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查詢歷程文章,選擇班級就可以瀏覽班上同學歷程文章 |
選擇班級
目前第152/186頁 [首頁][上一頁][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下一頁][尾頁] |
0995101321
戴郁璇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101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2013-02-21 17:20:00
『三年級』 主題與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個案報告三篇
*文章:運用安寧療護理念於一位食道癌末期病患之護理經驗 作者:許惠凱 林美
娟
*文章:食道癌末期病人臨終照護之護理經驗 作者:蔡蕙瑩 師慧娟 張銘惠 董道
興
*文章:協助一位食道癌術後個案脫離呼吸器之護理經驗 作者:宋宜倫 楊佩瑄
【讀後心得】(至少300字):
現在的人們每十個就有八個會抽菸、喝酒、吃檳榔,以為這些都沒什麼,其實身體已經發出警告了。
以上三篇關於食道癌的個案他們都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因吞嚥困難而到醫院就醫,檢查出食道癌而住院,在治療的過程中,他們都會因為要脫離呼吸器的訓練而感到恐懼,他們因對呼吸器訓練計畫不了解擔心缺氧、心律不整等問題而不想接受訓練,而且癌症病人常會出現負面的言語、動作以及情緒問題,這時就需要家人以及護理人員來關心他們,適時給予病人的需求,如果病人能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那就能減少他們的不安,其實癌症病人最需要的就是家人陪伴,如果護理人員也能適時的關心,甚至是了解病人的心情及想法,那麼他們就不會感到害怕與絕望。
在內容中提及加護病房及安寧病房的有所比較,加護病房偏向醫療處置,而忽略了病人及家屬的感受,如果他們能運用同理心、關懷、傾聽的方式,滿足家屬及病人的需求,讓那些即將面臨生死關頭的癌症病人,調適面臨生命威脅的恐懼,並獲得更舒適的環境及照護。
文章標題:急症心得 2013-05-06 19:39:28
一、有一男一女分別中槍,EMT是怎樣處理的?
1.男性雖然中3槍,分別肩、腿,不過還不至於到會送命,所以當EMT看到一位女性,她中槍到最致命的地方時就立即做處理
2.EMT一開始的評估,先固定頸椎及呼吸道通暢,這是首要步驟,觀察呼吸是否通暢、有無休克症狀、意識是否清楚
3.她呈蒼白現象,而且已經是休克的症狀
4.休克分別:低血容性休克、心因性休克、血管性或稱散布性休克
5.那位女性是心因性休克,症狀:呼吸困難、皮膚呈蒼白且濕冷
6.給予處置:擴張血管(但中槍了,所以也不確定能不能給予)、減 少心臟負荷、給氧、NTG、ASA
7.這樣看來EMT選擇是對的,也還好有看到那位女性,不然就又 少了一條生命
二、重大災難(檢傷分類:紅色-優先、黃色-第二、綠色-第三、黑與白-死亡)
1.有位男性他傷於開放性骨折,EMT首先處理這位男性
2.一開始的頸椎固定及呼吸道通暢,雖然他是傷於骨折,可是呼吸道通暢也是必要的,觀察呼吸是否通暢、無休克症狀、意識清楚
3.之後因為大量出血,所以要直接加壓,但在壓的過程發現有碎骨,必須把一些碎骨弄出才行,他也開始發冷汗
4.再來是一位開車闖禍的男性,當EMT在評估時,發現那位男性一直都沒有醒來,怎樣做評估都沒有用,後來只憑血壓較低,須立即送醫
5.不過當開放性骨折要送上飛機時,另一組EMT卻說先送開車那位男性,因為血壓較低,而且也都一直沒醒來,但後來也是一死一生,因為開放性骨折最後因低血容性休克死亡,而另一位卻在飛機上莫名的就醒了
6.這說明了有時不能只憑血壓,應該在更深入去評估才行,雖然那時的情況,讓人很難選擇,不過誰也沒想到開放性骨折因低血容性休克而走了
|
0995101320
謝雅雯 發表(5)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2013-02-15 16:33:37
『三年級』 主題與二&三年級專業科目相關的個案報告三篇
*文章 : 應用高風險家庭評估模式於糖尿病截肢之個案報告 作者: 林亞發 ; 黃如薏 ; 柯月桂
*文章;協助一位糖尿病足截肢患者哀傷過程之護理經驗 作者: 李素惠
*文章:照顧一位糖尿病婦女學習自我照顧之護理經驗 作者: 陳昕俊朱萬美
【讀後心得】(至少300字):
我覺得糖尿病雖然看起來好像不怎麼樣,但卻可能引起許多嚴重的合併症,甚至還可能截肢,這是最不好的,因為身體有了改變,可能會出現一些哀傷的情緒,包括:否認、憤怒、罪惡、磋商、退縮、無望與接受,要順利的度過,需要家人的陪伴,以及一段調適心態的過程。如果不想面對這些,就應該學會自我照顧,從案時藥物開始,再來就是飲食的控制及規律的運動,培養長期良好的習慣,
雖然說起來簡單,但現在的人都這麼忙碌,回到家後,都累了,想睡覺,哪來的時間做運動呢??雖然這可能是藉口,但卻是真的,我覺得如果晚上累了沒辦法運動,那麼就改成早上啊,起來後先伸個懶腰,然後手晃一晃,腳動一動,下個樓梯,然後刷牙時,再走來走去,晃來晃去,只要有時間就盡量動,就像在看電視時,你可以顛看電視邊做運動啊,這些時間雖然短暫,但總比找一大堆藉口,不運動來的好。
文章標題:急救的影片心得 2013-05-02 22:53:38
1.那位媽媽因為被東西打到,又被狗絆倒撞到桌子時:
可能為頭部的挫傷,
GCS 3分(如在重大災難中,這位病人可能就要到最後才會有人為他進行處理)
初評:A:暢通呼吸道、用頸圈固定頸椎
關心家屬並適時的給予安撫。例如:他兒子
2.有兩人都中槍了,一位在那大呼小叫,一位已呈現昏迷,
當下應該要先評估昏迷者→大呼小叫者
如果昏迷者沒救時,就要換急救大呼小叫者
如果在急救時,病患還再大呼小叫,無法配合時,可給予束腹帶及鎮靜劑(但要在評估過後)
3.有位老人,突然胸口疼痛,又有心臟病病史,
評估時要問他:哪你痛?痛多久?
必要時可給予嗎啡,或其他有幫助得藥,而且還要說明他的作用及副作用,讓病人了解,已達到知情同意
病患如果危急時,可能會噪動不安,但不會在那哇哇叫(我好痛、我好痛)。
4.在一台車失控時:
造成一位病患大動脈破裂,首先要加壓止血,如果還是無法止血,可使用止血帶,雖然止血帶可以幫助止血,但還是要盡快送醫。
失血過多,可能造成低血容積性休克(症狀:HR↑、R↑、BP↓、U↓、皮膚蒼白冷),延遲急救可能死亡。
在急救時,就算他是肇事著,也不該跟部相關的人說,因為這樣就違反了隱私權。
5.在發生連續車禍時:
將所有傷患依嚴重程度分為:紅→黃→綠→黑,再依序急救。
他們首先會先問:「你叫什麼名子?」「你現在在哪?」,依他的回答來評估意識程度。
最危急的傷患,可以搭乘直升機快速送到醫院。
在為病患做頸部固定時,後面需有人護住他的頭部,以幫助頭在正中位子。
在救護得過程中,還要評估現場的安全,以免再度發生傷害。
在頸部有傷口時,可以用兩綑繃帶固定,可能是為了要加壓止血吧。
在急救給氧時,會放個圓圓的東西,可能是為了幫助氧氣進入呼吸道吧。
文章標題:個案報告心得~ 2013-07-31 23:02:56
1. 孫毅麟(Yi-Lin Sun)、王鐘慶(Chung-Ching Wang)、方詩琁(Shin-Shuan Fang) 、 江昇達(Sheng-Ta Chiang)、劉紹興(Saou-Hsing Liou)、周稚傑(Chih-Chieh Chou) (2011)‧職業性疝氣:個案報告暨文獻回顧‧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8 (2),87-91。
2. 陳青富(Ching-Fu Chen)、王柏川(Po-Chuan Wang)、陳重助(Chung-Chu Chen) 、(Han-Wen Chang) (2012)‧肇因於閉孔疝氣的腸阻塞:一病例報告‧內科學誌,23 (2),124-129。
3. 黃婉婷(Wan-Ting Huang) 、余怡珍(I-Chen Yu)(2012) ‧照顧一位腹股溝疝氣新生兒手術後期之護理經驗‧長庚科技學刊,17,153-161
Hernia是我當初對疝氣的第一印象,接著我想到疝氣是因為身體裡的內臟壓力太大,而造成腸子被擠了出來,感覺只要做個手術推回去就好,記得在基護實習時,就有遇到一位阿伯來住院,一開始學姐在為他的個案資料時,知道他的職業是水泥工人,常常要搬水泥,接著問他的疾病是,他說….「土牆」??一開始都聽不懂,最後是由隔壁的阿姨幫我們翻譯,這時才知道是Hernia,看了一下疝氣的部位,居然在「該逼」!!其實還蠻奇特的,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腹股溝出現一團囊球,感覺好詭異,但個案說他是來做手術的,原來疝氣真的只要做個修復術就能復原,但我覺得他的生活及工作,都必須要好好的調整一下才行,不然我覺得疝氣還是有可能再度發生。
雖然疝氣好像很簡單就能改善,但也有無法做手術的,記得我在醫院打工時,有看到一位爺爺他已經90幾歲了,他也是疝氣,但部位是在睪丸處,不知道是年紀大,還是因為部位的關係,阿嬤告訴我說醫生說:會有危險所以就不能動手術,雖然看起來只是有些腫脹,但感覺沒什麼大礙,不過好像會有排尿的問題。
疝氣真的可能出現在許多部位,還可能出現在小孩子身上,其實他還蠻可怕的。
文章標題:八大核心素養 2013-07-31 23:04:16
1.一般臨床技能:
就是將基護所學的紀錄及技術,運用在實習中,使我們能正確的掌握病人的狀況,並依照醫囑執行我們所學的技術,在這樣反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不單單只是執行醫囑,而是能與個案多聊聊,並找出潛藏的危機,予以改善,這才是我們所需先具備的技能。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首先要具備基護、生理解剖及藥物的基本知識,要有好的基礎才能有足夠的能力,這些是最基本的,但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後來的內外學都必須建構在這些基礎之上。
