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82 暑假作業 14753 2020-09-13 20:25:01
在看這本書時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叫做「我不是失語症患者」的篇章,它讓我想到我在實習時照顧的一位病人,我在實習時照顧的病人也是依樣不愛與人互動,被評定為重癱、聲帶因過長時間未使用而受損造成失語症的可能性,但在我照顧他的這段時間哩,我發現它其實上半身及手部有些微的力氣可以移動,在我詢問問題或打招呼時也做出點頭,輕微擺動手臂等回應,偶爾也會聽到她發出的單音節,雖然聽不出來確切的意思,但每一次得到回應時都會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在以護理的專業幫助一個人,使我非常有成就感。
這本書另一個讓我有感觸的是關於面對臨終病人的照護,作者寫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在舒適的狀態下離去,一個是在急救時離去,作者講述了在幫臨終病人護理時,盡可能地滿足她當下的需求及感受,不應再強制加上過於累贅的措施,例如重新給予靜脈注射、部必要的治療行為等。應滿足病人的感覺需求,在篇章的最後作者也感慨關於同樣是臨終病人,一個在舒適的環境下安詳的離開,一格卻在身旁滿是急救藥品與嘈雜的聲音中離開,讓他感到唏噓。
我覺得在面對臨終病人時很多人會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部分是舒適,臨終病人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而不是一再的給予急救措施徒增痛苦。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有三個主要的篇章,分別是臨床手札、帶實習札記及楓城隨筆,其中臨床手札所講述的是作者在臨床上遇到的經歷、遇到的特殊情況及遇事的感悟。
帶實習札記得紀錄了作者在面對剛踏進護理行業的護生時如何輔導、引領他們找到自己的目標,使學生們的身心更加成長卓越。
So What 學習要點
這本書我覺得很適合根基護課程銜接,從書裡重新學到了很多在面對病人時該有的同理心與關愛,也有很多不同的臨床情盡讓我更能帶入自己的感受去了解照顧著或被照顧者甚至家屬的心境,在自己真的面對臨床情境時更能做出是當的護理活動及應對。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完這本書之後重新檢視了自己在實習時有沒有得去同理、理解病人的感受,也讓我更知道護理行業是一個很神聖不可輕忽怠慢的工作,我覺得我又重新學到了許多能活用的知識,受益良多。
|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325 2020-09-13 20:24:2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二戊
學 號
1085101219
姓 名
朱佑妮
書 名 I
食療聖經
作 者
麥克.葛雷格
金.史東
出版社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7年7 月
索書號
411.3 4414 106
ISBN
978-986-489-066-8
讀書心得:
吃,是我們每一天都要做的事情。現在的生活型態漸漸地改變,大家的生活步調也愈來愈快,導致大部分的人都已外食居多,然而近幾年來健康意識慢慢的增長,如何吃得健康變成人人都重視的議題。
自我有意識以來,我們家就是一個非常注重飲食的家庭,媽媽就算在怎麼忙都還是會幫我們準備營養的早餐和帶去學校吃的水果,選擇多種類的有機蔬菜,各類蛋白質,盡量不外食,讓我們營養均衡來預防疾病的發生,如果平常都放縱的飲食,直到身體亮起一個又一個的紅燈,才開始警覺,那就為時已晚了,所以我選擇了這本有關於如何吃得健康,了解每一種蔬菜的營養成份的書,就讓我來簡短介紹一下。
書中提到
1. 薑黃素可阻斷癌細胞的蛋白質,來摧毀癌細胞。
2. 在飲食中添加亞麻籽,可有效逆轉高血壓,乳癌及攝護腺癌。
3. 番紅花對於輕度到中度失智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明顯功效。
4. 改吃全食物蔬食,可以逆軟心臟病,分解沉積的動脈斑塊。
以上這些只是小小的一部份,書中還有教你如何預防各式各樣的現代文明病,最早我會接觸到這本書,就是因為我的媽媽,因為媽媽致力於研究如何預防癌症,所以家裡有大大小小有關於健康和食療的書籍,其中會對這本特別有印象,就是因為書中的文字都寫得非常清楚,不會過於深奧,也有很多常見的疑問,我真的覺得這本書非常值得閱讀,書中有許多你不知道的知識,讓我更加了解,我平常吃蔬菜水果到底吃了什麼營養成分進去,健康真的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
|
暑假作業 14740 2020-09-13 20:04:49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三丙
學號:1075101135 姓名:白詩羽
書名:我是護理師 作者:金炫我 出版社:春光
出版日期:2019/05/01
撰寫心得
閱讀心得:我覺得護理師這份工作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根本一點都不簡單,工作忙起來就真的非常繁忙非常緊張的狀態下工作的。還要面對病人家屬,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護理師的工作除了要面對醫生的配合有時候還要配合醫院所辦的活動,在醫院上班真的壓力很大有學姐的壓力病人的壓力工作上的壓力等。莫忘初衷,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抱持的真心喜愛崇高理想的態度來面對,我覺得護理師真的很辛苦,應該說是沒份工程都很辛苦才對。
