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解剖參訪心得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大體解剖校外教學心得分享與回饋反思單-心得報告 班級:護二甲 學號:1115101004 姓名:林湘宜 教師姓名:張凱喬 格式:A4、標楷體12號字、單行間距 (至少600字) 心得報告:請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並請導師遴選出優良作品3篇/班,請將名單繳交至護理科並於網路公開表揚暨分享,另記嘉獎乙支;至少600字。(詳見下表) 1.給大體老師的一封信 -對大體捐贈之看法、為何需要大體捐贈、對捐贈者之感想、應如何表達對捐贈者的尊重 2.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省思&收穫 (1)What?(我學到了哪些?)發現了什麼新鮮事?接觸到什麼問題? (2)So What?(所以,為什麼)在這些新鮮事中,心中有什麼感動或感想?這些 感動和感想讓我(們)有什麼想法/成長? (3)Now What(我可以如何作?我有什麼收穫?),看待人事物,自己有什麼改變?我(們)想要/應該/可以做什麼改變?未來將如何運用所學? 對於這次大體解剖參訪,我覺得所有大體老師都很值得尊重,因為沒有他們的捐贈,在醫學上就無法有新的發現,而且他們願意捐贈自己的身體讓我們當教材,真的是一件很值得尊敬的事,所以我想好好的跟大體老師們說一句感謝,謝謝他們的大愛,讓我們能更進步!在學習過程中,我學到了腹腔裡有些什麼器官跟每條血管連結到哪裡以及心臟結構,我也發現腹腔腸子的部分有很多脂肪形成的瘤,也接觸到關於大體捐贈的資格,在這些新鮮的事情中讓我有想要捐贈大體或捐贈器官為社會做些事,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捐贈大體可以讓更多醫學生學到更多,捐贈器官則是可以讓一些需要的人可以健康的活著,那時候我也問了助教老師們一些關於捐贈的問題,才知道其實大體捐贈現在是很缺乏的狀態,老師們也說捐贈大體的話器官需要完整,而且皮膚表層不能有缺失之類的,不過還是有看到有一位大體老師是有捐贈眼角膜的,覺得這位大體老師真的很令人尊敬,不但捐贈大體還捐贈器官給需要的人。最後我覺得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的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生病,還有就是在不管什麼時候都要給予人尊重的態度,也可以多做一些善良雖然看起來很細微的事,因為自己的一個舉動就能讓他人感到暖心,即使渺小,但越來越多人一起做它會變成一件很值得並附有意義的事,經過這次參訪也更加深了我以後想捐贈大體或捐贈器官的想法,所以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好好的照顧好自己保養好自己的身體,才可以實現我想做的事。

新增時間 : 2024-05-05 13:28:31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