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暑假作業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五護四甲
學 號 1065101007
姓 名 林怡均

作 者 姓 名 巫美惠(Mei-Hui Wu);王美惠(Mei-Hei Wong);鄭秀容(Hsiu-Jung Cheng)
西 元 出 版 年 2012年9月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機械損傷右上肢截肢手術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榮總護理 卷 ( 期 ) 29(3)
起 訖 頁 數 310~316

【自訂一主題】:截肢—照顧一位機械損傷右上肢截肢手術病患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我之所以會選擇這個主題是因為我的叔叔在前2年也是機械性損傷導致右膝下截肢,我永遠記得事發當天家裡的長輩每個人淚流滿面地趕往台北看他,那時我跟媽媽在家,我聽爸爸說叔叔很勇敢在所有人都還沒到醫院時他就簽好截肢同意書,說真的我們家是傳統家庭,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絕對無法接受身體心像的改變,但是他卻獨自承受這一切,事後幾天我去醫院看他,他告訴我們:「沒辦法,都已經發生了,我是一家之主,我還有家庭要顧,自己要振作,況且現在還有義肢」我聽到這句話其實沒什麼的感觸,可能是我跟他沒什麼感情吧,但它卻一直我記憶中;就因為這樣我決定選截肢這個主題好好研究。這篇文獻非常好懂,它提供了很多相關的護理措施,是我在課本上沒看過的,藉由文獻內容也讓我較能記得處置,例如換藥後能抬高患肢或冰敷20-30分、於截肢端輕拍減緩幻肢痛,大家都知道疼痛就是給止痛藥,但是卻很少聯想到其他天然的方法,這是篇文獻提供我的新知識;如同我剛剛說的我們家是傳統家庭,因此「大男人氣概」是必有的,許多人會因此失落甚至放棄自己,而叔叔卻給了我新的人生觀,不是所有男人都能像他這樣,一直到現在他還是很努力在工作,只是原本開怪手的他現在只能開小客車,因為殘缺導致生活上本來所使用的「物」已改變,唯一不變的是他樂觀的個性。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一位機械性損傷的28歲青年,在歷經多次清創手術後仍面臨右手肘下截肢手術之照護經驗。筆者於2009年4月9日至5月17日,藉由直接照顧、會談及傾聽等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並以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資料收集,確認個案主要有自我照顧能力缺失、疼痛、身體心像紊亂、預期性哀傷等四項護理問題。經由全程照護並運用相關資源,協助個案與家屬自術後至恢復期皆能獲得支持,個案最後終能建立其正向身體心像及調適。

So What 學習要點
這篇文獻讓我明白「身體心像改變」也有分期針對每一分期護理人員能為病患做得內容,分別是
(1) 衝突期:不願意接受事實,產生哀傷、埋怨、否認、憤怒、懷疑等情緒,是正常心理防衛機轉;
(2) 退縮期:意識到截肢的事實,整天悶悶不樂、哭泣、發脾氣、退縮、睡不著等
(3) 接受期:哀悼肢體喪失,但知道必須去面對它
(4) 重建期:能認清事實,並再建立新的身體心像,對周遭人、事、物漸感興趣主動參與;

當處於「衝突期」及「退縮期」,護理人員需全力滿足其生理需求,傾聽、陪伴、支持、評估及建立支持系統。當病人出現失落或哀傷時,應鼓勵表達情緒,體諒及接納。
「接受期」是衛教介入最好時機,協助參與自我照顧及復健計劃、介紹病友分享心路歷程,鼓勵親友參與以降低焦慮與失落。「重建期」則鼓勵儘早裝配義肢、義肢在生活上的注意事項、協助重新調整生活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護理人員所要關懷的,不僅僅是生理上的病痛,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瞭解病人的感受,要以同理心、
知識性與去探討病人對截肢的看法、想法,若是未來的我應具備的是敏銳的觀察力,敏銳適時介入, 可讓病人盡早重建正向的身體心像,換個角度想倘若他們是妳的家人你該怎麼做,截肢的病人有80 %都是因為無法承受內心的打擊而痛,我可以嘗試文獻上別的作者提供的方法讓他們可以盡早自我照顧

新增時間 : 2020-08-13 16:12:03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