文章內容摘要:
1. 兩個世界,護理師與病人的距離。
2.對人的禮儀,站在我這邊,犧牲的意義,護理師,這美麗又悲傷的工作。
3. 即使如此,我仍記得昔日手持蠟燭、親口宣誓的南丁格爾誓言,照顧我的病人直到最後一刻。
學習要點:我覺得要學習的是主角的態度,這本書真的很好看也值得讓人去閱讀,因為這本書真的可以憑空想像那種畫面,會感覺很真實,可以同感去感受跟體會那種感覺跟心情,一開始以為我不會看入迷,但這本真的對我們真的有特別的影響,是真的還不錯。
反省、思考:一開始我會踏進五專是因為我從小就有夢想,想要成為護理師幫助病人解決痛苦,又加上之前就一直看著有關護理醫院的電視節目,一直都認為護士很厲害可以讓人病趕快好,也很有耐心的照顧小孩子甚至是大人老人之類的,然後我就定了目標我將來成年了我也要成為那位美麗又厲害又漂亮熱心的護理師。雖然我知道要成功過程一定都很艱難的因為必須通過很多磨練才可以成為厲害的優先的護理師。
|
暑假作業-109 14272 2020-09-13 19:35:3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四庚
學號:1065101311 姓名:謝羽瑄
作者姓名:施君穎;顧雅利
西元出版年:2008年
文章標題: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
期刊名稱:安寧療護雜誌
卷(期):第十三卷(第二期)
起訖頁數:226~238
--------------------------------
作者姓名:蔣昀孜;孫美華;任秀崎
西元出版年:2009年
文章標題:照顧一位青少年車禍創傷後身體心像紊亂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亞東學報
卷(期):(二十九期)
起訖頁數:257~266
【自訂一主題】:末期乳癌之安寧緩和照護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當女性患者患有了乳癌時,不但要承受化學治療後造成的噁心和嘔吐等副作用以外,還要面對手術治療後會失去我們的女性特徵之一身體外觀的改變,造成患者的身、心、靈受創,做完手術後也要面對復健,復健也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如果沒有好好的復健可能會造成後續的後遺症像是手抬不起來的冰凍肩,若是切除到腋下淋巴腺的部分會造成淋巴腫大。對乳癌末期的個案而言,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可預期的,但人多多少少面對死亡還是會感到恐懼,像是我自己本身對於死亡就感到非常害怕,甚至可能會逃避我自己得了癌症的事實,也不會有勇氣去對抗病魔。我覺得那些病患能夠有勇氣的去面對他們的病魔和持續的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們刮目相看,化學治療是一條很艱辛很長的路程,而且做完體力會很差免疫力也會下降甚至會掉頭髮等副作用,。看了這篇個案報告我才知道原來現在在臨床上也可以使用芳香療法,針對芳香精油吸入療法是一種可以依照個案所喜歡的味道來加入,再利用病房內安靜的環境和擺放個案喜愛的物品擺設來達到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來放鬆其情緒,使在身、心、靈方面達到放鬆。透過這篇文章讓我產生了新的觀念,在臨床上我們除了可以採用輔助性的治療來緩解身體上的不適外還能夠加上其他合適的護理措施。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敘述一位接受安寧緩和療護乳癌末期個案,對個案的身、心、靈、及社會等層面進行整體性及連續性評估,期許護理人員面對癌末病患時,能以全人、全家、全程、全隊理念來提供個案身、心、靈個別化的照護。
So What 學習要點
1.針對不同的疼痛性質給予不同的止痛方法。
2.與個案建立維持良好的護病關係。
3.給予個案正向的鼓勵。
4.鼓勵病人參加支持性或宗教相關性的團體。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當個案出現負面情緒時,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一些正向的鼓勵,在做復健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時不時地稱讚他們說很棒唷 ! 這樣不但可以增加他們的信心也可以感受到被他人鼓勵的感覺,而不是去責備他們或是不耐煩。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青少年車禍創傷後身體心像紊亂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在青少年發展期間是最在意同儕及他人的眼光,所以都會特別的注重自己的外表和體態想要表現出自己最好的樣子,像是常常會擔心別人對自己有什麼想法或是他人的眼光和對自己的感覺如何,會害怕他人會不會討厭自己或是覺得自己很醜、很胖、很笨等等的原因,青少年也常常因為這些種種原因和學業方面導致壓力很大。