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的世界

某種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生物,漫步於你我四周,寄住在你我身上,同樣的如我們擁有社會行為,「上至天層,下至地底」在我們的醫學、生物學、疾病、生活科技等,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讓單向的世界開始循環,爲不協調的世界調音,是敵,亦是友;是禍,亦是福,活在同一個世界,卻過著非平凡生物的日子,肉眼看不見的小兄弟,構造簡單卻行為複雜的小生物,正是常常受到醫學、生物學所重視的傢伙──細菌。
通常我們聽到「細菌」的個名詞,馬上聯想到的,是令人聞之色變、避之唯恐不及、骯髒、討厭又恐怖的小惡霸,但這樣的注解,卻是侮辱了我們可愛的小鄰居。想想,沒有細菌,冰箱裡沁涼解渴的養樂多從何而來?櫥櫃裡瓶瓶罐罐,醬油、味噌、醋,少了這些調味料,食物是多麼的無味?沒了腸內的大腸桿菌,外來細菌是多麼容易入侵?更狹隘的想法,人類是由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多細胞生物一路演化而來,這些傢伙,不就是你我的共同祖先?沒了他們,地球上便有了堆積如山的屍體。或許因為他們的入侵,使我們生病,而的到人類的厭惡,但這只不過是生物為了生存罷了!想想我們獵殺動物、焚燒森林,或許在大部分的生物眼中,我們才是「細菌」呢!
看來,毫不起眼的小惡霸,真有不少本事呢!當然,他對人類的人類的傷害,肺結核、胃炎、破傷風、瘧疾……,多到數不清,但是,用來抑制他們的,其實不少也是取材於小生物(不見得是細菌)或是衍生物,自然界就是如此一物剋一物,佛萊明和皮萊斯發現線黴菌產生的物質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再由佛洛里及錢恩提煉出盤尼西林,便可作為抑制細菌生長的良方。而且不少人類製造的廢料,都需要靠這些細菌來分解呢!例如受到核廢料污染的水泥牆,不能直接處理,但可靠抹上帶有細菌的黏液,利用細菌分解核廢料錸德到能量的特性,分解核廢料,便可將剩下的水泥處理掉。
其實許多對細菌的發現是出自於偶然,像上述的盤尼西林,若不是氣候剛好、剛好有人培植黴菌、助理串門子時的意外發現、以及飄到培養皿上的黴菌會產生抗生素,抗生素可能要再晚個數十年才被發現吧!如此,二次大戰有多少人會死於細菌感染?向多瑪克實驗磺胺藥的殺菌能力,若不是被實驗的細菌剛好能被殺死,此藥可能就永遠隱沒了!埃爾利希要不是被當時發梅毒病原菌的蕭定教授誤導,使用發寄生蟲的藥物測試,也不會得到諾貝爾獎,諸如此類的事件,比比皆是。要不是這些「偶然」集結在一起,要追到現在醫學的發展程度,可能還藥在晚個三百年呢!
但是,藥物的發現並非要將他們趕盡殺。適量的抑止是必然,但是藥物的氾濫便是不可,這種趕盡殺絕的作法,不僅是違背生物界的天理,過度天擇導致細菌更快衍生出抗藥性,對人類不是更不利?發明新藥、過度利用,如此惡性循環,直到一天細菌强到無法去除時,不就是人類的末日?如此的夢魘是誰造成的?人類!
地球是全生物的,破壞一方,即會造稱生態失衡,每個生物都是這生態不可或缺的,細菌,仍有他的一席之地!

新增時間 : 2015-03-01 23:37:12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