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

摘要 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率最高且最常見的一種慢性併發症,形成糖尿病足的主要因素有三:即糖尿病神經病變,組織局部缺血及感染,即使患肢仍有良好的周邊血流循環,受嚴重足部感染的糖尿病患幾乎都難逃截肢的命運,因此本文章針對於糖尿病患者足部的照顧,了解糖尿病對於足部的病變及足部受壓的分布情形,探討鞋具選擇之必要性及注意事項,使糖尿病患者有正確的認識進而採取正向的健康維護行為,降低截肢的風險,期許此篇文章於護理教育的層面上,對於護理人員能夠提供其照顧糖尿病足之參考。 前言 由於生活水平提升及飲食精緻化,糖尿病盛行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行政衛生署統計國人糖尿病罹患率占十大死因第五位。足部病變是糖尿病常見之合併症,12~25%糖尿病患中有糖尿病足部感染情形,其中約85%的糖尿病病患截肢,大多是病患對足部自我照顧不佳,傷口久久不癒合或延遲就醫所導致嚴重感染;糖尿病患是足部潰瘍的高危險群,因為長期血糖等代謝相關危險因子控制不佳,容易造成神經病變與血管異常,進而演變成足部變形與潰瘍 。 糖尿病簡介 糖尿病患的足部問題通常是由於神經病變、周邊血管病變、感染為主,以下為足部病變做為探討。 (一)神經病變 糖尿病病人發生足部潰瘍大約有90%是因周邊神經病變導致的,包括自律、感覺及運動神經病變: 1、 自律神經病變造成汗腺失去功能及皮膚萎縮,使腳掌出汗減少和表皮含水量不足,皮膚乾燥易造成皮膚病變。 2、 感覺神經病變的表現是從下肢遠端開始的,病人沒有感受到破壞性的刺激或外力創傷(通常是不適當或不合適的鞋子引起),以導致潰瘍發生。 3、 運動神經病變的症狀是足部肌肉萎縮及無力,造成腳趾收縮變形,使局部壓力增加,產生足部變形及神經性潰瘍。糖尿病患者在罹患10年以上,有25~50% 的病人會出現遠端神經病變,最後導致感覺喪失,極易發生足部受傷及潰瘍的情形。 (二)周邊血管病變 糖尿病血管病變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0倍,尤其是下肢血管較明顯,原因為下肢血管受到地心引力影響,血液不容易回流到心臟,造成廢物堆積,引起局部缺血,足部養分不足,導致周邊血管疾病發生率增加。 (三)感染 糖尿病併發感染成因有兩類:一種為身體抵抗力缺陷,另一種為皮膚保護破壞,適合某些致病原之滋長。 綜合上述描述糖尿病感染發生原因是血管病變,循環不良,以致氧氣、養分和抗生素無法有效到達感染部位,使得皮膚受損,細菌侵襲,擴展成破壞性筋膜炎、壞疽敗血症等,其典型感染為急性腎盂腎炎及下肢感染,尤以下肢感染最為常見,進而造成截肢的悲劇,甚至影響生命,故為了增進病人足部傷口照護之技巧,亦可減少或延緩足部病變之發生,必須針對糖尿病足的評估。

新增時間 : 2013-06-26 00:06:1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