2.批判性思考:
是一種透過反覆性的思考,找出問題並給予相關資料推翻,在這樣反覆的了思考中,不但能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也能增進我們的知識。
3.關愛:
當你用心去對待每個人,把她的語言及非語言認真的看待及觀察,並給予適當的關心,就算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語,「你麼了?」「哪裡不舒服?」等等,這些話都能讓人覺得被關心,在這樣一點一滴的累積下,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及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下,他們才會願意為你打開心房,這樣才能更加的了解他們,我認為護理人員都應該據有關愛這項能力。
5.溝通與合作:
彼此要互相信賴及互相幫忙,再加上良好的溝通,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是對個案最好的照顧,因為照顧一位個案,需要醫生的診斷、護理人員的照顧、營養師的飲食控制、及檢驗人員的分析數據等等,在這麼多人的互助之下,才能使個案迅速的恢復健康。
6.倫理素養:
就是一種尊重他人的價值觀、保護他人的隱私及權利並提供安全的環境,這是對個案最基本的尊重。假使要執行技術,在做技術前,必需先向病人及家屬解釋,執行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及需要注意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必須要在事前告知並取得當事人同意,並簽下同意書,這樣對個案及護理人員都是一種保障。
7.克盡職責性:
就是將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到最好,這是一份責任,但現在我該做的是好好的學習技術及累積經驗,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我所要照顧的人,這是我現在該做的事。
8.終身學習:
我覺得不管是誰,都必需終身學習,而我們即將成為護理人員,更應該不斷的學習,不但能增加知識,更能提升自我的能力。因為我們要照顧到各種不同的個案,批判性思考能提升我們的思考及反思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準備好自己,不但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幫病患解決問題,也能讓病患更相信你。
|
0995101319
邱芷萱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3-02-28 21:03:42
*文章:一位乳癌接受乳房重建病患手術後之護理經驗 作者: 陳俞婷 陳淑卿 吳淑貞
*文章:乳癌術後淋巴水腫的預防與照護 作者:陳冠如 幹廷怡 易佩瑩 張祐瑄 王文玲
*文章: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一個案報告 作者: 施君穎 顧雅利
【讀後心得】:
乳癌為癌症死因排名的前幾位,大多數的人在要接受手術時擔心自己的改變會讓他人遠離也害怕沒人會喜歡手術後的自己而猶豫,術後也常因合併症的問題導致外觀改變降低其自信心造成心理上的創傷。為減少合併症的發生因多注意且預防感染,手術後的日常生活也會影響傷口復原的速度,總之不管如何都應注意周遭環境,環境的變化容易使個案的心情多樣化,不管是什麼樣的疾病,不管需不需要動手術,也都會成為心裡最大的傷害,因此我們必須多多用心傾聽並鼓勵她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多關心個案並觀察她們的變化。常常過著緊張忙碌的生活,壓力太大啊什麼的,也都會有疾病早上身,這些我們都必須要注意。最重要的還是個案的身心靈發展,護理人員不只是減輕他們的疼痛更是要幫助他們走出手術後的陰影。
|
0995101318
許孟穎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17
曾敏軒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3-03-05 21:38:41
腦中風的護理
冬天是腦中風好發季節,腦中風是指突發性的出血或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或血液循環不良,到呈腦細胞損傷,引發身體功能暫時性或永久性受損。由於醫療的進步,腦中風死亡率有緩慢下降,但腦中風的發生率並沒有隨之下降,而且發生小中風的機率更是有上升的趨勢,大多數中風病人需要長期照護,成為家庭和社會的沉重金錢與精神負擔,中風的治療因人而異,腦中風門診的情況, 發現患者接受針灸之後,進步最多的是說話比較流利、拿筷子比較靈活、上下肢比較有力、情緒比較穩定、頭痛頭暈改善、精神較佳等。這和各國發表論文的結果吻合,也就是說,病患可以藉由經絡調節、陰陽平衡、氣血調理等,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治療經驗,借由各醫療人員的團隊合作,來改善神 經缺損,對於腦中風病人應可提供最完整的治療方式,與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 2013-07-31 21:20:56
探討腹膜透析病人對透析認知之差異與影響因素.pdf
八大核心素養
1.關愛:在透析過程中應給予病患心理支持,回答病患的問題以及教導病患正確的衛教。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血液透析每週要進醫院3~4次,每次要洗4~6小時,方式是從雙腔導管將人體內血液抽出,引流至血液透析器中,經透析液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和雜質之後,再將乾淨的血液回流體內。
腹膜透析是一種獨立性的自我居家透析治療,大概需花費8~10小時,隔天治療完成後再將身體和機器的管子分離。腹膜透析每天重覆3~5次,每30~40分換透析液體,每次換液的時候先將腹腔內的透析液引流出來,再灌入新鮮的透析液,新鮮透析液在腹腔內4~6小時進行清除廢物之後,液體才需要再次進行更換,個案可在透析時做其他活動。
3.一般臨床技能:應向病患/家屬解釋過程及目的,減輕焦慮取得其合作,執行病患身體評估、測量生命徵象並記錄。
4.溝通與合作:與組員一起互相評分、檢討,監督彼此哪裡該改進,一起收拾用物、點班。
5.倫理:能尊重個案及家屬的意見,並圍上床廉給予適當的隱私。
6.批判性思考能力:為何使用透析治療?當腎臟功能低於5%以下,是一種不可逆的腎功能損壞,剩下的腎功能無法繼續維持體內水份及電解質平衡,導致腎臟無法清除身體所代謝的毒素與水分。如此一來必須仰賴腎臟移植、透析治療才可延續生命,其中透析治療又分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兩種方法。
7.克盡職責性:能正確執行所有技術,並觀察個案反應及測量生命徵象,協助個案恢復合適臥位,整理個案單位及用物,紀錄、持續觀察有無出現感染情形。
8.終生學習:不斷學習新技術,多做練習增進自己。
|
0995101316
李佳珍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4-03-05 17:08:26
不同個性的人有不同的情緒處理方式,而情緒又會決定一個人容易罹患哪些疾病。
身體不會說謊,他會透過持續的疼痛、痠痛和麻痺等問題,希望引起我們的負面情緒能量,例如不擅長表達的情緒、被壓抑的記憶、來自工作或家庭的壓力等。
如果不加以理會身體所透露的訊息,他們將會藉由過敏症、氣喘、偏頭痛、皮膚病或高血壓的慢性疾病表現出來。
情緒是最難讓人掌握的病因,只要了解自己的情緒體質,明白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和過程,自然能遠離病痛。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5-02-25 14:59:45
文章:第一孕期噁心嘔吐婦女的健康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 作者:劉美君, 周汎澔
文章:臨床護理實習目標落實歷程與關鍵影響因素 作者:謝素玫, 張碧如, 曾櫻花
文章:提升護理人員血液採檢正確性之經驗分享 作者:
[讀後心得]:至少300字:
目前已讀完三年級上半學期的產科,對於醫些基礎產科護理有些概念,而我第一本書就是要更加深自我複習,第一孕期產婦所面臨的噁心嘔吐,且婦女在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緩解症
狀的資訊與孕期壓力程度的不同,其運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有所差異,其中孕期壓力中度以上的婦女比無孕期
壓力者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為差。第一孕期婦女的噁
心嘔吐症狀嚴重度與自覺症狀困擾程度越高,健康相
關生活品質越差;此結果提供我們進一步了解噁心嘔吐婦女的
特定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未來臨床照護人員應關注第一孕期婦女之噁心嘔吐症狀
嚴重度與孕期壓力,適時給予緩解噁心嘔吐症狀與降
低孕期壓力的照護措施,探討懷孕週數與症
狀嚴重度的改變,和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關係與影響,
以建構孕期噁心嘔吐婦女之特定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與
