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寒假作業--讀書心得

這個寒假我讀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由一位日本人—桑名一央先生所著作的《如何活用時間》;另一本而是吳宗翰醫師所寫的《學習就是要有計畫—美國SAT榜首的考試、記憶、動機訓練法》。

《如何活用時間》這本書講到了我們該如何安排時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利用閒暇時間等等的內容,而我認為這本裡面最大的重點就是在教導我們「如何節省時間」。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在〈工作預定表的制定法〉這一節中提到的在做時間計畫表時安排時間的方式應該以每十五分鐘為一個單位,這樣能夠提高效率,有時還能提早完成,讓原本看似耗時的工作變得輕而易舉,若長期超出時間,可就要再重新規劃對此工作的時間分配。

《學習就是要有計畫—美國SAT榜首的考試、記憶、動機訓練法》這本書是由吳宗翰醫師所寫的,在書中他和我們介紹了他在十歲時移民到了美國,從完全不懂英文到成為全班第一名,並且小學、國中、高中皆是以全校第一名畢業,甚至在八年級時通過ACE跳級測驗,獲得直升大學到資格,並在美國SAT大學入學考試時拿到全加州最高分,在大學時到日本交換學生時更自修學習日文,並且精通四種語言,這些成就讓我真心感到佩服。
書中講到一些關於「IQ」、「EQ」、「時間管理與計畫」、「記憶力」等等的內容。在第一章我印象最深刻的觀點是作者提到在家教和補習班的選擇上,他認為家教會比補習班來得好,他的觀點是補習班只是在教導如何應付考試,且重複講學校課堂上的內容而已,而家教老師在一對一的過程中能夠更精準的知道學生的問題,指出並教導改正。在第二、第三關於「IQ、EQ」的章節中他提到EQ比IQ來的重要,在孩子十二歲以前一定要啟動五大自主學習關鍵—創造力、意志力、自信心、領導力和自我管理,且愛運動的孩子會更聰明。在第四章關於「時間管理與計畫」的章節中,作者提到要讓孩子知道清楚自己的目標進而建立學習動機,讓孩子主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計畫。在規畫人生進度表時,時間必須以六年為單位,並且積極規畫年計畫表、月計畫表以及日工作清單(To Do List ),重點是規畫後就該確實執行並且檢討。在第五章關於「記憶力」的章節中作者提到要發揮強大記憶力的秘訣就是「圖像記憶」。第六章關於「考試」的章節中作者提到準備考試是一門「一法通萬法通」的技藝,打好基礎最重要!

看完這兩本書後,我個人是更喜歡吳醫師關於學習計劃的那本,或許是這本書更符合我現階段的需求,而關於活用時間那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給商務人士。不過這兩本書都有值得我學習的觀點,未來我會將兩本書的觀點結合,慢慢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讀書方式,提高讀書效率,也期許自己能夠成為更好的人。

新增時間 : 2023-02-13 18:01:2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