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寒假作業

篇名: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政策之評析
作者:楊士隆,吳志揚,李宗憲
刊名:社會科學/社會
日期:201012

內容簡介
為因應日益嚴重的毒品與藥物濫用問題,目前反毒政策主軸已轉向著重降低毒品需求,以「拒毒」防止新的毒品施用人口產生、以「戒毒」減少原有毒品施用人口,並加強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工作。本文藉由政策規劃與相關研究報告,以檢視分析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策略之現況,並藉由召開2 次焦點團體座談,以瞭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策略之現況與問題。繼而以文獻分析方式,彙整國際間對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政策之建議、指導原則與架構。最後整合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政策之問題,以及國際間對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政策之建議,對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政策提出規劃與建議。研究發現,臺灣拒毒預防工作所設立的核心工作項目雖然包含教育、輔導、早期發現早期介入的預防藥物濫用為核心理念,但相較於聯合國UNODCCP 與美國NIDA 對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工作的原則與建議,臺灣對於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工作卻僅以學校反毒教育宣導為核心,以校園安全的觀點處理有藥物濫用危險的青少年,未能以健全青少年成長的理念,協助青少年身心發展,並將網絡延伸至家庭教育與社區。本文最後並依據臺灣目前毒品防制作現況,提出拒毒預防工作的數點建議。

心得
記得過去在小學、國中階段,幾乎每個學年都會有一次反毒宣導活動,不是單純看一個關於紫錐花的影片,就是寫一張考卷,胡亂填上答案後,全部猜對的人可以在下次朝會時抽獎。反毒,反毒,那些影片和考卷,的確讓我知道毒品不要亂碰,但這也是我在毒品方面唯一知道的事。那些染上毒癮的人究竟為何會從此一蹶不振,為何從此跌落深淵,再也無法回頭,我一無所知。

後來在看上很了多染上毒品的那些人影片和訴說
才知道碰了會一去不返,甚至可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其實我覺得很像生病,他們其實都是病人,現在社會大眾的感受可能會對於吸毒這件事感官不是那麼好,但那些染毒得人明明知道這個碰了會對自己造成危害為何還是碰了呢?

可能是被朋友強逼,也有可能是想要舒壓的方式不對,但是我們能作的不僅僅是勸說或者是在用更多的言語攻擊他們,而是應該要用我們的同情心去理解他們讓他們知道這世界是願意去解救他們的

在台灣一個個防範毒品的地方和宣導,我覺得他們可以再加強更好的宣傳而不是在上面唸了兩節課下面都睡著了,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讓我嘆為觀止的宣導,他是用了很多的道具還有感覺練很多次的劇情,讓我第一次對於台上的宣導非常的有興趣,結果後來就再也沒看過這種劇情了

知道有太多事情需要宣導,但我覺得在於毒品這方面可以加強的做防護,以防萬一更多人受騙

新增時間 : 2021-03-01 23:46:46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