影響因素間之因果關係,作為發展臨床照護指引之依
據,提升懷孕婦女的健康照護品質。
第二篇:臨床護理實習目標落實歷程與關鍵影響因素
針對上次要升三年級暑假的基本護理實習,13,5天卻讓我見識到我們掌握每個個案的健康,運用我們所學的來造福這些病患讓他們達到恢復本身健康。所以我們隨時要運用到課本裡學習到的來解決臨床問題,也可與自己的透過溝
通與合作的練習來增進同儕學習能力,甚至提升省思
的能力。最後,應配合實習指導教師教學角色的彈性
運用,也就是透過主導、協商合作,來加強自己的自主性、責任感及人文素養。
|
0995101315
張淵傑 發表(4)筆
文章標題:哺餵母乳之探討 2013-02-06 22:08:57
母乳哺餵是許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護理人員所要了解的,新生兒出生後,如果沒有太大的問題,即可讓新生兒與母親做第一次的接觸,這就是親子依附關係,目的是增進親子間的關係,同時也可以觀察母親與新生兒的互動,以便了解媽媽對新生兒的感覺及態度。許多媽媽會認為配方奶比母乳更營養,其實配方奶不一定比母乳營養,簡單來說,配方奶就是依照母乳中所含的成分下去合成的,但有些成分還是沒辦法靠人工合成就可以做出來的(例:IgA、不飽和脂肪酸...等),這些都是只能靠母乳才能得到的,所以護理人員要如何讓媽媽哺餵新生兒母乳是一大問題,再來,如果新生兒從一出生就喝配方奶,那等到媽媽想要哺餵母乳的時候可能就會挺失望的,因為嬰兒可能就不會有尋乳的動作出來,甚至連奶頭都不吸了,這對許多媽媽的打擊都很大,所以護理人員應該要好好分析利與弊給許多媽媽了解,並協助媽媽們哺餵母乳。
文章標題:101寒假作業-肺癌之護理經驗 2013-02-22 11:47:18
文章:肺癌生命末期病人的護理經驗 作者:陳慧琪; 賴思妤
文章:照顧一位中年婦女面對初診斷肺癌衝擊之護理經驗 作者:蘇彥華;陳海焦
文章:一位肺癌患者接受標靶治療不確定感之護理經驗 作者:劉涵盈;施麗香;陳宥蓁
【讀後心得】: 肺癌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榜首,死亡率高,是支氣管長出表皮樣,腺樣,或未分化細胞組成之腫瘤,原因不明,有許多危險因子,例;抽煙、二手煙、基因、輻射線、職業傷害...等,且罹患肺癌的年齡層有下滑趨勢,報告中的個案,與大多數罹患癌症個案相同,一開始可說是晴天霹靂,出現焦慮不安,生氣憤怒、否認、無望感,對於治療有許多不確定性,因對肺癌的了解不足及多次化療效果不佳,所以對後來的標靶藥物治療也沒有多大的信心,這時護理人員應該衛教病患藥物所造成的作用,副作用,並多關心患者的身理所造成之不適、心理所承受之壓力及社會角色扮演的衝擊,例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經濟的負擔,工作可能因此暫停,減少陪伴家人的時間...等,但不要給患者不適當的保證,例:吃了這藥一定會好,接受治療一定會好...等不適當保證,避免到時效果不彰,造成醫病關係變差,反而降低患者治療意願。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多癌症患者,如何以客觀角度去照顧病人,避免以主觀角度來看待病人,是我們應該學習且探討的問題,並傳輸正確且有效之訊息讓患者了解,都是我們要進修且研討的問題。
文章標題:急症護理 2013-05-06 23:11:57
1.顏色分類法:這是檢傷分類中最重要的步驟,如果EMT無法在當下立刻分類傷者的嚴重程度,則可能造成傷者不可逆的損傷或死亡,,還有一種情況是EMT依照道德觀念或主觀感受來分類傷者,未保有客觀的態度及立場,這將造成其他傷者情況更加嚴重。
2 CPCR:影片中救護員用此技術為傷者做第一時間的急救,這個技術可說是非常重要的救命術,在課堂上雖然沒有實際的演練,但我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要學會,不僅是醫護人員,即便沒有相關醫療背景的人都應該要熟練,因為意外發生時醫療人員不一定能及時趕到,若能先給予病患 CPCR,將可以增加傷者存活率。
3ABCDE:這五種初級評估法,可說是相當重要的,首先危及到傷者的是呼吸道,再來是呼吸、循環、神經意識、暴露,這五種是依據對患者影響程度最大去編排,若救護員能在第一時間內讓患者維持這五項功能,將能大大提高傷者存活率。
4藥物:藥物可說是無所不用,在影片中有鎮靜(Ativan)、減少腺體分泌(Atropine)、止痛(Morpine),這些藥物都是常見的急救用藥,當然不只是用在急救,還有其他的治療方面,例如癌末病人的止痛,手術前減少唾液分泌...等。若救護員可以在現場給與患者相對的藥物,將有助於急救治療的進行,也可使過程更加順利。
5Shock:這對急救病人來說是一種嚴重的症狀,通常發生在事件後24小時,因此醫療人員應注意患者的生命徵象及體液電解質平衡,還有病人的一些身體表徵,例如:呼吸狀態、意識狀態...等徵象,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6.V/S:這是相當重要的徵象,若病人這三種徵象有出現不正常的數據,則代表身體的某一方面出了狀況,醫療人員應注意患者接下來的反應,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7酸中毒:分為代謝性及呼吸性酸中毒,這是一種體內酸鹼不平衡的表徵,表示患者可能有某一方面的體液流失,尤其是創傷患者,常常因出血等因素造成體夜容積不平衡造成酸中毒。
8.Coma:當陷入昏迷,可能就是因為出血過多或身體內許多因素造成意識狀態改變,這時醫護人員應更加注意患者情況,因為患者可能會因為唾液或其他體液而造成吸入性肺炎。
9骨折:這是常見的創傷,常因車禍造成,輕微且單純的骨折是可以自行痊癒的,怕的是斷裂
的骨頭戳傷動脈或器官,造成更嚴重的合併症,因此如非必要盡量不要移動傷者。
10槍傷:這也是常見的創傷,而且動向難以掌握,子彈可從任何地方穿入,後果通常嚴重,
而且這是屬於開放性的傷口,容易造成感染等合併症,因此醫護人員應小心處理。
11止血帶:這是急救常用的止血方法,利用壓力達到止血的效果,這樣可以增加患者的存活率。
12IV:這是不管緊急時或者一般症狀皆可維持電解質平衡的方法,當患者無法用口進食或消
化系統受損,可以由靜脈給予輸液以達電解質平衡。
13CVA:隨著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的改變,中風人數已逐漸攀升,當然不一定是飲食所造成的,也可能是腦血管損傷後,血塊壓迫腦細胞造成的,急救黃金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
不到,所以醫護人員應在黃金時間內做最有效的處置,把傷害降到最低。
14低血壓:這是出血患者常見的徵象,當血液流出過多將造成低血壓,而產生休克症狀,故當患者出現此徵象時,不可不慎。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大腸癌+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 2013-07-31 22:36:28
大腸癌
因為我國近年來受西方飲食文化影響,大腸癌的發病率年年攀升,甚至直逼第一名的肺癌,而且還有年齡層下降的趨勢。報告中的個案亦是如此,因為病程進展太快,心理上無法承受,這是大部分癌症個案所面臨的情況,當然也會影響到家人或重要他人,尤其當個案又是家中的經濟支柱,那更是讓整個家庭變得愁雲慘霧,這時我們應該要給予適當的照護,讓整個護理過程可以符合個案的情況,雖然不能保證能讓個案恢復健康,但至少可以讓個案的身、心、靈都受到完善的照護,讓個案走完最後一程。
每次聽到有人說誰誰誰又得癌症,心中也會擔心、害怕,會不會下一個就是我?是我又應該怎麼辦?尤其是發生率很高的大腸癌,我們常吃一些炸鷄、薯條、鷄排,這些肉類中含有荷爾蒙、脂肪、膽固醇、蛋白質等物質,其中脂肪到了腸道後會被膽汁酸分解,如果脂肪太多肝臟就要製造更多的膽汁酸,腸道內的壞菌會把膽汁酸變成二級膽汁酸,這是致癌物質,腸道內的壞菌會分解蛋白質,產生許多的亞胺、酚類,肉類的亞硝酸如果遇到胺類(例:組織胺)就會變成致癌的亞硝酸胺,讓我們的腸道菌相變得很糟,加上三餐不正常,低纖維的飲食,還有壓力,使我們一歩一歩的走向癌症,雖然大家都不想得癌症,但誰的行為有像是不想得到癌症的?這是很諷刺的一件事,但卻也是現實,不可避免的,老師曾經說過,年輕的時候用命換錢,老了就用錢換命,這說得相當貼切,在現代的叢林社會,真的是身不由己,所以如何預防癌症的發生,這當然跟制度有絕對的關係,但要改變制度不如先從自己做起,從生活作息開始,氣色變好了做事效率就會提升,漸漸的影響周圍的人,預防癌症是需要身體力行,而不是紙上談兵!!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參考文獻
洪世欣、洪嘉憶、梁麗麗、蘇怡華(2012)‧一位大腸癌病人面對首次居家化學治療之護理經驗‧腫瘤護理雜誌,12(2),75-88。
李 英、周立中(2008)‧照顧一位遺傳性非瘜肉症大腸癌患者身心適應的護理經驗‧志為護理,7(2),120-128。