這篇文章的個案因為一場車禍導致他的右眼球破裂遭摘除也合併了右脛骨骨折和其他部位的擦傷,想必個案當時一定痛到痛不欲生,這一生感受過一次就夠了,失去了右眼應該是個案最在意的部分,因為右眼遭摘除使他的外觀改變了,這時的個案可能產生逃避與人社交及團體活動,我們應該協助家屬幫助個案適應身體外觀的改變,當他不舒服或難過時可以鼓勵他表達出來,適時給予他一些正面的鼓勵幫助他找回以前的自信,不要因為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而感到羞愧,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想了話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雖然失去了右眼,但還有左眼可以繼續看著這世界上美麗的事物,雖然看的視線會比之前來的狹窄但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要完全適應身體外觀改變後的自己需要花很長一段的時間,要重新適應不同視線內的自我日常照護,在這期間我們要指導家屬如何在個案身旁協助,及時他做的不完美也給予他一些讚美。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篇個案報告為探討一位正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個案,因一場意外的車禍右眼球破裂導致右眼球遭摘除且合併右脛脛骨骨折,在經歷創傷後的感受及身心上的壓力調適過程。協助個案減輕疼痛而達到自我照顧的能力,協助家屬幫助個案重回自信心及正向的鼓勵及支持,面對身體外觀改變的事實。
So What 學習要點
1.重建正向的身體心像
2.傾聽個案的需求
3.給予正向的心理支持及鼓勵
4.協助執行自我照顧的能力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不要因為身體外觀的改變打擊了我們原有的自信,既然我們沒辦法去做任何的改變那就放開心胸的接收它吧!總比一直不斷的逃避來的好,雖然需要花一段時間來適應改變後的生活,但好像也多了一份新鮮感,持續保持著一顆正向的心。
|
109-1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4258 2020-09-13 19:31:02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庚
學 號 1065101297 姓 名 黃子媗
作 者 姓 名 陳麗紋、童蔘美、林月娥
西 元 出 版 年 2014年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末期腎疾病患者面對血
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志為護理 卷 ( 期 ) 第十三捲(第六期)
起 訖 頁 數 72~83
作 者 姓 名 陳心儀、李美樺、陳筱瑀
西 元 出 版 年 2013年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
經驗
期刊名稱 II 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卷 ( 期 ) 第九捲(第三期)
起 訖 頁 數 42~48
【自訂一主題】:照顧一位年輕型中風病人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篇個案報告描述正值青年期卻罹患腦中風的個案,因疾病造成左側肢體無力,日常生活事項需依賴
他人,以致無法再繼續工作,且經濟需仰賴他人協助,使個案對生活缺乏控制力及自信心。疾病初期
個案雖會主動詢問病情及配合治療,但 住院中曾因肌力進步緩慢及無法完全生活自理功能,所造成的
肢體功能障礙及未來預後的不確定感,而缺乏接受復健學習的動機,更因擔心拖累家人,進而產生身
體心像紊亂和無力感,讓我覺得妥善運用同理心及溝通技巧,傾聽個案需要及提供復健等技巧,增加
自我照顧 的獨立性,持續性的給予關懷及鼓勵, 並適時的提供社會資源,提供疾病相關照護資訊與 持
續性關懷之專業護理措施,能有效降低疾病所造成無力感之論述一致。護理過程中,讓筆者深深感受
到年 輕型中風病人除面對疾病造成的神經肌肉障礙,更需擔憂影響未來重返職場之 可能及組織家庭之
人生重要階段性發展;除了鼓勵持續復健改善及提供相關資訊外,心理衝擊仍需要護理人員高度敏感
來發現問題。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依據個案本身的發展階段及任務,及早評估出不同的需求重點,提
供個別性及持續性照顧,以增加個案對疾病的適應 能力,)提出適時提供心理支持能有效提高個案自信
心等建議相符。對於個案因罹病導致家庭頓失經濟來源,雖協助申請重大傷病,但急難救助金限定只
能申請一次,而無法持續追蹤了解個案家庭經濟困難問題,此為照護上的限制與困難。年輕型中風個
案後續的漫長復健過 程,常造成生活上生理及心理重大的壓力,而護理人員是與個案接觸最頻繁的第
一線人員,除給予生理健康問題關懷外,應適時提供增強個案正向自我概念及疾病所造成身體功能影
響或維持與人互動之因應能力;故建議應主動加強關懷及疾病進展評估與回饋,並主動提供政府友善補
助方案及病友會訊息等,以協助個案對後續復健及重返職場準備; 另建議個案住院期間可結合腦中風個
2
管 師功能,以提供後續主動追蹤及關懷, 並結合當地社區資源以提供良好支持性系統,進而提升持續
性照護及腦中風個 案最佳生活品質。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探討一位處於青年期並致力於家庭的建立與事業衝刺的年輕男性,因罹患腦中風導 致左側無力之
照護經驗。於2012年1月27日至2月8日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評估, 藉由會談、傾聽、觀察
