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親密無能:早熟童年的隱形代價

共依存的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有著難解親子衝突及夫妻失和的家庭裡,而在這些功能不良的家庭中,就有許多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又或小大人們卡在舊時的關係裡受苦。

事實上,健康的關係雖然也會有爭執和不滿,但雙方不需要時常地透過犧牲自我來成全關係。各種成癮、羞恥、否認、孤單、恐懼、被拒絕、過於討好與照顧他人、和易怒暴躁等,上述症狀哪怕有某些看似處於光譜的兩端,也都暗示著共依存關係的存在。這樣的關係如書中所述,源於功能不良的家庭帶給我們的早期影響。

在內容上,我覺得整本書最讓人有共鳴,也讀得心驚的部分,莫過於第二章對小大人的根源,也就是對「家庭」的分析。
作者認為家庭成員的互動,就像一張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網絡,家人之間看似獨立,實則家人之間的腳色定位其實會互相影響。如果自我腳色定位有問題,就會造成家庭功能無法好好發揮,在這裡,作者援引了「毒性教育」的定義,列舉出幾種功能不良家庭會有的腳色與特徵。其中有一項稱為「媽媽或爸爸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讓人不禁想起一則無心但是常見的話(我母親也常說)就是:「生女兒至少比兒子貼心。」我以前不覺得有異,面對母親的負面情緒也都盡可能體諒她、傾聽她。但我後來才發現這句話當中也可能藏著另一種危險的情感勒索:「難道女兒非要成為媽媽的情緒垃圾桶,才能證明她比男性更值得被生下來嗎?」

我們的文化中對女性在性、家庭、婚姻上也有很深的偏見,尤其是區分「良家婦女」跟「壞女人」的那些定義上。這些二元區分又更加深了女性離婚改嫁的心理阻礙。至少像我母親是相當傳統的南部女性。她就會覺得離婚改嫁不是好事。她會擔憂自己離婚後不只經濟與社會評價受到打擊,也擔心再嫁也不會遇到更好的男人,還不如繼續待在形同嚼蠟的婚姻裡。但這些文化成見又讓她掉入另一個固化的家庭腳色中:「協助者」,也就是她將不計一切代價維持家庭的完整性。這種觀念困住了她,使她進退兩難,終日悶悶不樂。

因此,讀著這本書,我也才恍然大悟: 那些習以為常的(卻對人有害的)互動方式,其實是一整個家族(甚至是文化)的歷史共業。每個人降生在這世界上都是如此脆弱,我們總是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活下去。因此我們也只能試著去適應身邊的環境,所以不管是我們,還是父母,或祖父母也不得不受到這些傳承下來的言行所影響。會這樣錯誤地對待伴侶、孩子,並不是誰的錯,所有人也只是無意識地繼承下來罷了。

如今透過這本書,既然我們明白了,那就是努力切斷那條悲傷的鎖鏈的開始。在這本書中,讀到你的悲傷與療癒,同時也讀到一絲絲齒輪轉動的希望。

新增時間 : 2022-02-11 17:44:15

回應(1)

  • Irene(guest)(2022-02-23 12:17:47) :
      閱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