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人物心得

如何處理臨終的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好好地思考和研究。」——宋瑞珍 「可以使醫學生、醫師增加對生死教育的了解,也幫忙一般民眾了解醫師的內心。」——賴其萬 「一套難得的本土『醫師與生死』的教材。」——林其和 15歲的時候,她第一次面對死亡;2006年,她再一次遭受死亡的脅迫…… 這是「台灣安寧療護推手」趙可式博士罹癌後的病中大書。生命中兩次面對死亡威脅,深感傳統醫學教育體系只教生、老、病,獨缺面對死亡的內涵,趙可式奔走台灣各地,費時七年,訪談五十六位醫師的記錄整理出書,詮釋研究隱藏在醫師們白袍底下的生死觀、感受與行為反應,甚至是個人最私密、最脆弱的心理部分《醫生與生死》字字句句都帶著趙可式教授的生命力量,她現身說法,引領讀者醫師重新省視這些「難以啟齒」、「不願面對」、「逃避害怕」的生死問題,將「他死」、「你死」和「我死」成為人生的重要思辨! 台灣第一本以「純粹本土性資料」完成的「生死學」書籍!.

作者趙可式

蔡巧奶奶已經九十七歲了。九十七年的悠悠歲月裡,奶奶有三十五年的時間在坪林鄉擔任義務助產士。奶奶以同一把剪刀,剪斷小寶寶的臍帶,聽他們發出宏亮的哭聲,迎接他們來到世上。當時整個坪林只有奶奶一位專業護士兼助產士,她守護著坪林人的健康與生命。 奶奶的護理教育啟蒙於馬偕護校與醫院,茁壯於彰化基督教醫院,開花於坪林。醫療前輩的白袍身影與信仰品格,深深地影響著奶奶,也影響了她的服務態度。奶奶的生命史與台灣的醫療及護理發展史,交織出一則平凡中有偉大的故事。 「所有接生的,我都不收錢。別人就送雞、送鴨、送蛋給我,當作我的走路工。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就在幫助人,不是酬勞。」蔡巧邊說邊笑道,這是很愉快又很有意義的經驗。她的住家成為坪林惟一的護產診所,所有照顧人的相關問題,坪林人都找她幫忙。大家尊稱她為「蔡桑」(蔡先生)。

作者蔡巧

 

新增時間 : 2013-09-19 23:27:09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