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個案報告心得
癌末照護的衝擊與反思-一個案報告
這個個案報告的目的是為分享照顧25歲肝癌末期的男性病人,接受安寧住院照護過程對臨床醫療照護者的衝擊和反思。因為病人正值青年,一個應該充滿活力努力於自己事業、愛情、及家庭生活的年輕人,但卻因為身體虛弱的躺在病床上,對這個安寧照護團隊年輕專業人員的衝擊力確實不小。這個病房每週定期舉行跨領域團隊會議的時候,有團隊成員分享:『如果我是他,我會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所以他們透過社工師、醫師、護理師、藥師及靈性關懷師共同分享照顧這位年輕患者的經驗,期許可以藉由團隊的分享,給之後有相關照顧者可以有不一樣的體認。
急性白血病復發之護理:-個案報告
這個個案報告是一個護理人員協助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病人建立希望的一個護理經驗,他運用了Farran, Wilken & Popovich提出的臨床希望評估架構(clinical assessment of hope),是針對病人的健康、與他人關係、意志、參與活動的過程等的四個層面來做的評估,發現病人出現無望感的問題時,可以藉由協助病人執行自我照顧,來增加自我控制力與舒適感、來加強病人的社會支持度,建立關懷照顧、支持的環境與支持團體、重新建立希望,使他可以找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來幫助病人對後續的治療可以擁有正向的態度與希望,讓病人有正向的治療態度,並且增加希望的程度,護理過程中發現希望程度提高的同時,社會持度也提升。他們藉由希望的評估和護理措施,期待幫助護理人員在照顧病人時能有所助益。
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
這篇個案報告是在敘述一位接受安寧緩和療護的乳癌末期個案,因為在住院期間出現生理、心理、社會、靈性等問題的照護經驗。作者透過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所制定之安寧療護患者評估單,對個案的身、心、靈、及社會等層面進行整體性及連續性評估,運用了會談、觀察家庭互動、和身體評估等方法來收集資料,確立個案因化學治療的副作用、癌症骨骼轉移、身體外觀改變及害怕面臨死亡,而出現噁心、疼痛、身體心像紊亂、死亡焦慮等的健康問題。透過家庭會議和醫護團隊擬定護理計畫,提供個案身、心、靈個別化的照護,例如芳香、音樂、經穴按摩等療法來緩和個案的身體症狀,關懷、傾聽、同理、宗教師靈性引導、安排社工和志工的陪伴、以解決其身體心像和死亡焦慮問題,並運用生命回顧引導個案肯定生命意義,提昇其內在力量,以超越生死障礙,和順利地完成人生的最後階段,期許此篇個案報告提供護理人員面對癌末病患時,能以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理念來提供其身、心、靈、及社會等方面照護之參考。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