林紋麗、陳淑銘 (2011)‧運用Neuman理論照護一位大腸癌末期病人症狀困擾的護理經驗 ‧長庚護理,22(4),586-595。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學了三年護理,對八大核心素養也略有心得,在基礎生物醫學方面,我學到很多人體的知識,包括結構、功能、疾病...等,這些都是未來在醫院要幫助病人恢復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當然不只在醫院,有時也可以跟家人、親友聊聊,讓他們了解人體的奧妙。再來是一般臨床護理技能,經過基護實習後,我發現要學的東西絕對不止於課本密密麻麻的文字,還需要靈活運用跟實際操作,懂得隨機應變才能應付病人的突發狀況,重要的是要以病人為中心,技術是以病人隨時做變換,只要不違反基本的規則,例如:無菌技術...等,稍微的改變是可以被接受的,我用一句話來表示,「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這就是實習後我得到的心得,我想在未來的臨床上,這句話應該會常被用到,雖然隨機應變需要經驗才有辦法達成,但這也是臨床上刺激的地方,所有的技術都沒有一定的標準,全看護理師如何運用到不同的病人上。而批判性思考則可以去驗證我們隨機應變時是應變得宜或是不合邏輯,簡單來說就是反問自己,例如: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會有什麼結果?但通常我們都是想到就做,要達到自己反問那還需要多都磨練,當然問題也要找出答案,不是問完就不理,這樣等於白問,乾脆不要問。溝通與合作不只用在病人身上,我想只要是人類都會用到吧!護理是一個團隊,不是個人隻身奮鬥,所以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良好的溝通才有好的合作,好的合作也需要有好的溝通,這是一個構成良好團隊的首要條件。視病猶親就是一種關愛的表現,實習時,我也有不錯的經驗,只要對病人展現出關愛,不管是語言或非語言,基本上病人也都會以禮相待,大部分的問題他都會回答你,關愛可以說是培養護病關係都必要條件。倫理也很重要,
尤其我們是中國人,古代聖賢特別強調道德倫理,而我們在臨床也要維護及保護個案及家屬的隱私,畢竟他們有身體的自主權,他們才是身體的主人,所以要做任何技術或訪談都需要徵得同意才可以執行,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護病關係的平衡。剛剛說 護理是一個團隊,不是個人隻身奮鬥,所以每個人是否能夠克盡職責就顯得相當重要,如果大家都做好該做的事,那團隊的運行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這個克盡職責並非只用在臨床上,有時做報告的小組分工,也需要組員克盡職責報告才能順利完成,所以這也是良好團隊的必要條件之一。終身學習這是必然的,科技日新月異,每天都有不同的產品上市,或改良的器械,如果大家當護理師之後都不繼續讀書、進修,這樣怎麼爲病人帶來健康? 我聽說過一句話,三日不讀書猶如一隻豬,何況未來四、五十年都不想終身學習,這根本行不通,而且現今個案今非昔比,資訊發達,有些新的醫療器材要是他懂你不懂,這樣護病關係就會被破壞,到時別人對我們的專業也不會抱有太大的寄望,所以我們要時常增進自己,讓自己變成海綿,可以吸收所有的知識,造福病人!!
|
0995101313
黃少薇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12
洪于芹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11
劉蕙綾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10
顏妤如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8
林妤臻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7
胡家敏 發表(4)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急救先鋒學習心得 2013-05-09 07:22:54
從影片中讓我感受到緊急救護人員,肩上扛著是守護生命的責任感,是一刻不容緩的。除了要具備相當的急救知識外,也常常要面對生死離別,自我調是在這項工作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影片中,我們看了許多案例,緊急救護的個案和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而「生命徵象」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術更烙印在我的腦海裡了,因為不管發生什麼災難的傷患,在檢傷時,最基礎的就是根據生命徵象去搶救、去判斷,這個重要的印象點,讓我更提醒自己在臨床上要多加用心執行。
除了這項重要的技術外,也印證了很多學理。在處理「頭部鈍傷」的傷患時,不能隨便的就移動傷患,要予以「護頸」,以防骨折等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接著看到的是一個於急診是要搶救的傷患,一直有躁動不安的情況,在這情形下無法執行搶救工作,避免危險需予「約束」,另外還記了一顆鎮靜藥「Ativan」,給藥須依醫囑。
看完影片後我學習到的不只有這些,像在影片中看到「顱底骨折」、「喘鳴音」,這些以前學過的,就會讓我想去了解學理和執行上的差異,還有如果我遇到這樣的個案我要如何去處置。現在看的、學的、讀的,對未真正面臨到問題去執行的我雖然都很表淺,但是我知道善待傷患的不二法門是熟練技術、詳知學理、併用倫理,往後在執行上才能減少焦慮感,多一份從容不迫的姿態,這是我要邁向的目標。
文章標題:糖尿病個案的護理經驗閱讀心得 2013-08-28 18:03:41
隨著現代飲食越來越精緻化,人們所衍生出來的疾病也變得更層出不窮了,用一個我要當護理人員的心,我認為在照護個案,除了要具備細心之外,我應該學習更多專業的衛教知識,並落實衛教病人讓他們能有更正確的方向,足以能自主的控制自己的病情,使其不惡化並舒適的生活。
這次我選了一個在臨床上十分普遍的疾病,做為我要學習的方向─「糖尿病」。我所閱讀的糖尿病多偏向第一型糖尿病,對於第一型糖尿病概念只有「酮酸中毒」的我,原本僅僅以為只要對此疾病有深入的了解,然後再衛教病人飲食、生活作息、藥物控制這些,就足夠讓病人得以舒適的生活。
但現實並非如此,從個案報告中,我看見了個個寫文獻的作者,了解的並不是個案的疾病而已,他們還探討了導致的因素,心理、生理等層面…。我學習到了,對於一個第一型糖尿病的個案,因為是幼發型的,個案在心理可能會想「已經那麼久了,反正也死不了。」、「這個病已經無法治癒了」這些落寞的心情,這時候要給他更多的鼓勵和支持,不然再多的衛教也是沒有用處的。
對於臨床經驗不足的我,我覺得閱讀個案報告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管道,能讓我學習到一些臨床經驗,現在記錄起來能讓我在往後臨床上學以致用,在寫報告時也比較不會困難重重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耳濡目染下,「視病猶親」希望我能真正的落實在我的護理生涯。
資料來源:
鍾佩貞、薛雅雯、李香君 (2012)‧一位糖尿病酮酸中毒患者於急診之護理經驗 ‧領導護理,13(3),83-93。
宋瑞蘭、 武佳縈(2011)‧照顧一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青少年接受透析之經驗‧長庚護理,22(1),105-113。
林詩潔、 蔡佳玲(2011)‧運用跨理論模式協助一位酮酸中毒青少女血糖控制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2(1),93-104。
文章標題: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2013-08-31 19:56:20
八大核心即將伴著我們邁入第四年了;一年級時,就只是把它當成一種精神的口號在背頌,而經過二、三年級專業科目和技術考的洗禮後,這八大核心就像是為自己擁戴著散發著光輝的使命感。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就是要把基礎醫學的科目紥紥實實的穩固﹔知其原理,做起來才會有意義:而不是像個機器人一樣,說什麼只會做什麼;接下來,要執行「一般臨床護理技能」時,已經有基礎的概念,做起來就會容易許多,配合著學校技術課練習,熟能生巧,這樣在幫個案護理時,也能減輕個案疼痛,而在面對個案時,我們是專業的,要把「批判性思考」從腦海裡拿出來,例如:「在幫有氣切造口的個案抽痰時,發現他抽痰的過程缺氧,你應立即做的是給氧,而不是繼續抽痰。」除此之外,要僅記護理人員該有的職責,護病之間的「倫理素養」也是不容忽視的,例如:「護理個案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不該要求物質上的回饋。」
人與人之間是有心在連繫的,「關愛」是不可少的,不僅僅是護病之間而已,對你的老師、同學等身邊的人都是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此一來,就會使得「溝通與合作」來得更融洽,在護理生涯中我們也要「克盡職責」的「終身學習」,像是:「實習不遲到、作業不遲交。」都涵蓋著。
這八個元素息息相關,我們不要只是把它放在那象徵護理而已,更要落實,希望能透過這八大核心,不斷檢視自己,讓自己完成更完美的護理之路。
|
0995101306
吳庭瑜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5
劉佳鑫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我的自傳 2013-11-26 23:58:47
我是劉佳鑫,現在就讀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護理科四年級的學生,過著看似平凡但每天精彩的生活,家裡四個人,我,父母跟妹妹,由於是老大的關係,父母對於我的期望特別高,剛選擇護理科其實是爸媽的意思,當時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踏入護理這個科系,但自從二年級基本護理學實習完過發現自己對於護理有更多興趣,因此想要更加了解護理,也想更接觸臨床想多吸取有關護理的知識,當然當學生有所謂考試功課報告的壓力所在,但我認為壓力能夠使人成長和提升自己,抗壓也是我現在正在學習的,希望在未來能夠真正成為一位不只技術優良且充滿愛心的護理人員,將自己所學的造福更多的人.
