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丁

學號

1015101189

姓名

陳冠蓉

 

 

書名

醫師與生死

作者

趙可式

出版社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年     7月

索書號

 

ISBN

978-986-6745-00-3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醫師這一行是應用科學,臨床經驗會教他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2主治醫師非第一線照顧病人,職業病使之常用理性的安慰口吻對待病人,很難與病人感同身受

 

3已盡己責,盡人事聽天命

 

4有備無患,死亡是需要準備及安排

 

5完全了解病人不易,若藝旦錯誤,人命無法挽回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是趙可式博士罹癌時所著作,她費了七年的時間,訪談五十六位的醫師的生死觀、感受與行為反應,書裡提到醫師的心裡話,看完這本書後有讓我有所省思。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醫師的生死觀與安寧療護,護士這條路對現在的我來說還是很遙遠,我也不能想像我第一次面對死的感受,書中的提到醫師第一次面對死亡通常都很震撼、難過,但醫師當久後,面對死亡就會變很麻木,「如果天天有病人死亡,不就天天都很難過」有位醫師提到,這麼說好像也不無道理,但好像也違反醫護人員因有的「同理心」和「視病如親」的原則。

也不能說醫護人員沒有同理心,當自己的病人在自己手中死去,醫師也會覺得自己的醫術不夠好,無成就感,但在想這些的同時卻被病人的家屬罵翻天,家屬沒辨法接受自己的親人死去,因此提告,雖然可以理解家屬的想法,但也不能把錯全都推給醫師,或許醫師已經用竟醫療武器,「為什麼要告我,病人的命如此」醫師提到,病人如果是我,我不會想痛苦致死,但有些醫師認為安寧療護是放棄治療的人才需要的,但我不這麼認為,與其將所有的醫療武器無所不用其極的治療病人,我比較讚成安寧療護,明知道不行了,得受盡醫療武器的折磨,也浪費醫療資源。

我現在沒辨想像我以後能不能勝任護士這個職業,感覺不管做什麼都是錯的,也不知道一個好的護士是怎麼一個樣子,是「自所不欲,勿施於人」?有太多事是我現在還不懂,書上也讀不到的事也太多了,「同理心」光文字敘述應該還是無法理解的,得親自體會,就算以後不是護士,也會了解醫護人員的辛苦,不會是個沒有「病德」的病人。

 

 

 

新增時間 : 2013-09-16 23:18:35 / 修改時間 : 2013-09-22 16:08:07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