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008/7773頁 [首頁][上一頁][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4229  2020-09-13 23:05:2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己 學 號 1065101269 姓 名 潘思妤 作 者 姓 名 彭少貞 湯麗君 西 元 出 版 年 108 年 12 月 年 文 章 標 題 鄉村高齡糖尿病個案的自我管理教育 期 刊 名 稱 I 糖尿病共同照護工作指引 手 冊 卷 ( 期 )  66 卷 6 期 起 訖 頁 數 13-16 作 者 姓 名 蘇佳美 陳雅惠* 西 元 出 版 年 2015年04月24日年 文 章 標 題 一位年輕高血壓個案不遵從服藥 導致肺水腫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II 高血壓病人服藥遵從性及 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亞東學報 卷 ( 期 ) 起 訖 頁 數 79-87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小時候,我一直認為糖尿病是個老年病,近年來才了解到糖尿病像幽靈一樣,游走在每個人的身邊。越來越多的兒童罹患了非遺傳性的第二型糖尿病,日本的調查發現80%左右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年齡在20歲以下。在台灣的社會,罹患糖尿病的年齡也逐漸降低,糖尿病已不再是胖子的專利,它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病。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談何容易?但養成一個壞的習慣卻易如反掌,一天一杯飲料,對我來說已經是個無法改變的習慣了,雖然想要改善,但我發現只要一天不喝,就會渾身不對勁,就像染上了毒癮一樣,這個習慣好像改不掉了,所以我強迫自己每天除了一杯飲料外還要喝下2000C.C的水,就像是稀釋一樣,如同電視廣告上說的「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藉由這個方法我發現排尿量增多了,為了讓自己更放心,我也讓自己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對於食物的選擇,以前我都追求口腹之慾,秉持著三高一少的原則,高油、高鹽、高糖、青菜少,現在則多選擇青菜以增加飽足感,不再吃得那麼重鹹的口味。 高血壓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慢性疾病,而近年來,罹患高血壓的年齡層也有下降的趨勢。身旁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已經成為不可忽略的健康的隱形殺手。在一般大眾的觀念裡認為高血壓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近年來由於進食高熱量、高膽固醇飲食過多,導致高血壓氾濫,也造成許多年輕人或是兒童罹患高血壓。高血壓也會併發其他的許多疾病,例如:高血脂症、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一種壓力。人的血壓受許多因素的調節和影響,例如氣候對血壓會造成影響,冬天的血壓往往比夏天還要高,另外,正常人一天24小時內上午9-10點時血壓最高,之後逐漸下降,在夜間睡眠中血壓最低,早晨起床之後又逐漸上升。除了氣候和時間會影響血壓之外,日常生活飲食、情緒、工作和和運動都會影響血壓的變化,例如高血壓患者進食、劇烈運動、吸煙、便秘、情緒激動、緊張都會影響血壓。人們每天睡眠多少、飲食量的多寡、進食的類別、所服用的藥都和血壓有一定的關連。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政策,提供連續性醫療照 護,並提供衛生教育教導個案自主管理。 協助個案正視高血壓致命性傷害的風險危機,激發遵從服藥的自信心及建立服藥規則性,漸進性衛教正確疾病資訊及重拾遵從服藥的習慣 So What學習要點 鄉村高齡糖尿病個案伴隨認知、身體功能退化或憂鬱症狀,更需要家 人的支持,社區意識投入對糖尿病的預防及照護。 針對此年輕型高血壓個案之照護,照護期間最大限制是病房傳統紙本衛教單張難吸引其學習興趣,故建議衛教教材數位影音化,另此次結合數位手機下載血壓記錄之應用程式,藉水平推廣到本院各單位,普及慢性高血壓個案能借助數位手機於返家後提升健康自我管理。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糖尿病都是因為吃太多,有些營養太過分了,多數的循環障礙,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被堵住了,往往就與我們的身體營養狀況,特別是與我們平時的飲食密切相關。 血壓本来是變動的。血壓是為即時向细胞提供適量的物質,人體的血流速度與量根據生理狀態的要求而不斷變化,所以血壓没有绝對的定數。一般情况下,年老比年輕時高;夜間高質量睡眠,血壓能减低20%,醒後開始升高;休息時下降,腦力或體力运动(勞動)時大幅升高;神經放鬆時下降,精神紧緊張或大怒時升高;温暖季節稍低,寒冷時上升;精力充沛時血壓平稳,疲劳時代償性升高。總之,血壓一直處于生理波動狀態,高血壓病是血壓調節失靈所致。
      
