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二升三暑假作業 14823 2020-09-13 23:45:40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戊
學號:1075101222 姓名:郭沛萱
書名I:我是護理師 作者:金炫我
出版社:春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 4月
索書號:087223 ISBN:978-985-364-023-5
【撰寫心得書名】:我是護理師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這本書是以護理視角出發的職場生涯記錄,作者是一名韓國護理師,這本書記載了有關作者心態、做事、社會狀態的心境來描述成為護理師以及當上護理師後的過程,作者是在加護病房裡工作,除了每天每兩小時要幫忙病人抽痰、翻身、拍痰、換尿布,每四小時灌食、餵食,每八小時紀錄輸入輸出量並紀錄上,加上各項的常規工作,作者有時候也需要當團隊的領導來帶領學弟妹們處理所有臨床問題、協助病人或家屬與家庭間的所有照護問題,了解單位內每床病人動態及醫療處置計畫,除了這些常規護理工作外,還需要測量生命徵象變化、判斷檢驗值異常、藥物使用正確合理性、給藥前做好三讀五對層層把關,每項護理紀錄都要記上,每步都感覺戰戰兢兢,每步都與病人安全息息相關,而且這些都是要在一個班8小時內完成的。作者認為我們不斷的用自己的生命延長病人的壽命,竭盡所能只為了守護健康、尊重生命,當民眾不懂的尊重護理醫療專業時,只會使大量醫療護理人員人才外流。
作者寫出這本書讓我們更了解護理具備的知識及工作,看完故事後,覺得生命既脆弱有時候也堅強,以及有愛和溫暖,使得生命中的痛苦比較能接受,作者秉持著對人禮遇、對人禮儀這種想法來做人處事。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在訴說作者從當學生到成為護理師以及成為後的各種想法轉點。
So What 學習要點 :從事護理工作時,做事絕對不可用馬虎的心態去做,記錯一項事也會影響後續的過程,所以一定要謹慎,可能病人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就病危了。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完這本書後,覺得護理人員真的很偉大,他們的工作很多、很辛苦,只為了讓病人的生命增加,然後和家人們開心的在一起,雖然看完這本書覺得成為護理人員會很累,但是這也阻擋不了我想成為護理師的心。
|
109暑假作業 14279 2020-09-13 23:43:5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庚
學 號 1065101318 姓 名 張小菉
作 者 姓 名 宋瑞蘭、武佳縈
西 元 出 版 年 2011年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青少年接受透析之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長庚護理 卷 ( 期 ) 第二十二卷一期
起 訖 頁 數 105-113頁
作 者 姓 名 陳映綺、周淑琴
西 元 出 版 年 2008年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冠狀動脈心臟病併發肺積水病患之經驗
期刊名稱 II 領導護理 卷 ( 期 ) 第九卷第二期
起 訖 頁 數 43–51頁
【自訂一主題】: 照顧一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青春期少年接受透析之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我覺得不管是生什麼病,都會造成心靈及身體造成影響,如果不處理好的話,可能以後會造成傷害,特別這個個案是青春期的,青春期的孩子此階段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自主性,個人獨立自主,會很在意他人的眼光,會覺得大家都覺得她怪怪的,而且青春期是最愛打扮的時候,如果不輔導好的話,可能會變壞。
我們在照顧他的時候也要有同理心,要站在跟他一樣的角度鼓勵她說出自己心裡的想法,才能真正的解決他心裡的問題,並且他得家人及同學朋友都是需要幫忙他的幫他走出心裡的那個陰影,要讓他感受自己不是一個人身邊還有許多的家人及朋友陪著他。
透析所帶來的心理及生理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這些都是需要長時間慢慢的心理建設,或許是我們及家人鼓勵可以讓他更有力量的迎向未來的挑戰,也對自己更有信心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迎風而解,當他真的好了我們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放下,不要讓他覺得自己很沒用甚麼都需要人家幫忙,讓他覺得他在這活在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是有價值的。