|
0995101304
邱玉琁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3
曾名薈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2
蔡姳如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1
何瑋凌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300
李佩怡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自傳 2013-11-27 19:40:27
我是一個從小就在海邊長大的小孩,聽著海浪的聲音,同時也學習著海的精神─海總有低潮高潮,但卻沒有放棄一直向前起浪。我擁有一個不平凡的夢想,成為一位護理人員,不是因為薪水優渥,而是想要照顧別人看著別人一天一天慢慢變好,心理的成就感。我喜歡過著精采的生活,即使現在課業壓力大,但偶爾走走去看個海,心情就感覺特別輕鬆。也許我比別人幸運一點,擁有一個幸福的家,或許現在無法養活自己,但我立志一定要以後讓爸媽過生活,不讓他在為我們吹風淋雨,謝謝我有個夢讓我現在那麼壯大,偶爾忘記自己要堅持什麼,但又再找到時,感到很有動力的把它做好。偶爾粗心,偶爾神經質,但在面對病人時我會保持專業態度。將來會成為一位與眾不同的護士!
|
0995101299
蔡涵茹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功課 2013-03-06 19:28:11
傷口的護理是最基本也是對病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惡性傷口是一種很複雜也很難癒合的傷口,對於癌症的病人也是一種極大的困擾,它不僅僅會造成病人身心像方面的影響,也會有惡臭味。所以我們在照顧此類的病人時,我們要去注意個案傷口上的護理,且要保持傷口的美觀與控管惡臭味的散發,如果僅僅只是身體上的照謢還是不夠的,我們要達到的範圍涵蓋了身、心靈及社會層面。在心靈層面,我們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個案適時的表達出它內心的想法及感覺,以便我們得知個案對疾病的接受程度與了解;在社會層面,我們要做一些措施來預防味道的散發,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合宜的環境,顧及個案的安全和隱私,且鼓勵家屬一起參與護理活動,藉以減少與家屬間的疏離感,增加家屬間的互動。
|
0995101298
陳冠羽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97
高嘉鍇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我是99學年度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護理科學生
大家可以在我的下方留言跟我說哪裡需要改進的部分
文章標題:緊急救護心得 2013-05-09 09:58:23
看完了扶傷之後,才了解EMT不是輕鬆的工作,除了要將ABCDE完整的評估以外,還要將病人做最基本的區分,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更多的人能夠性命維持OK,裡面有一段是將一個連環大車禍的現場做一個搶救的動作,有一段是有兩個病人,一個病人危急的是初評裡面的意識(昏迷),另一個則是循環的部分(大出血),結果評估先急救的時候事先把昏迷的送上,結果大出血的死了,所以在事故意外的時候,生命的搶救事很重要的
|
0995101296
劉錦秀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94
洪彥智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三年級(99級)暑假作業 2013-08-30 21:51:34
三年級(99級)暑假作業
「三篇個案報告文章讀書心得」
五護三己 0995101294 洪彥智
文章:早產兒母親對早產兒的照護需求以及其影響因素
作者:陳淑銘、楊惠美、莊惠如、周美玲
文章:早產兒的母子互動
作者:甯智航、陳麗秋、吳盈瑾、游硯婷、吳晏慈、鄭素芳
文章:母親在早產兒出院初期的居家照顧需求與母育信心
作者:曾英芬、陳俞君、范惠珍、謝生蘭
讀後心得:
台灣這幾年來新生兒的比率內早產兒有逐年提升的趨勢,也因現今新生兒醫學科技的發達,讓這些早產寶寶們順利存活的機率也更大。每個媽媽們辛苦懷胎最終的就是期待寶寶出生當媽媽的滋味。但有些母親可能因為某些因素讓他的寶寶還沒完全生長健全就出生了,也因為他們可能發育的還不如足月兒一樣健全,也增加他們存活的危險性。然而這些媽媽們能也還沒準備好迎接小生命的到來,但寶寶們卻提早的出來跟媽媽見面,這時媽媽們一定會擔心是否還沒發展健全就出生的小孩一定很多疾病會有缺陷?他們也可能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寶寶是早產兒而崩潰。現今新生兒的醫學是如此的發達,早產兒的生長不一定不如足月兒,這時就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指導及衛教還有關心,安撫母親們的情緒,教導他們早產寶寶的照顧方式及注意事項。最重要的是親子關係及母育信心,讓媽媽們不要因為生了早產寶寶而失去養育的信心,也要幫忙他們建立親子關係,讓母親慢慢的接受孩子及協助他們多多互動,不要因為寶寶睡在保溫箱裡而可減少不必要的互動,反而要更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早產兒不一定不如足月兒,相信只要有完整發達的新生兒醫學加上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關懷,更重要是母親的養育信心及對孩子的接受還有親子間的互動及關係只要建立良好,早產寶寶也能像足月寶寶一樣健健康康得成長茁壯。
參考文獻:
陳淑銘、楊惠美、莊惠如、周美玲(2005)。早產兒母親對早產兒的照護需求以及其影響因素。幼兒保育研究集刊,1,29-41
甯智航、陳麗秋、吳盈瑾、游硯婷、吳晏慈、鄭素芳(2012)。早產兒的母子互動。物理治療,37,66-73
曾英芬、陳俞君、范惠珍、謝生蘭(1998)。母親在早產兒出院初期的居家照顧需求與母育信心。護理研究,6,163-174
三年級(99級)暑假作業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五護三己 0995101294 洪彥智
(一)一般臨床護理技能(general clinical skills):
從專二開始接觸的基護技術專三的身評技術及內外技術,我想我已經學會了護理師所具備最基本的護理技術,往往上實驗課程時每當老師教導新的技術時,我都會認真的聽講專注的看著老師示範。當老師示範完時我也會先試著自己練習,若遇到困難或不懂必定馬上向老師提問解決困難,若練習的很順利也會主動找老師驗收。
(二)基礎生物醫學科學(basic biomedical science):
這方面也是護理師必須具有的基本條件,但我在這方面表現的沒有預期中的好,但是一有問題也會主動找老師發問解決或是主動的請教同學幫忙解答。若護理師沒有了這項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工作,甚至影響到病人們的安全與健康,所以在這一方面未來也會好好努力相信一定可以的。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critical thinking):
這一點也是護理師不可或缺的,用我們在學校所學到比較抽象的學理把她在臨床上發揮出來,在學校學習時總覺得課本說的都很抽象,一到了臨床親身體驗後就能印證課本上的學理。批判性的思考讓我們真的去動腦想很多的為什麼?在學校老師鼓勵我們回答問題或發問錢都是先批判性思考,也訓練我們的批判性思考在考試中讓我們去練習運用。
(四)關懷(caring):
在護理中也是不能缺少的,在醫院裡我們不僅照顧病人的生理狀況連病人的心理也是需要照顧,病人生病來住院多少會因為生理的不舒服影響到心理的變化,也會就此影響護病關係。所以在照顧病人時,多一點的問候與關懷或許久是幫助病人打敗病魔最佳的良藥。
(五)倫理素養(ethics):
在操作技術時維護病人得隱私,不討論病人隱私,還有不隨便洩露病患的資料、病情等等……。按照法律的規定行事,不觸及法律,都是護理師務必遵守的倫理素養。
(六)溝通與合作(communication and team work capability):
不管在學校跟同學或在醫院跟同事我們都是一個團隊,要彼此一起合作共事最重要就是溝通,人多意見就多所以要一起學習有效且理性的溝通。團隊合作中默契也是不可缺少的,學校常舉辦許多班級性活動就是訓練我們團隊精神凝結合作的默契對以後的職場也是有幫助的。
(七)克盡職責性(accountability)
在學校或醫院裡老師、同事及長官交辦的事項都要盡最大的努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並報告,就算沒能做好也一定要有效率的交代報告清楚。在照顧病人時也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維護病人的安全與健康,同事間也能互相幫忙。
(八) 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
在時代不停的變化下不管是護理的學理或人生的課題中就沒有畢業的一天,新的事物許多範圍廣泛但不可能要全部都學到蛋就是盡自己的能力,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不斷提升自己充實自己才不會被「新」打敗,活到老學到老。
|
0995101293
潘霓靜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92
羅允辰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急症護理-課堂教育影片心得(扶傷) 2013-05-04 21:52:58
看完電影後我體會到了以下幾點
1.EMT不只要在技術上熟練精通,對於如何安撫焦慮家屬和傷患時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2.EMT也必須具備良好的紓壓能力,因為並不是每個災難傷患都能救活,傷患的死亡也是EMT的壓力來源.
3.EMT到災難現場,是要搶救人命,不能因為對方是肇事者而故意延遲急救.
4.EMT要用臨危不亂和冷靜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災難現場.
