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年度暑假作業

護四己 1015101269 9號 廖怡瑄
標題: 一位高齡初產婦面對胎兒異常及死亡的體驗(張美滿 ; 廖天麟 ; 朱淑媛彰化護理 ; 12 卷 2 期 (2005 / 06 / 01) , P18 - 25)
標題: 照顧一位乳癌術後經產婦面臨安胎失敗之護理經驗(林雅慧; 蘇靜嫻
助產雜誌 ; 53 期 (2011 / 10 / 01) , P72 - 79)
標題: 一位糖尿病婦女住院安胎及待產之護理經驗(李佳晏; 張秉宜; 梁幸如
長庚護理 ; 20 卷 1 期 (2009 / 03 / 01) , P113 - 121)
我覺得一位高齡初產婦從得知有胎兒到胎兒死亡的那段時間是產婦最辛苦的一段時間,當產前檢查診斷確立胎兒異常或死亡時 孕婦通常直接被告知此殘
酷的事實,建議進行終止妊娠醫療處置對於孕婦而言這突如其來的惡耗有如晴天霹靂般難以承受對於第二孕期的孕婦而言,此時腹部己隆起,有明顯的胎動,深深的感受胎兒為一真實的個體,與胎兒的親密感也逐漸發展,此時若突然失去胎兒 ,有失去自己身體一部份般哀慟 ,其程度有別於第一孕期懷孕而流產的感受,故哀傷程度也較深沉,對護理人員而言,在照顧這些孕婦也較有困難,知道她們很難過 ,但不知如何幫助她們,在懷孕過程中,孕婦都希望能順利地生下孩子,沒有任何問題發生,她們不但擔心自己在生產過程死亡,也擔心孩子的死亡,母親懷孕時均希望且幻想生個完美的小孩,一旦孩子生下與期望不符合時,失落感就會發生,新生兒死亡引起父母親極大的哀傷反應,胎兒不幸死亡會成為母親的角色破滅隨之而來的是揮之不去的哀傷與失落,而且會有罪惡感。這位媽媽罹患乳癌行左乳全根除術,於乳癌術後一年意外懷孕,在妊娠18週時因早期破水住院安胎,安胎期間積極配合治療,妊娠23週時因母體感染,最終仍面臨安胎失敗及胎兒死亡等打擊,照護期間媽媽經常出現自責與哀傷,並對於喪失單側乳房感到自卑,擔心失去單側乳房後將導致身體上的不完整使自己無法健康孕育胎兒,並時常伴隨強烈的罪惡感,在無預期的失去胎兒更將使婦女對自我概念及母性角色造成衝擊,對婦女而言,乳癌代表的不僅是生命的威脅,更因乳房切除而對身體形象完整性造成衝擊,喪失乳房這個具女性特徵的器官,婦女將感受失落與不安,因而對身體心像充滿負面想法,婦女對乳癌術後能否繼續生育視為自己的責任,婦女往往會對自我產生譴責與矛盾,因此對於乳癌術後婦女的關懷與陪伴將變得格外重要,當婦女面臨胎兒死亡時,若無有效的支持及解決情緒的方法,則易對自我價值、婚姻狀況、家庭生活產生懷疑與不確定,並可能演變成病態性的哀傷。孕婦常因年紀大,導致妊娠糖尿病發生率有65.6%,而且孕期還會容易出現羊水過多、早期流產、死胎、巨嬰這些問題,所以我們要注意他們內心需求也要主動關懷他們並支持他們,以上三篇文章的媽媽都是需要我們的關懷與家人的關懷,讓他們能盡早從傷痛中走出來。

新增時間 : 2015-08-25 08:26:00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