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rtfolio內容

載入中

回應(2)

  • 護四戊 21 郭佑嫺(guest)(2022-09-15 01:10:15) :
      癌症不是病
    這本大概是在說面對癌症病患時,通常會提到死亡的話題,那是他們最終會面對的事。我告訴他們,他們並不會真正死去;沒有人會。身體的死亡對那些留下來的人來說,是一個實際的、真正的經歷。對那些身體死亡的人來說,這卻不是事實。它能夠將對生命的悲觀看法轉變成樂觀的,讓面對癌症的人去接受它背後的正面原因,以及接受所有其他發生在生命中的事。這種內在的轉變,不再讓人認為自己是個在腫瘤科醫師和外科醫師的悲憫下,毫無希望的受害者。治癒癌症或其他類似威脅生命的疾病,是一個人在生命中所能達到最強大、最有意義的目標之一。過往個人涉獵的書籍主要以財經和心靈為主,分享醫學方面的書這倒是第一次,不過讀這本書的大家看到上面的重點整理,腦中應該會充滿問號,一開始還滿正常的,但越看到後面越覺離奇。一開始我以為我看得是一本醫學書,後來發現它不只是一本醫學書。導出了一個結論表面上我們覺得不科學,但實際上是我們的大腦無法理解,不是真的不科學,如果還要再更進一步的話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科學與不科學。換句話說,科學也只是一個假性定義,而本書真正做到了打破這個假性定義,除了講出不為人知的醫學真相,它所著墨的深度完全不下於一般的心靈書籍,從生存講到死亡,從身體健康講到心靈能量,最後再把全部的理論融會貫通,有如醍醐灌頂。一開始我以為我看得不只是一本醫學書,後來發現是這本書讓我用全新的角度來看待"醫學"。是本很值得讓人去閱讀去思考的一書。

  • 護四戊 21 郭佑嫺(guest)(2022-09-15 01:08:29) :
      物理治療臨床案例
    這本書是以「疾病/病況概論」、「物理治療評估與診斷」、「物理治療介人與成果」分節,以引領學習物理治療臨床決策,已經可以說是這本書奠定成功的基礎,各章最前面的「案例簡介」則更提升這本書的價值。
    他的「案例簡介」都是根據病人狀況編寫的臨床情境,這樣能讓學習者進入面對真實病人的狀態,就像引領學生提早進入臨床實習,讓學習者以解決病人的問題為出發做臨床治療的思考。當學習者習慣思考的展開是從病人的問題開始,逐漸地也就能培養醫學倫理中所強調的病人為中心的態度。
    文章「疾病/病況概論」疾病的生理與病理基礎闡釋臨床問題的能力。
    文章「物理治療評估與診斷」包含客觀的檢查與專業理解的評估,其中納入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引導學習者有系統從功能的面向思考病人的問題,學習者能深入體會,必能展現物理專業的獨特性。
    文章「物理治療介人與成果」包含介入與成果評估,在介入的部分除了敘述治療項目,並且引述相關理論或研究作為思考的引導,而成果評估則呈現治療結果,實證醫學的精神在此節充分的展現。
    這本書除了段落安排邏輯性極佳,整個架構以臨床情境出發,融合基礎科學、實證醫學,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等,相信學習者能從中獲得最佳學習學習,已經進入職場的物理治療師也能藉此在提升臨床決策能力,這是值得閱讀及學習的一本好書。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