文章標題:自傳 2013-10-20 15:15:08
自我介紹
我,羅允辰,家住宜蘭縣,是在接受眾人的祝福之下出生的。自小出生在一個和樂美滿的家庭中,家中共有四名成員,家父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就職科員,家母原本在台化公司擔任會計,退休後在家中擔任家庭主婦。在家中我排行老大,有一個弟弟,所以自幼就得學著凡事讓弟弟三分且要學會獨立。
讀書路程
國小時,成績不太好。因當時年紀小不懂事貪玩又加上種種家庭因素必須搬家,所以在國小時轉了兩次學,國中時轉了兩次學。直到國三的基本學歷測驗才漸漸發覺自己再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從報考上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的護理科當上專一生後才恍然大悟開始注重自己所學的課程。
升上五專後,雖說開始注重自己的課業但還是會玩樂,直到經歷過專二生專三的基護實習後。因在臨床上徹底體會到平常上課所教之學理重要性,所以從專三後才開始上課認真聽講,努力抄筆記。且在放學後去補習(生解、藥理、內外科護理)。對我來說,基護實習是我人生很大的轉捩點。
社團經歷
在專三下學期剛開始我擔任F.C.A.S.(小說動漫工作社)的社長,在這個社團當社長期間,社團每次開會之前,都會在臉書上制訂開會討論項目、地點、時間。因此在擔任社長期間,我學會了把很多東西制式化、統整化。但之後因為與課業壓力衝突等種種個人因素,我就卸任且退出社團。
|
0995101291
吳翊婕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90
江伊婷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9
謝詠晴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8
張育華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
|
0995101287
于佳欣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6
吳姝吟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5
游雅婷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4
楊芷瑀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3
王允哲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扶傷學習心得 2013-05-08 22:35:35
1.檢傷標準分為綠黃紅黑
2.遇到受傷病患應先打開呼吸道,若有創傷應應打開呼吸道並頸椎固定
3.EMT必須有能力判讀,若有意識的患者或GCS為3分的患者,應先送GCS為3分的患者
4.失去生命徵象時,應先CPR,並評估患者是否有藥物抗效的情況
5.EMT除了檢傷和治療患者以外,必須評估現場的安全
6.懷疑有創傷病人,若要移動,一樣必須固定頸椎
7.面對重大災難,必須仔細評估每一位病人,不可以因為一個病人,而放棄其他更嚴重的傷患
8.EMT必須保護傷患的安全,不可以因為他是肇事者或是受害者就延遲治療和就醫
9.若現場不安全,EMT必須引導可行走的傷患和民眾到安全的地方,EMT也必須保護不能自行行走的傷患,帶著他們離開現場
|
0995101282
藍妤婷 發表(4)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上課心得 2013-05-09 01:18:41
上急重症護理,對我來說,我覺得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未來我很想在急診室工作,因為曾經有關查過急診室的工作模式,雖然很忙很累,感覺也很常見血的感覺,但我卻覺得很有趣,也覺得好有成就感的感覺,或許在急重症護理這門課不簡單學,也更不簡單學好,但我卻覺得如果我下點心去讀去了解,或許我也能做得到。
其實我一開始有點後悔選緊急救護這門課,但上過課之後越到後來,發現似乎沒有這麼排斥,因為總覺得緊急救護所教的一切,都是對未來要當護理人員的我們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現在的我,非常的努力,努力學好緊急救護,讓未來的我能夠如願走急診室的工作!
文章標題:三篇文獻的300字心得 2013-09-01 21:37:54
陳孟勤(Meng-Chin Chen);楊麗燕(Li-Yen Yang .(2012 ).淋巴癌化療病人之中醫護理經驗 .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3(2),76-86 。
申一中 .(2012 ).淋巴癌.傳統醫學雜誌,6(14),138-146。
楊玉群(Yu-Chum Yang);陶啟偉(Chi-Wei Tao);曾媖琴(Ying-Chin Tseng) .(2013 ).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之呼吸照護經驗 .呼吸治療,12 (1),59-70。
暑假作業我會選擇淋巴癌為主題,是因為前幾個禮拜接到通知,知道大姑丈得了淋巴癌,而且還是第四期所謂的末期。知道了這個消息,大家都感到很難過也很不可置信,因為大家都在問:為甚麼沒有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大姑姑說:會拖到第四期才發現是因為症狀很不明顯,不舒服的症狀和感冒差不多,加上工作需要在大陸台灣兩地跑,所以就沒注意這麼多。
直到回到台灣檢查,剛開始還檢查不出來還差點誤判。
因為這樣,我選擇了把淋巴癌做為我的暑假作業的主題。
查了文獻才知道 ,其實在中醫方面也有不少關於淋巴癌的文獻,其中說到了:包括中藥,
穴位按摩及睡眠處置等等很多中醫方面的處理。
而我大姑丈的症狀為 :嘔吐,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照x光為嚴重浸潤;我也朝這些症狀去查詢文獻,其中就有篇文獻提到:淋巴癌會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而急性呼吸窘迫症的症狀就是以上我提到的那些。
查完這些文獻,我雖然不能幫助大姑丈些甚麼,但至少能和其他的家人解釋她們不懂的地方,雖然幫助不大,但這是我目前能做的。
文章標題: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 心得 2013-09-01 21:39:21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 心得
1.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在這三年裡,我學過內外護理學,基本護理學,身體評估等等,這些科目不僅是護理的基礎,更是未來我們在護理工作上的穩定地基。而經過實習之後,技術上,老師們更是詳細的解說﹑示範和指導,讓我們了解各項技術的操作和重要的地方,而且用我們了解的方式說明,讓我們明白的了解各種技術操作,也為未來的高護墊下很好的基礎。
2.基礎生物醫學科學之知識
讀護校的三年來,我們修過解剖學,生裡學,微生物免疫學,等等,這些科目教了我們很多引發疾病的因素,導因,和治療方式,實習的時候,指導老師也常常以當下遇到的病人狀況,和我們解說,例如:臨床上是否常見,護理目標該怎麼定等等,讓我們了解了許多關於臨床上的常見疾病。
3.關懷
在基本護理學實習中,我遇到了許多的病人,有些病人是由家人來照顧,有些則是外籍勞工照顧,其中我也看到了有些老人或病人,是沒有家屬或看護照顧,那樣讓我領悟很多事情,因為雖然別人的家裡發生甚麼是我們不方便多問,但我們因為給了沒有人照顧的病人一份關懷或關心,病人們臉上的笑容和回應,卻是很滿足的樣子,這讓我了解到,護理不僅僅是我們未來的工作,對我來說,或許是份享受。
4.生命倫理意義
在基本護理學實習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位病人,他是大腸癌末期,他的家人選擇不跟病患本人說,但有時候經過那間病房,看見沒人陪伴病人的時候,我總會進去病人聊聊天,聊天的時候,病人就會和我說:我知道我的日子不多了,雖然家人都會買好的東西給我,但我拼了大半輩子,現在卻沒有一個小孩或孫子來陪陪我,悲哀阿..。聽到這,我只能和病人說:雖然我不了解你家裡的狀況,但是我知道現在你就該放寬心,甚麼都別擔心,好好的修養。我只能這樣和病人說,但卻只能這樣跟病人說。對於生命,我們只能逆來順受,這是怎樣都不能逃避的問題,當我們的病人面臨關於死亡的問題,我們也只能幫助病人放鬆心情,別想太多。
5.護病溝通與合作之能力
在實習的時候,我們這8個人,基本上雖然是2個人一組,有些同學不太會講台語,但又遇到平時講台語的病人,常常會鬧出一些笑話,但有些台語講的比較好的同學,就會去幫病人和同學間做溝通,所以這樣不僅能促進護病之間的溝通,更能增進同學間的合作。
6.護理問題批判性思考能力
在實習或是在學校做技術練習時,指導老師雖然講解過也示範過,但有時候我們同學間自己在操作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困難或問題,同學間會先討論提出意見而且尋找方式解決,如果沒有結果,就會找老師討論。
7.克盡職責
在實習的時候,對於病人的一切,我能獨立操作的我就會立刻幫助病人,需要老師監督的,我會請老師一起前去幫忙,並且在結束操作的時候,和病人確實的衛教,快下班的時候,我會再去尋看我所照顧的病人還需要甚麼幫忙或需要。
8.具終身學習的本領
每當在實習的時候,遇到不同的病人,下班回宿舍的時候,我都會抽空把新進的病人的疾病調查一次,或是把醫生新開的醫囑查過一遍,或是照顧過的病人的藥物查過作用和副作用及機轉記起來,保存起來,這樣未來就能有自己專屬的藥典。
|
0995101281
王佩怡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80
游于函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 A 2013-08-29 23:32:23
五護四己 20號 游于函
題目:肺結核
看完肺結核的文獻發現許多肺結核病患通常無法規律的服藥,已導致無法痊癒,造成無法規律服藥的原因有許多,其中以時間太過漫長及社會支持、不了解疾病為主,若是護理人員能夠清楚解釋疾病還有規律服藥的重要並且家屬也能夠持續支持並且鼓勵,也應培訓醫護或訓練過的關懷員每日親自監督下,使病人服下每一顆應服的藥,提升病人服藥順從性,切斷傳染源,提高肺結核的治癒率。在文獻中有指出,台灣肺結核個案比率有增加的趨勢,也發現不管是個案本身還是非個案有許多人都不瞭解肺疾核這個疾病,若是政府能在公共場合或是學教教導宣傳,就能降低肺結核對國人得威脅。我想肺結核這樣疾病並不是只有個案本身,個案家屬及周遭朋友還有護理人員都應該徹底了解疾病 ,並且監督個案按時服藥以提高肺結核治癒比率。