我是法醫  14723  2020-09-13 22:59:03

陳恩琦 1075101118 護三丙 大綱:這本書是在講述一名外科醫生在以前上班的時候都很順利 只是每天這樣日復一日的開手術還有自己椎間盤突出的原因讓他無法在撐下去啦 所以他就決定要報考研究生 有兩個選擇 一是法醫 二是護理師專業 而他選擇了法醫 這個大膽的選擇讓大家跌配眼鏡啦 可是他說過他從不曾後悔過我的選擇 後面就是他所述說的一些案件啦 心得: 我記得我才看到他第一個接的案件 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啊 一個男生把正要回家的女生傷害的很嚴重 把眼鏡割開 氣管被切開等等的 這些真的很可怕 然後這位法醫也是很厲害剛開始就接了這麽大的惡性案件 還可以知道他是用什麼來傷害這個女生 看完真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不過說回來法醫給我們的印象真的是很不好 就很負面的那種又覺得好可怕 可是作者說到他其實是個很開朗多人啦 然後他的勇氣非常的佳 不管別人的閒言閒語自己的選擇不後悔 反而說工作的每一天對他來說都說新的挑戰 真希望我也能在以後到職場上都能用這種心態來學校上班 讓自己有非常多的機會學習不一樣的東西!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521  2020-09-13 22:53:3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己 學號 1065101396 姓名 郭欣怡 作者姓名 許麗芳(Li-Fang Hsu);劉又禕(Yo-Yi Liu);向肇英(Chao-Ying Hsiang);林碧珠(Pi-Chu Lin)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病人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9(1) 起訖頁數 120-128 作者姓名 周秀芬(Hsiu-Fen Chou);陳鈺如(Yu-Ju Chen);劉孟芬(Meng-Fen Liu);蔡明修(Ming-Hsiu Tsai) 西元出版年 2012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退化性關節炎病患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之經驗 期刊名稱II 長庚護理 卷(期) 23(3) 起訖頁數 390-398 【自訂一主題】:膝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What文章內容摘要 第一篇文描述照顧一位退性關節炎病人接受左膝關節置換術的護理經驗。筆者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以身體評估、會談、觀察收集資料,發現病人有焦慮、急性疼痛、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知識缺失四項健康問題。照護期間運用協助、指導、傾聽與支持等技巧與病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依病程進展及需求規劃合宜的護理措施,提供病人整體性的照護及復健護理,使病人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況。 So What學習要點 從中了解到使用Gordon十一項評估的要點,須抱持著何種心態從病患的角度去為他們規劃適合他們且具有個別性的護理措施,並在住院期間輔佐病患渡過術後須面對的種種困難,從一開始的諮詢到出院甚至是出院後的電話追蹤,設身處的的去了解病患所需之事務並給予協助都是我們應學習的。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由於這些都是還在學校學習的我尚未接觸到的,真的要我去想像一位病患發生這些事,說實在話有點難度,但閱讀完這篇實例的文章後,跟比自己想像的更有畫面出來,文章表達的清清楚楚,也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彷彿那位病患是自己照顧似的,筆者撰寫的文章,不論是寫作方式、方法亦或是照顧個案的過程,都對還尚未上過戰場的我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個能學習的範本,可幫助在未來臨床上遇到瓶頸的我,也期許日後到臨床工作的我可以幫助到更多的病患。 許麗芳、劉又禕、向肇英與林碧珠(2010)。照顧一位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病人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9(1),120-128。 What文章內容摘要 第二篇的個案主要健康問題有焦慮、急性疼痛、身體活動功能障礙及知識缺失四項健康問題。藉由溝通會談、傾聽個案感受,建立良好互信的護病關係,針對個案的護理問題提供整體性護理措施,包括採取持續性的關懷支持並引導說出内心感受,運用放鬆技巧、介紹成功案例來協助減輕個案焦慮;疼痛方面,應用疼痛緩解處置,滅輕其術後引起的生理不適感;與個案討論復健運動進度,依計畫採漸進式的下床活動,促進肌肉關節的活動度,改善活動功能障礙,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So What學習要點 從文章中可以感受到筆者的用心及耐心,護理措施依照個案的需求一一為她訂定,並沒有為了打發病患而隨意規劃,也很用心的觀察個案反應和分析個案的主訴,護理目標明確的表現出想幫助個案早日康復的心情,在個案術後不斷給予關心跟鼓勵是非常重要的,並沒有敷衍帶過。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一邊閱讀,我一邊想著個案的先生去世了,她少了一個最大的心靈支柱,不知道她能否如願的完成這個手術,她心裡很是害怕,怕手術失敗,這是所有病患都最害怕最焦慮的點,但文章中那位病患最後還是接受手術了,而且術後的恢復狀況很不錯,我想一定跟照顧她的護理師以及她的兒女給予她莫大的支持以及照護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未來的我也想成為一位能夠陪伴病患一起並肩作戰的好戰友,可以照顧對方並且給予正面的鼓勵,幫助他們早日康復。 周秀芬、陳鈺如、劉孟芬與蔡明修(2012)。照顧一位退化性關節炎病患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之經驗。長庚護理,23(3),390-398。
      