等方式收集資料,確立身體活動功能障礙、自我照顧能力缺失、身 體心像紊亂及無力感之健康問題,
經建立良好護病關係以重建正向身體心像、主動關懷與 心理支持、提供社會資源以減輕經濟壓力;藉
衛教增進對疾病的瞭解,並以同理關懷態度 給予正向的鼓勵,強化自信心以增強復健的意願,提升日
常生活照護技巧,降低依賴程度 以發揮身體功能,重建正向的自我以積極面對未來生活等,期望藉此
案例提供照護此類個 案之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
1.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重建正向的身體心像。
2.主動關懷與心理支持。
3.傾聽個案的需要,提供復健的技巧。
3.適時的提供社會資源以減輕經濟壓力。
4.增加同理心,給予正向的鼓勵。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面對生活無法自理的病人,我們應該主動關懷個案,而不是把平常的例行公事完成就好,在照顧過程
當中,多體諒家屬的情緒,協助他們學習照顧病人的方法,減輕生理壓力,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承受
的是一個負擔。在復健期間,以親切的語氣多詢問病患身、心理的狀況,讓個案感受到被關心。
【自訂一主題】:照護一位末期腎疾病患者面對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這篇文章讓我感受到了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個案生理上出現噁心、貧血、營養少於身體所需及潛
在危險性人工血管感染等症狀和統整的末期腎病臨床表徵文獻印證相符照護中針對個案問題並運
用的血液透析病患護理相關文獻提供個案合適的護理措施,使個案的營養狀態改善、無人工血管
感染併發症產生,並增進個案疾病及血液透析治療的認知,適切給予心理支持,減輕個案焦慮並
增進個案學習自我照顧的意願,所提及提供足夠的知識及心理支持是極為重要的護理。末期腎病
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疾病過程緩慢且無任何症狀,當症狀產生時,大多數患者被告知需要接受血液透
析治療,往往都無法接受事實。震驚、否認、憤怒、自怨自哀、害怕、焦慮、無助、無所適從...
等情緒和心理衝擊,接踵而來。本篇個案實例中,藉由良好的護病關係,使個案能陳述心中的疑
惑,而筆者藉由文獻引導下,給予適合的護理措施後,個案在生、心理問題獲得緩解,營養狀態
改善、無人工血管感染併發症、並提升對血液透析治療的了解,協助個案早日接受血液透析的事
實,面對未來長期透析的生活及維持個案所期望的生活品質。在照護期間個案因末期腎病及血液
透析的知識缺失而深感焦慮,最大限制在於除每週三次到院血液透析治療外,其餘時間個案居家
照顧的控制是較難以實際介入的,因此藉由透析治療時加強居家服藥、飲食、人工血管等的教導
,以彌補此限制的不足處。利用個案每週三次血液透析治療時維持照顧上的持續性,得知個案白
蛋白已上升至正常範圍,個案並強調「自己在家人的協助下可每日量血壓、照顧人工血管、適當
3
飲食及定期服藥」。此照顧經驗發現本個案雖已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仍建議日常自我照顧中能提
高警覺心及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掘問題,以提供適切且個別性的護理,降低疾病對個案的危
險性。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個案報告是在描述照護一位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之護理經驗。護理期間自 95 年 05 月
08 日至 95 年 05 月 20 日,筆者在護理期間經由身體評估、觀察、會談及應用 Gordon 十一項功能
健康型態評估等技巧收集資料,加以分析整理、確立問題。在護理過程中發現個案因末期腎衰竭並接
受血液透析治療,生理上產生營養不足、人工血管旁有抓痕及小紅點等問題;在疾病認知上也缺乏足夠
的資訊,造成心理的焦慮,因此歸納出個案主要的護理問題有營養少於身體所需、知識缺失、潛在性
感染等健康問題。經由主動關懷個案需求,並透過護理活動的介入,降低個案因疾病所引起的營養及潛
在性感染等問題,另針對個案對血液透析治療認知之疑慮處,協助澄清配合衛教單的使用,強化個案
對疾病的了解,以減輕心中的焦慮達到整體性護理的目的。鑑於末期腎病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
患日漸增多,筆者藉此個案報告的護理經驗提出與護理人員分享,以做為日後照護此類病患的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
1.主動關懷個案需求。
2.提供足夠的知識及心理支持。
3.協助個案改善營養少於身體所需的問題。
4.學習透析相關的知識及預防人工血管感染的發生。
5. 提供慢性腎臟疾病相關正確知識。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慢性疾病是一個永久性的疾病,因此慢性病的照顧是一項冗長的工作,也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病患最
大的改變就是,他們的生活作息會受到影響,我們應該要幫助他們調整生活,例如,聽聽他的心事,
讓他把心裡面擔心、害怕的事情說出來,雖然無法立刻改變現狀,但是至少說出來可以減少心中的一些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