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2個案報告心得第二篇

1082個案報告心得第二篇
護四丁36號林俐穎
學號:1065101177
作者姓名:馬麗卿 謝湘俐
西元出版年:民國 97 年 6 月
文章標題:照護一位末期腎疾病患者面對血液透析治療
之護理經驗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第 7 卷第 1 期
起 訖 頁 數:60 - 73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末期腎疾病患者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在<<照護一位末期腎疾病患者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此篇個案報告中,筆者在護理期間經由身體評估、觀察、會談及應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加以分析整理,確立問題。歸納出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有:
1營養少於身體所需、2知識缺失、3潛在性感染等健康問題。
護理措施:
1營養少於
身體所需:在照顧上儘量選擇患者喜好的食物種類及烹調方式、教導個案餐前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如此可改善味覺,增加食慾。
2知識缺失:適時且適切地提供足夠的知識並及時給予心理支持和正向回饋,並應尊重病患對疾病
與治療之感受,以增進疾病的認知,降低焦慮。
3潛在性感染:教導病患人工血管自我照顧及護理人員正確執行穿刺技術,是預防感染並使人工血
管壽命延長的重要護理。
個案是為七十歲的老年人,個性開朗、家庭也美滿,然而面對疾病甚是焦慮及不安,但是在家人及護理人員的介入下個案的不安改善許多,也讓我更加意識到心靈及精神上的關懷與支持是多麼重要;然而在護理過程中最大限制在於除每週三次到院血液透析治療外,其餘時間個案居家照顧的控制是較難以實際介入的,因此藉由透析治療時 加強居家服藥、飲食、人工血管等的教導,以彌補此限制的不足處。我認為在閱讀後發現在護理過程除了自己應有的技術穩定度外更多的是懂得如何走進個案的內心去探索她得情緒給予最舒適的措施幫助他們在受病痛時至少心靈狀況是健康的,並且讓我意外的發現文中提到減輕病患的內心焦慮後除了個案心情變好對病情也有大大的助益,我也為此感到有興趣可以使病患感到心靈舒適身體日漸好轉,對於我來說真是件無比榮幸的事情。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此個案報告是在描述照護一位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有:營養少於身體所需、知識缺失、潛在性感染等健康問題。經由主動關懷個案需求,並透過護理活動的介入,降低個案因疾病所引起的營養及潛在性感染等問題,另針對個案對血液透析治療認知之疑慮處,協助澄清,配合衛教單的使用,強化個案對疾病的了解,以減輕心中的焦慮達到整體性護理的目的。
So What 學習要點:
在文章中了解末期腎病的定義是慢性腎衰竭最後階段,腎功能只剩下5%以下,是一種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壞,代表腎臟無法從血液清除尿素氮、肌酸酐的代謝廢物。其臨床表徵有水份與電解質的不平衡、鉀離子上升、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營養少於身體所需、貧血、皮膚搔癢、疲倦、記憶喪失、 甚至昏迷。人工血管是很容易阻塞及感染;而血管通路感染也是血液透析病患很重要的死亡原因。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閱讀完此篇個案報告使我更立志要好好為他們服務,在透析過程中除了快穩準的下針外更重要的是在旁認真觀察個案德狀況並給予心靈安慰及溝通使他們能得到最好的護理服務。

新增時間 : 2020-08-03 10:23:24 / 修改時間 : 2020-08-03 10:33:2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