What文章內容摘要 :一位青少年因診斷慢性腎疾病第五級而入院,醫師建議做透析治療,於2008年1月25日至2月15日以Gorde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出的護理問題為「疼痛」、「無望感」,住院期間給予止痛劑及傾聽其想法給予關心。
So What學習要點 :我覺得這一篇的學習要點視個案現在正值青春期,透析帶來了身體及心靈的改變,視需要去處理的,不只是家屬要去學習的,護理人員也是要學習,而且以後也會遇到類似的個案。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透析是個長久的治療所以要幫他做好心理建設,透析是需要洗一輩子的,要變成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們要幫她走出心裡的那關。
【自訂一主題】: 照顧一位冠狀動脈心臟病併發肺積水病患之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個個案是一個74歲的老人, 因為心臟病合併肺積水而住院,因為個案的年齡已經是高齡了所以多少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快走了,多少都會一些負面的想法,而影響病情的恢復程度,所以我們需要傾聽他的問題,來讓他身心靈得到放鬆,因為個案有焦慮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教導減壓及放鬆的方法讓他放鬆,可讓他的病情恢復,也可以讓他講出心裡的想法,我們也可以聽看看是甚麼問題,可以試著幫他解決,可以跟他講解病情讓他更了解不要讓他在疾病中感到不安全感而感到害怕,可以慢慢說明讓他了解所有病情需要做甚麼治療,需要吃什麼要會有甚麼副作用,讓他事先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可以心理治療師介入輔導
因為在加護病房護理人員就在旁邊,可是轉到了一般病房就沒有24小時護理師都在旁邊,所以也要交班及介入,讓病房的護理人員也能持續照顧個案的心理問題,讓個案有更完整的照護。
What文章內容摘要 :一位74歲女士因檢查肺積水及心電圖判讀心律不整而住進加護病房,2008年6月28至2008年7月3日以Gordon 11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出有活動無耐受力及排便不順及睡眠型態絮亂及焦慮等問題,使個案解決呼吸喘症狀及給予軟便劑解決排便不順的問題及提供舒適安靜環境以增加個案睡眠時間及以傾聽和主動陪伴以及教導放鬆技巧來解決個案焦慮的問題。
So What學習要點 ;因為疼痛和焦慮不安,影響睡眠品質,所以我們可以學習以傾聽引導病人說出自己的感受,可緩解病人焦慮不安的心情,以免造成病情更嚴重。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因為個案年齡很高,所以心理及心理都是負擔,所以需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因為這個病嚴重的話是會死亡的,當初如果沒發現的話可能出現肺積水等合併症,所以需要好好陪伴他,幫助他走出來。
|
109 14133 2020-09-13 23:38:0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65101178 姓名 王雯萱
作者姓名 李旻珊
西元出版年 2019年 文章標題 老年憂鬱症和巴金森氏症之關聯性:個案報告
期刊名稱 台灣醫界 卷 ( 期 ) 62卷8期
起訖頁數 P13-16
[自訂依主題]: 老年憂鬱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書(老年憂鬱症和巴金森氏症)是講述患有精神疾病但懷疑是抗精神病藥物而導致自己染有巴金森氏症而自主停藥的個案,該個案因丈夫被公車撞傷,接獲電話當下昏倒,不排除有撞擊腦部,未就醫自行清醒,沒有精神方面後遺症一個月後個案主動離職,丈夫手術復原順利,個案反而開始焦躁.心神不寧(個案同事的丈夫近期被公車撞死),2016年6月至精神科門診初診,診斷為焦慮症,個案雖有規律服藥且有返診取藥,但憂鬱及焦慮情況加劇,疲憊無精神.稅民時間過長(一天睡眠大於15小時),食慾差(三個月內體重降至10公斤,無緣一直哭,覺得自己拖累家… 文章內文有提到個案先前的工作是私人秘書,還工作了四十年之久,可見個案的個性應該是謹慎.小心,的確內文有提到還內含了容易緊張,後來也因為丈夫的原因而放棄自己多年以來的工作,可能就是長年在有壓力需謹慎處理事務且忙碌的環境下,突然放下了,反而是盡心地照顧丈夫,沒有工作可能就少了一筆金濟來源,又剛好同事的丈夫也是被公車所撞但很不幸的死亡了,想到這件事加上重重煩惱,又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導致個案產生錯亂.妄想等症狀,雖然透過了藥物治療,改善了妄想.手抖情緒低落等,笑容也多了,但並沒有完全解決,治療結果為重度憂鬱症,本來以為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而引起的靜止性顫抖,因而停藥半年,但扔有此狀況,才判斷是有帕金森氏症,且在持續退化中…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老年憂鬱症跟其他年齡層相比較低,盛行率約為1.77-2.6%,但病程較