張丞淯、李茹萍、章淑娟(2011)‧個案管理模式於肺結核病患之成效‧醫療品質雜誌,4(2),12-28。
余嘉惠、袁素娟(2009)‧肺結核病人生活品質及人口學特性之相關探討‧中山醫學雜誌,20(1),15-30。
莊淑霞、林鈺季、李英芬(2012)‧提升肺結核病人社區都治計畫率方案‧護理雜誌,59(4),79-87。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 B 八大核心素養 2013-08-29 23:33:35
五護四己 20號 游于函
題目: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讀完3年的護理,深深地覺得打好基礎的重要,因為生理解剖還有藥物的基礎不紮實,所以導致後面的課程、製作報告都讀得很辛苦,雖然後來補習有從新了解許多,但還是會後悔若是當初有好好的學,現在是不是就不用那麼辛苦還要花時間在學一次。實習過後,也改變我對護理的想法,以前會認為護理就是照護病人還有把自己的知識技能準備好,但是實習過後發現護理不止有這些,有很多是比這些更加重要,因為我們護理的是人,所以護理也應包含倫理及關懷,在實習我學到的更多的是倫理及關懷,也了解護理人員也應該有良心,雖然這些或許再成績無法呈現,但我覺得若是少了這些,在護理的過程就無法獲得家屬及個案的相信,因為他們必須把健康託付於你,但是我們卻只會像機器人般地做技術護理,這樣又怎麼能取得個案的信任呢?實習過後也讓我成長了許多,讀護理比許多同年齡朋友經歷更多看更多,卻也讓我成長更快,在醫院能看到生老病死也能看到家屬之間的互動,還有一個護理人員具備的知識及能力、倫理。實習時看到有家屬把個案丟在醫院,只是幾天來看或是以電話跟看護溝通,其實這給我的震撼很大,雖然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人,但還是無法接受,也看到有許多老人家因為家屬沒有給他們翻身而導致嚴重壓瘡,每次在護理這些個案時都會很難過,外勞也哭了出來,其實若是之前的養老院或是家屬能定時翻身,個案就不會那麼嚴重,有一次在護理結束,老師說了一句良心是最重要的,這句話到了現在我還是記得,也以這句話提醒自己,未來在實習或是在職場都要對得自己的良心。
|
0995101279
李孟嬛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7
陳靖樺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6
林佩萱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2013-08-31 19:59:07
這些人,你不能歧視他們
我選的這三篇文獻中,一篇是因為在咖啡店上班被咖啡燙傷造成臉、頸等部位留疤的病患,一篇是因為交通事故造成左下肢必須截肢,還有一篇是因為脊髓小腦退化造成動作協調障礙,這三位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因為有一些和大家不同的明顯特徵,有些人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的自信心都下降了,而且都會自悲,我想這些人面對自己的缺陷已經很難過了,跟別人不一樣的生活的步調還要面對一些閒言閒語,對於這些人我們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他們比一般人更需要我們的關心,這些病患都會有一些否認期,不接受自己的缺陷,如果我們自然面對他們的缺陷,不用異樣的眼光,讓他們也自然的面對大眾,這樣使他們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缺陷,也能樂觀的做每件事情,樂觀能解決很多事!
參考文獻:
鍾家媛、陳惠滿(2006) ‧一位左膝上截肢患者的護理經驗‧志
薦護理,7(2)),111-119。
鄭惠瑩、邱周萍(2008)‧運用羅氏適應模式於一位嚴重燒傷
病患之護理經驗‧源遠護理,2(1),75-82。
共患英、李美樺、吳姿蓉(2012)‧一位青少年脊髓小腦退化
性動作協調障礙病患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3(7),51
2-520。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三篇文獻心得 2013-08-31 20:00:00
我所認識的八大核心素養
八大核心是從我開始接觸護理、進入聖護,是每位老師都在強調的!剛開始只知道就是要熟背,八大核心意義只知道表面的意思,卻一點感觸也沒有,後來經過上課後,老師一再的講解和舉例,終於有點摸懂了它的意思,實習中才了解這八大核心是護理人員絕對不能或缺的條件,做每件事情都必須要有基本判斷的能力,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緊急狀況時優先處理的順序,不懂的要問不會的要學,心情會影響一個人恢復健康的時間,如果我們給予適當的關心,對病患來說也是一種鼓勵,我想每位護理人員最希望的就是病患快點康復,健健康康的回家!每個人都有個別性所需要的照顧也都不一樣,要先評估病患的需要然後計畫執行最後評值,成為一位好的護理人員,不只學理要好心地要好,更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先察覺到,而不是每件事情都等發生了以後才開始做處理!實習老師常常說一句話:『做錯事情不要因為怕被罵就不說』我覺得不說比被罵還要更嚴重,有些事情的嚴重度是我們自己預想不到的,拖的越久影響的是病患的生命,做錯事情被罵可以學會教訓,只要不要同一件事情重複犯錯,我覺得都是可以原諒的,逃避是很不負責任的方式,所以還是勇於面對吧。實習的時候覺得合作是很重要的,很多事情是沒辦法一個人完成的,像學姊在確認port-a有無通暢並給藥時,都是兩個人一起合作的!我覺得八大核心對護理人員來說原則也是目標,盡力做好每一項,我自己也在努力!想當一位好的護理人員,為每一個人服務。
|
0995101275
張琬琳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4
朱宇涵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消化性潰瘍 2013-02-23 13:08:50
*消化性潰瘍治驗病例報告 作者:顏戊邨
*消化性潰瘍 作者: 楊智欽
*全國消化性潰瘍病患與季節性變化之相關 心得:陳淑芬
*心得:
消化性潰瘍常因為右上腹反覆疼痛,導致個案就醫。百分之七十五是因為幽門桿菌感染。照胃鏡之後通常會發現,有結痂的症狀。化性潰瘍男性、女性發生率的比例約在2比1左右,確定性別是影響消化性潰瘍的因素之一。在55歲以上的年齡與其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月份、季節亦對消化性潰瘍發生率有影響,且與溫度、大氣壓力有關,但與相對濕度無關。這個證實,消化性潰瘍有很多相關的原因,性別和季節也是其中之一的因素。而幽門螺旋桿菌經口感染和糞口途徑。現在已有三合一的療法來治療。疼痛是最主要的表徵,還有胸口的灼熱感,是因為胃酸逆流而導致,以我的經驗真的很不舒服,還會很不舒服,文獻裡面得個案也有出現這個症狀。如果飲食刺激的食物,更會引起悶痛,例如:咖啡 茶 或者是辛辣的食物。有些人會會診中醫,有一個個案是因為求診西醫吃了藥胃部不適,噁心,食慾不振的情形,因而會診中醫。中醫理論是抗菌藥物隨然大大提高臨床的致病率,但不良的副作用多,復發率提高。中醫應用治療是配合西醫的胃鏡檢查或測量血中的HP抗體,雖取效較慢,但復發率低,遠期復原較好。中西醫各有個案證實療法是有效果的,所以選擇哪一個看個案的喜好。為真的要好好保養,吃東西也要細嚼慢嚥,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要輕易誤食不乾淨的食物。不要有意猜沒一餐的,愛惜自己的身體,遠離消化性疾病。
|
0995101273
蘇盈穎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2
張家華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1
陳純瑜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70
賴詩斐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自傳 2013-12-04 20:04:06
我是賴詩斐,就讀聖母專校護理科四年級,家中成員有媽媽(以公代賑)、弟弟(宜蘭高中三年級)、妹妹(頭城國中三年級),家人相處間非常融洽、互動良多,感情也很好,我們家注重健康養生,所以幾乎不外食都自己煮,媽媽堅持少油、少鹽,以及不喝飲料為主。當初會讀護理是因為看見醫院裡的護理人員,親切、友善又專業,於是下定決心讀護理,將來也成為護理人員照護病患,護理人員要有專業、愛心、耐心、細心,我會努力朝著這方向前進的,我知道護理是非常辛苦的,是無法準時下班的,但是我不後悔選擇走這條路,因為我相信我會克服一切,將來成為優秀又專業的護理師,並且幫助許多社會弱勢者。
|
0995101269
林倢妘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8
廖苡芩 發表(1)筆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3-02-23 12:42:24
*文章:職業婦女持續哺餵母乳生活經驗的困境和因應行為
作者:楊秋鈴、陳彰惠
*文章:以行動者網絡理論解釋在台灣的低母奶哺餵率
作者:鄭琇惠、成令方
*文章:護理指導提升初孕婦哺餵母乳知識成效之探討
作者:簡素真、蘇鈺婷、徐雅雪、張淑真、蘇麗智
【讀後心得】:哺餵母乳有好有壞,也可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導致無法哺餵母乳,而現在政府提倡哺餵母乳,有些地方也有提供哺乳室使用,但有些人覺得哺餵母乳麻煩,而選擇配方奶,我想這因人而異吧!雖然配方奶簡單方便,但是對於嬰兒來講還是有很多營養素缺乏!現在大多數的媽媽都怕身材變形而不肯哺餵母乳,卻都沒有想過孩子的健康,為了孩子,身材變形一點又算什麼?還是要等到孩子長大後,這裡不健康、那裡不健康的時候才來後悔呢?我覺得政府應該要再更積極的去提倡哺餵母乳的優點,與不哺餵母乳的缺點,讓更多的媽媽知道,哺餵母乳沒有她想像中的這麼壞!
