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護理典範人物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趙可式 生日:5月1日(她說:勞動節生,天生勞碌命!)
經歷:成大護理系教授。民國89年,催生「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為民眾爭取善終權;民國92年,獲衛生署頒發三等衛生獎章;民國93年,獲第14屆醫療奉獻獎之特殊貢獻獎
她說過一句話:幸福是恩
早在就讀臺大護理系時,擔任實習護士的趙可式,就曾為了「是否告知絕症病人實情」一事,與主治醫師發生口角。1981至1983年,在榮總重症病房服務的趙可式,看著病人接二連三因受不了病痛折磨自殺;醫護人員做急救,只是為了家屬看了安心,卻讓病人在臨終前痛苦萬分,她覺得很挫折。比起醫生,身為一位護士必須終日服侍病人在側,看著病人痛苦卻幫不上忙,她認為醫療的本質不該是這樣。靠著自修,趙可式在文獻上接觸到「hospice(安寧緩和醫療)」,她知道這將會是她一生要做的事。為了接受完整的「安寧緩和醫療」訓練,1987年,趙可式決定出國進修。她到美國取得安寧緩和醫療博士學位後,又到英國學習。1993年回臺後,在一群志同道合的醫師、護士與社工人員幫助下,趙可式逐漸建立出臺灣安寧緩和醫療系統。趙可式在英國見識到的「安寧緩和醫療」。深受感動的她,為了讓臺灣的臨終病人,也可以在備受呵護的環境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趙可式奮鬥了十年。2000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臨終病人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緩和性醫療。趙可式在法案通過的感恩茶會中,鬆了一口氣說:「病人終於可以不要受苦,病人終於可以有『善終』的可能,病人終於可以有自主權!」死亡,向來是中國人禁忌的話題,為何趙可式無懼於這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議題,執意推動立法,為臨終病人爭取「安寧療護」?因為「不求長生不老,但求平安舒適」是末期患者的心願,曾經擔任過護士的趙可式十分清楚。我也能懂末期病患的心情,我的親人也是得了癌症,她到了中期才發現,已經太慢了。她到末期實在是太痛苦了,我們站在旁邊都很捨不得她這樣子受苦,不過還好有趙可式推行的安寧緩和醫療,讓末期病患至少在臨終前不痛苦。
當年那位「敢跟大醫生頂嘴」的小護士,走上專門照顧末期病患的「安寧緩和醫療」,護士出身的趙可式將「護理」專長發揮到極致。如今趙可式更教導醫生、護理人員,要學習醫「生」也要懂得醫「死」,因為即使醫學日新月異,死亡仍然無法避免。趙可式的成就為臺灣醫療人員「生死教育」的里程碑,更進一程,她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新增時間 : 2014-09-11 10:37:54

回應(0)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