為漫長且合併其他生理疾病,就此在治療上的難度頗高
So What 學習要點
治療老人憂鬱症的同時,除關注精神狀態外,也該評估認知功能和有
無其他病症,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過此報告讓我想到從年輕時就應該要多動腦,不要拚命於事業,人生有太多未知數,不知道下一秒自己或家人發生了什麼意外,所以要照顧好自己,有任何疑似的病徵就該趕緊去診斷治療,不要無視覺得這是老化的常象
|
2020暑期作業治療性遊戲 14266 2020-09-13 23:34:2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庚
學 號 1065101305 姓 名 廖慧軒
作 者 姓 名 黃廷宇,吳貞葶,涂悅馨
西 元 出 版 年 2019年 文 章 標 題 恐龍的旅行:運用治療性遊戲協助一位學齡前期支氣管肺炎病童 降低背部叩擊之恐懼
期 刊 名 稱 I 台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 卷 ( 期 ) 第二十期
起 訖 頁 數 36-50
作 者 姓 名 黃于恬,洪冬哲,王偉傑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文 章 標 題 一位表現為泌尿道感染的病例: 困難診斷及不可忽視的顯微鏡下多血管炎
期刊名稱 II 醫學與健康期刊 卷 ( 期 ) 第9卷 (1)
起 訖 頁 數 119-124
【自訂一主題】: 治療性遊戲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是一位4 歲 2 個月的男童,2016 年 3 月 27 日開始發燒,出現流鼻水及咳嗽,有明顯痰音且體溫不穩,執行流感快篩,結果呈陰性,回家使用抗生素後仍反覆性發燒且症狀未見改善,因為高燒至 39 度,因此到本院門診診治,胸部 X 光檢查結果為雙側肺部浸潤,入院診斷疾病為支氣管肺炎,個案能配合噴霧治療使用,但在背部叩擊時,個案不願意配合採取俯臥姿勢,有身體退縮、眼睛睜大等反應,並以哭鬧及拖延的方式來抗拒,經筆者與個案評估後,發現個案有恐懼背部叩擊的護理問題,其導因是因為背部叩擊時,四肢受成人固定的姿勢,會使其聯想到之前注射時的負面經驗以及因為恐懼疼痛、恐懼身體的完整性受到破壞,引發作者想透過遊戲的方式,增加個案自我控制感、減少過去負面經驗的聯想,去處理個案「恐懼」的護理問題,由於照護期間發現個案很喜歡恐龍相關的任何東西,故作者將恐龍的角色融入治療性遊戲的設計,進而完成背部叩擊及協助痰液排出。藉由小朋友喜歡的東西來降低小朋友的防備心,跟緊張感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經驗,以後如果我走兒科也會好好的多讀讀這類教學的期刊文章,而且學時敲擊的力道位置跟X光判讀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在學校就讀的時候就必須好好學習,多研究多看,在實習或是上班就不會害怕了。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將護理措施融入遊戲過程,不僅能夠寓衛教於遊樂,減低病童的恐懼,增加配合的意願,更有助護理人員與病童之間良好信任關係之建立,以提升兒科照護品質。
So What學習要點
暖身期:建立信任關係、準備期:準備個案、環境及道具,必須了解其中的意義。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多看多聽多學,這就是我們護生該學習的地方,現在學姊們做了這個遊戲的示範我們就要好好學習,以後就可以學學姐做事情了。
|
1065101140陳妍希護四丙 14092 2020-09-13 23:30:46
在這篇文獻中是在說一位50歲的謝先生在12月解出血尿,被診斷為臍尿管癌,已接受部分膀胱切除接受放射線治療和化學治療,後來發現了癌細胞轉移,因此持續的接受化學治療,直到兩年後的8月開始出現腹水、腸阻塞,而且臍尿管癌較於特殊,所以他的預後比較差,謝先生對於自己身上的腸造口有些偏見,謝先生認為肛門為什麼能早一肚子上,那別人會怎麼看他,還有身上都臭味怎麼辦?這樣算殘障嗎?他也擔心無法外出,謝先生對於這樣的自己沒有辦法接受,雖然他的妻子說他可以接受他,也可以不要有性行為,但對於這樣的自己他很自卑,看完這篇,可以感受到病人的辛苦跟痛苦,會破壞身體的外觀,也害怕會帶給家人負擔,也不想被別人有異樣的眼光看待,這樣真的過的很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