|
0995101267
鄭紫辰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6
吳怡函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5
張念慈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4
洪詠筑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3
吳雨潔 發表(2)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糖尿病身心問題探討 2013-08-27 18:41:37
在現今的社會中,慢性疾病已經慢慢成為國人的罹病疾病之一,其中最常看見的疾病不外乎於第二型糖尿病,由於飲食漸漸西化、很容易就會攝取到高由高糖高鹽的食物,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感覺疲勞、皮膚乾燥、騷癢、容易饑餓、口渴視力減弱尿頻皮膚、陰道或膀胱傷口不易癒合、陰道酵母菌感染,其中我找尋的個案報告中就有發現個案有傷口不易癒合,部位包含腿及陰道。
根據我尋找的文獻中有指出有一位男性患者因為腿部有傷口再加上自己罹患糖尿病之中的症狀-白內障導致視力不佳,造成疏於照顧使得傷口更加惡化,最後甚至面臨截肢的狀況,對於截肢後自己的身體心象無法接受,也一直向護理人員表示自己想要自殺,在照護有關自己身體心象會改變的患着護理人員本身就會多家費心去關心患者,盡力協助患者接受自己改變後的身體心象,心理上的照護遠遠比身理還要困難,我想這會是以後實習很重要的一門課題。
APA
林亞發 、黃如薏 、柯月桂 (2011).應用高風險家庭評估模式於糖尿病截肢之個案報告.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26(4),177-185。
陳妍伎 、朱惠美(2009) .照顧一位糖尿病婦女學習自我照顧之護理經驗.領導護理 ,10(3),75-84。
林筱芳 、 林惠霜 (2012).照顧一位面臨截肢壓力出現自殺企圖患者之經驗.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11(1),85-98。
|
0995101262
曾筱萍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61
陳慧如 發表(3)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文章標題:寒假作業 2013-03-03 23:23:34
文獻心得
腦中風是指突發性的出血或缺血,導致腦內局部受到壓迫或血液循環不良,到呈腦細胞損傷,引發身體功能暫時性或永久性受損。
尤其是年紀大、曾經中風過,更需要注意飲食、作息與運動,改變生活形態才是預防中風最好的方法。
腦血管疾病是國民十大死因的排名第三,原因包括飲食習慣、國民肥胖人口越來越多、抽菸喝酒、經濟壓力等等,我們該好好控制平常的生活作息,鼓勵國民多多運動、舉辦些飲食指南的演講方面讓人民早期預防一些危險因子。如果發生腦中風,則會連累到整個家庭組織,如:主要照顧者、經濟來源等等,後果難以想像,而且現在的中風不指單單指有老人會得到,連小朋友也會唷!
所以我們應該顧好我們自己的身體飲食方面多注意才會遠離中風的風險!
文章標題:暑假作業 2013-08-30 15:48:56
主題;惡性腫瘤
心得
在我們台灣地區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十大死因為榜首的是[惡性腫瘤],對於惡性腫瘤不知已經奪走多少條人命,我的奶奶就是死於惡性腫瘤的一個個案,從我有記憶以來奶奶不知進出手術房多少次,病情一再的擴散一在地轉移,看著奶奶一直不斷的在於病魔做奮鬥慢慢的我發現不只有奶奶在奮鬥而已,奶奶的兒女們同樣的也在煎熬著,病情突如其來的急轉直下總是使家人措手不及。
在我的這一輩我的29歲的堂姊在今年也發現了胸部長了個腫瘤還好是良性的,但我的23歲堂哥就沒那麼幸運他的是腦瘤目前也正在做化療中,[腫瘤]這兩個字聽起來多麼可怕,本來開開心心的家庭就因為這個疾病變了調,我想沒有真正去替會過真的很難以同理心來撫平病人與家屬心裡的痛和難過,情緒的低落、負面的思想、身體新象的感變這些不只有病人在接受艱困的考驗家屬同樣的也是,有時開開心心的但有時真的很難不被現實打醒。
看到哥哥戴著帽子心情種是喜悅著,但誰知道哥哥因為化療早已沒有頭髮所以帽子總是不離身,看到阿伯應酬喝酒前嘻嘻哈哈的總是談笑著工作發生的事,但誰又知道他醉了之後談到的全是我那做化療的哥哥,哭紅了雙眼真的很難不被現實辦了一腳,就像為什麼有些人說知道病情後就像命中注定被判了死刑一樣,病情不斷地擴散轉移,除了短暫的延長生命以外、還有減輕身體疼痛以外,治癒根本是遙不可及的目標、願望。當一個護理人員無論有多好的護理措施和會談上的技巧,若沒有家屬的持續支持與給予正向的鼓勵,是很難有成效的。
一般臨床護理技能:
對於護理的技能,對我來說我覺得就是在學校把所學的護理技術運用在病人身上,使病人得到舒適的感受,也必須判斷護理問題的優先順序,要能具備各專業科目知識、能在第一時間確實評估個案並根據護理評估的結果進行個別化護理、要能正確執行的護理技術,把嚴重的問題先處理在處理簡單的,這樣能夠減輕病人的疼痛,也能在預期內達到護理的要求, 及正確收集與個案病情有關之資料,並能對個案的治療方案從護理角度提出建議。
*基礎生物醫學科學:
我覺得就是把病人所得到的病把他理解出來,來判定是否為異常素質,才能交導個案飲食衛教或是生活衛教,能正確判讀基本臨床檢驗數據,並了解正常值與異常值之意義、能統整基礎醫學各學科之知識根據個案的臨床症狀及徵象做整體性評估、能解釋人體的結構與生理功能、病理機轉,例如腎臟病的病人,就必須接受血液透析或者是腹膜透析等等之類的治療,以及BUN、Creatinine等等的檢驗素質,能描述藥物作用及其應用、並能藉由個案身體評估之實際結果,在其生物醫學方面,然後做說明。
*批判性思考能力:
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是把病人的病因提出假設性的疾病,在以專業知識評估個案,能判別護理問題之優先順序可以確立護理計畫DART來幫助個案的問題、能針對問題思考並提出可行之解決方法、能反思護理相關問題、能說出各種解決方法之優缺、並能運用臨床推理能力確認個案的護理問題然後經由護理計畫之後,就可以判斷出如何解決問題。
*關愛:
關愛與傾聽在照護上非常的重要,以個案為中心照護,了解同理個案的需求,並依他們來調整護理順序,一句小小問候能帶給他們大大的溫暖,多提醒他們要注意的事項,以同理心站在個案的角度替他們著想,在身心靈方面身入瞭解,降低焦慮,給予正面力量價值觀、心理支持,讓個案找到心靈寄託,能站在對方立場、隨時注意個案情況,並提供照護、要有利他的服務精神、要有同理心,視病猶親,根據個案的心理狀況提供心理支持、主動發現個案需要並滿足其需要、能充分利用和發揮個案的家庭和親友的支持作用促進個案早日恢復健康。
*倫理素養:
我覺得倫理素養很重要,因為當自己在幫個案做技術的時候,都必須維護好病人的隱私,例如:導尿管護理、會陰護理等等,這是很重要的隱私問題,然後也能夠像家屬充分的講解自己所做的技術目的為何,讓家屬對我們放心,讓我們安心的做好技術,尊重個案的價值觀及隱私、只做符合道德規範及法律的行為。
*溝通與合作:
以基護實習來說,溝通與合作是很重要的,因為與自己的同梯梯次的同學一同實習,就要互相幫忙,互相協助,這樣才能開心的實習,並一同解決問題與疑難雜症,能傾聽病患及工作夥伴的意見及需求,並給予回應、以分工的態度積極主動參與護理工作、尊重與包容不同意見甚至是少數人的意見。
*克盡職責性:
必須要守時守己以及了解自己所實習的環境,並且主動學習,這樣能讓自己充實的得到有效的東西,就可以運用在病人身上,讓病人感受到我們護生的用心,能主動、準時完成工作,以利他人不求回報的付出、提供符合個案安全的照護,盡心盡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給予個案最高的舒適,將個案照顧到最好。
*終身學習:
自己在實習得的時候,必須把自己所照顧的個案來了解他的病情,並且主動的去查詢有關的資料,把這些資料運用在病人身上,來解決病人問題,且能夠自我評值與分享自己的經驗,能多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能懂得如何蒐集及運用資料、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具有查閱專業相關資訊之能力。
|
0995101260
童冠錞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
0995101259
張雅卿 發表(1)筆
文章標題:歡迎使用E-portfolio 2008-03-18 16:15:43
歡迎參觀我的學習歷程檔案
這裡包含了我的學習紀錄與個人資料
希望大家能不吝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