伴而已。只要他能力所及的事,就讓他去做。」垂死的病人最主要的恐懼包括宗教困惑、害怕痛苦、分離被棄、存在意義……等。而大多數老人對於死亡的畏懼低於年輕人或中年人。對死亡過程反應依性格、宗教、種族背景、致死疾病種類、支持系統而定。兒童看待死亡方式比較間接,是一種隱喻的方式。小孩建立死亡的概念方式是由想像力及父母的價值觀而來。
最後是《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這本,在這本書中以回憶錄的方式倒帶出自己不平順的一生,從小時候為著親戚間的爭吵,母親選擇自殺身亡,阿祖阿嬤年歲大了過世,到最後父親因疾病突然過世,讓他的家人只剩下兩個妹妹,其他的長輩都先行一步離開世間了,這讓作者他對於死亡有很深刻的體會,再加上他小時候因為沒有零用錢,為了想玩跑去河邊玩水差點溺斃,等到他長大,因沒父母管教、成績不好,就不想繼續升學,選擇找尋機會賺錢,只是奇妙的是他為了賣舞廳的門票,開啟了不斷轉學的高中生活。如果只看作者的生平,只會認為他的親人緣淺,但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他與不同於凡人的思維,那就是想盡辦法賺錢、想辦法認識潛在客戶的相關人士,努力拼命工作賺錢,即使遭到毆打、槍擊事件,他還是堅持住自己的道路向前進,這真的很讓人佩服他的努力。
參考資料:
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027425&dtd_id=3&q_key=%E9%9D%A2%E5%B0%8D%E7%94%9F%E6%AD%BB%E6%94%B8%E9%97%9C&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7%82%BA%E4%BF%9D%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二年級』 主題: 基護、人際溝通或上課相關之身心靈主題
*書名(三本):1.死後的世界2.生死大事3.《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
作者:1.雷蒙·穆迪 2.David Carroll 3.陳原
*文章(三篇): 1.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2.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3.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作者:1.李佩璇2.張學善3. 陸文悌
【讀後心得】(至少500字):
首先我要先講死後的世界這本書主要在講述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經驗的智慧書,作者表示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原本不相信人死後仍有意識的作者,在就讀哲學研究所時,第一次聽到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喬治·里奇訴說自己不尋常的瀕死體驗:在1934年他曾經死亡約9分鐘,在搶救期間他看到軍醫為自己急救、遇到光體、經歷如電影般交疊閃映的人生回顧,並感到無比的自在。後來他經心臟注射了腎上腺素而甦醒,他的故事讓作者在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再來是生死大事這本書在書中指導了我們要如何幫助所愛的人走完人生旅途。「死亡使一切不對的事情都變得理直氣壯了。受苦不是神的處罰而是試煉。一定要了解病人的需要。對他要坦白不悲觀,誠實而不否定。不該告訴他生存無望。垂死者最主要的感覺是孤單,或許我們能為垂死者做的只是陪伴而已。只要他能力所及的事,就讓他去做。」垂死的病人最主要的恐懼包括宗教困惑、害怕痛苦、分離被棄、存在意義……等。而大多數老人對於死亡的畏懼低於年輕人或中年人。對死亡過程反應依性格、宗教、種族背景、致死疾病種類、支持系統而定。兒童看待死亡方式比較間接,是一種隱喻的方式。小孩建立死亡的概念方式是由想像力及父母的價值觀而來。
最後是《當生命走到盡頭,愛才開始:以仁為本的送行者傳奇》這本,在這本書中以回憶錄的方式倒帶出自己不平順的一生,從小時候為著親戚間的爭吵,母親選擇自殺身亡,阿祖阿嬤年歲大了過世,到最後父親因疾病突然過世,讓他的家人只剩下兩個妹妹,其他的長輩都先行一步離開世間了,這讓作者他對於死亡有很深刻的體會,再加上他小時候因為沒有零用錢,為了想玩跑去河邊玩水差點溺斃,等到他長大,因沒父母管教、成績不好,就不想繼續升學,選擇找尋機會賺錢,只是奇妙的是他為了賣舞廳的門票,開啟了不斷轉學的高中生活。如果只看作者的生平,只會認為他的親人緣淺,但正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他與不同於凡人的思維,那就是想盡辦法賺錢、想辦法認識潛在客戶的相關人士,努力拼命工作賺錢,即使遭到毆打、槍擊事件,他還是堅持住自己的道路向前進,這真的很讓人佩服他的努力。
參考資料:
面對生死攸關的洗鍊~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027425&dtd_id=3&q_key=%E9%9D%A2%E5%B0%8D%E7%94%9F%E6%AD%BB%E6%94%B8%E9%97%9C&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人際心理治療在大學生憂鬱情緒上的應用,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7%82%BA%E4%BF%9D%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為保身心靈健康從瞭解憂鬱症開始 ,2018年08月1號取自
https://www.hyread.com.tw/hyreadnew/search_detail_new.jsp?sysid=00284362&dtd_id=3&q_key=%E8%BA%AB%E5%BF%83%E9%9D%88%E5%81%A5%E5%BA%B7&q_txt1=&q_txt2=&q_txt3=&q_txt4=&q_field1=&q_field2=&q_field3=&q_field4=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