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寒假作業

護三丁 黃亮瑜 1095101148
書名:從實證護理的觀點談針扎及預防
在二年級的護理學實驗課裡,我們在練習肌肉注射的技術時,老師就不斷的強調,要小心使用針頭以免針扎,因為針扎是最常發生在醫療場所的職業傷害,國內過去有因工作的針刺引起猛爆性肝炎而死亡的嚴重事件,也有造成醫療人員感染血液傳染疾病像是B型肝炎、C型肝炎、梅毒及愛滋病等最常見的原因都是針扎所造成的,而在臨床上回套針頭是最容易發生針扎的動作,還有用完針頭卻沒放入針頭收集桶中,而使自己或別人遭到針扎的導因,這是僅次於『針頭回套』,在急救時,或忙亂中,意識混亂也容易發生,大部分的針扎事故都是可以預防的,像是針頭器具不要放在工作檯、治療盤的地方,很容易造成自己或清潔人員的扎傷,立即處理用過的針頭,可以減少在忙碌的醫療行為中疏失所以造成的針扎遺憾,還有在任何地方需要執行針器注射的場合,一定要攜帶針頭收集器,現在有研發一種安全設計的針器, 而他的設計理念就是以避免回套動作與針頭的暴露為主,以避免針扎事故的發生,但如果很不幸的還是針扎了,發生當下要記得立刻擠壓傷口處周圍使血液流出,並在流動水下清洗傷口5分鐘,以降低感染的機會,之後就要依職業災害通報處理流程,填寫職業災害通報單及醫療尖銳物品扎傷報告單,醫療人員每天都那麼忙碌,應對針扎事件發生的原因有所認識及了解,並能進一步作到預防,希望能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降低職業傷害,保障護理人員的健康。
書名: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
這本書的書對我來說很熟悉,因為剛好三年級的產科課上老師有介紹過母嬰同室,所以才選這本書叫「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其實在溫柔生產的六大關鍵裡就有提到,不分離母嬰不限制母乳哺餵,在新生兒出生後,立即談他趴在產婦的胸部,聽聽心跳聲,這是親子的第次親密接觸,接著讓新生兒尋乳反射,與產婦有立即的肌膚接觸,能讓新生兒建立安全感,並施行 24 小時親子同室,提早讓產婦熟悉照顧新生兒的模式,他們總共取得二十一位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產後婦女,並做出了四個主要的重點,分別為-提早體驗育兒甘苦,可以較早了解寶寶的生活習慣回家後照顧寶寶才會比較得心應手、促進成功哺餵母乳,可以依照寶寶的需求給予奶,也可以躺著或坐著給予奶、增加家庭凝聚力以及執行的顧慮與需求,看過了老師給我們看媽媽生產的過程,覺得世界上的媽媽真的太偉大了,雖然生小孩已經很難了,但養育小孩真的是一輩子的課題,懷孕是人生的特殊階段,現在強調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照護,其可以滿足產婦最大的身心需求,在產婦和新生兒都健康的狀況下,應該要鼓勵產婦早日出院,以減少家庭經濟負擔、潛在的院内感染及因住院而引起家庭成員的分離,生產並非產婦一個人的事,而是需要全家人參與的家庭事件。

新增時間 : 2023-02-12 20:35:40

回應(1)

  • Irene(guest)(2023-02-23 18:25:04) :
      針扎是可以避免的,凡事求謹慎尤其在護理職場上!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