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典範

一 趙可式

為了讓病人可以平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為了提倡「善終」概念,為了提倡身心靈完整照顧的安寧緩和醫療,趙可式努力了十多年

病人終於可以不要受苦,病人終於可以有善終的可能,病人終於可以有自主權了15歲時,趙可式因腦神經纖維瘤休學住院,開刀前,姊姊帶來平時難得吃到的巧克力和蘋果,小小年紀的她敏感察覺到死亡這件事,於是,她把寫給爸爸、媽媽的遺囑藏在枕頭套裡,還慎重其事地囑附姊姊,萬一有意外,「先抖一抖枕頭套」。趙可式脖子上腦瘤開刀的疤痕尚未痊癒時,母親卻過世了。不准哭、不許問,醫護人員粗暴地把母親的遺體丟在不鏽鋼的台車上,站在冰冷的太平間裡,她開始質疑,生命的意義在哪裡? 因為這原因讓她走上安寧緩和醫療這條路

看完趙可式的故事以後也是護士的我們,對病人應該就樣像對家人一樣,存在著熱情奉獻,趙可式也說到安寧緩和醫療不是等死是生死都能相安能夠走得很安然

二 陳翠玉是

她一位特殊的台灣婦女,二站時她是台灣第一位在日本受西洋專校教育的護理士,在二二八事件後有人想藉機線害處死她而離開了台灣,在上海靠自己的實力與努力申請到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即使她受到了線害但她不怕打及繼續靠自己的能力朝國外努力

回台後創設台大互笑她用西方護理教育訓練的經驗革新了護理至度,培育了許多護理人員,提升了台灣護士的地位

陳翠玉是護理界的最佳典範,是我們直得效法的對象,她曾為台灣做出重大的貢獻.努力不懈遇到挫折也不被打倒

 

新增時間 : 2013-09-15 12:23:5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