1082暑假作業 護四丙 1065101100 游紫珽  14052  2020-09-13 22:52:42

筆者運用許多方法讓個案達成意願,這不僅讓個案重拾健康, 也得到了個案家屬母親的讚賞。身為護理人員,照顧兒童有必要先建立信任關係,才能為個案專屬訂 製一套治療性遊戲計畫,符合個別照顧需求。未來在高護實習,也免不了在兒科實習,一定會遇到許 多病童們,應該和筆者學習相關照護經驗,萬一技巧不夠成熟、訓練不足或對個案不夠熟悉,可能都 將造成反效果和負面影響。 What 文章內容摘要:個案是一位學齡前期的兒童,因罹患支氣管炎而必須接受胸腔物理治療,但她 呈現退縮的情形,且抗拒服藥和蒸氣吸入治療,更不願意接受胸部扣擊和攝取足夠的水分。學齡前期 兒童的遊戲為假裝/象徵性遊戲,筆者使用娃娃進行角色扮演,個案將自身帶入情境,需要一起走迷 宮進行尋寶,通過考驗過關就可以得到神秘寶藏。治療性遊戲進行當中,筆者已自製許多教具讓個案 使用,過程中也以競賽方式讓個案吹出泡泡而達到強化蒸汽吸入的效果。筆者也扮演布偶妹妹和個案 為相同的角度,用勸導方法才能將身體的蟲蟲趕出來,讓個案達成意願而配合攝取足夠水分、完成服 藥及讓個案母親完成胸部扣擊,接下來讓娃娃使用氧氣帳為示範,告訴個案會得到神秘力量,個案由 原先排斥轉為願意躺進氧氣帳。 So What 學習要點:我們應使用多樣化且活潑生動的遊戲項目讓個案在照護過程中情緒宣洩及增加 自我控制感,並分散治療時的注意力,達到情緒放鬆的效果,可以學習筆者使用正增強的方法來促進 個案的正向改變,從抗拒變成願意接受甚至主動,順利的達成目標。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之前在兒科教具的製作時,我們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像是 沒有考慮到個案在治療過程中該如何吸引他的注意力並分散壓力,不要讓他感受到壓迫感,完成無創 傷性照護,適當的溝通技巧並完成衛教是我們最該學習的。
      
個案報告暑作  14574  2020-09-13 22:39:0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丁 學 號 1065101350 姓 名 彭羿綺 作 者 姓 名 林明珍 西 元 出 版 年 1999年 文 章 標 題 「個案報告」指導過程與分享 期 刊 名 稱 I Teaching Experiences with Writing Case Reports in Nursing 卷 ( 期 ) 46卷1期 起 訖 頁 數 88-94 作 者 姓 名 刁綺慧.胡馨方.王姮樺.何幸美.陳繪竹 西 元 出 版 年 2019年 文 章 標 題 提升個案報告撰寫完成率 期刊名稱 II To Enhance the Case Report Writing Skills of Clinical Ladder for Nursing Staff 卷 ( 期 ) 18卷1期 起 訖 頁 數 101-113 【自訂一主題】: 「個案報告」指導過程與分享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個案報告」是個案護理經驗的分享,雖然許多護理人員都有很好的護理經驗,可惜不擅長以文筆呈現,此項書寫作業亦成爲臨床護理人員能力進階制度中較困難的一部分;南部一些醫院在資源共享原則下,邀請筆者開班指導個案報告之寫作,透過「收集資料」、「文獻查證」、「護理過程」及「個案報告書寫判讀」等課程之教導,幫助護理人員學習把好的個案護理經驗呈現出來。分析資深N2護理人員未撰寫個案報告之原因為1.無專人指導、2.個案報告撰寫訓練課程太少、3.沒有進階獎勵金、4.院內電腦使用權限受限。專案自2014年08月01日至2015年07月31日,擬定改善策略為(1)排定專人1對1指導、(2)增加個案報告撰寫訓練課程次數、時段及上傳數位學習課程、(3)公費支出送審費用、(4)開啟連結學校圖書館資料庫權限。 What文章內容摘要 三年間共指導19家醫院、56位護理人員,完成報告35篇,寄至護理學會送審21篇,有2人因忙碌放棄修正複審外,通過獲得證書者19人。本文除介紹指導過程外,亦分享指導者及學員經驗與心得。臺灣護理學會規範N3須通過個案報告審查,旨在豐富其教學題材與促進專業角色之認同。本院2014年各單位沒有同仁撰寫完成送審個案報告,分析資深N2護理人員未撰寫個案報告之原因 So What學習要點 學習如何書寫個案報報和如何提升寫個案報告的成功率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對於打個案報告可能不太熟悉需要多靠臨床經驗來多磨練
目前第1008/7773頁 [首頁][上一頁][1006][1007][1008][1009][1010][1011][1012][1013][1014][1015][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