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017/7773頁 [首頁][上一頁][1015][1016][1017][1018][1019][1020][1021][1022][1023][1024][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假作業  14728  2020-09-13 10:53:4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閱讀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護三丙 學號:1075101123 姓名:王妤青 書名:我需要你的愛。這是真的嗎? 作者:拜倫.凱蒂 , 麥可.卡茨 出版社:方智 閱讀心得: 其實在關係中的焦慮不安、患得患失、反覆確認的人,真的非常辛苦,你認為的「理所當然」,往往就是你痛苦的根源,只要問四個簡單的問題,就能改變這一切,許多人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來到充滿智慧與愛的拜倫‧凱蒂面前,結果透過她的四個簡單問句,就破涕為笑,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重拾生命的喜悅與自在。 但拜倫‧凱蒂並非一開始就那麼「神」,她曾受憂鬱症之苦十多年,有暴食傾向、藥癮和酒癮,對外在環境有莫名恐懼,而且偏執到必須在枕頭底下擺一把手槍才能入睡,後來她住進一家飲食失調治療中心,某天清晨,她從睡夢中醒來,突然了悟到過去她對自己的念頭深信不疑,而正是那些念頭把她嚇得半死,但就在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念頭那一刻,內在的衝突和恐懼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凱蒂很想跟別人分享這個發現,於是創造了「轉念作業/一念之轉」這個簡單卻有效的方法,希望每個人都能因此看清自己創造痛苦的過程,找回內在原有的自由。 轉念作業教我們利用四個簡單的問句,不斷地質疑、審視所有自己原本認為「理所當然」的想法,然後反向思考,一念之轉就能從痛苦中解脫。 凱蒂以這個力量強大的工具幫助了全球無數不分性別、年齡、社經地位的人,讓他們改善家庭關係、化解工作上的問題、療癒身心受到的傷害和失去親人的悲痛,善用這四個問句,即使沒有凱蒂在身邊,你也能靠自己擁有生命中一切必要的美好關係。
      
108-2暑假作業2  14057  2020-09-13 05:14: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丙 學號 1065101105 姓名 李品儀 作者姓名 張 琪、王采芷、蔡樹榮、李英芬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小腸糞石嵌塞病人使用可口可樂治療:一位個案研究 期刊名稱I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 卷(期) 1(1) 起訖頁數 71-77 【自訂一主題】:內科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一開始看到這個標題被吸引了進來,因為非常的驚喜可樂跟護理有甚麼關聯,非常的驚喜可樂跟護理有甚麼關聯,看完之後才知道原來這個治療方法的文獻很少。文中照護的是小腸糞石嵌塞病人,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一般都在第一時間安排手術移除,但病人對手術治療非常排斥且焦慮又害怕,拒絕手術,繼續保守療法,但病人又期待能儘快緩解腹脹和腹痛情形。經團隊查閱文獻,以頻繁、大量的給予可口可樂對於治療糞石嵌塞的病人有部分的幫助,而糖尿病病人則可使用零卡或低卡的配方。在討論後,考量病人有糖尿病病史,主治醫師建議病人在原有的藥物治療措施外嘗試飲用低卡可口可樂。3天后個案的情況有改善,糞石的生成與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有關,況且病人有便秘的習慣及腸道排空較慢的情形,出院時給予飲食衛教,內容著重在食物的選擇以易消化、高纖維飲食為主,同時搭配糖尿病的飲食原則及充分水分的攝取。看完後知道了飲食及生活習慣的重要性,而且幸好沒有接受手術,糖尿病的人傷口的癒合教正常人的慢,如果沒顧好可能又會,如果沒顧好可能又會造成病患的不適,作者認為專科護理師應該發揮敏銳的觀察力,以病人的臨床病徵及病灶判斷為主,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極為重要,且身為第一線工作者,此時更必須扮演極為重要的訊息提供者,將確切有效的資訊傳遞給醫療團隊,使得醫療團隊能適時且正確的作為臨床決策參考,更快速地給予患者治療 What文章內容摘要 一位62歲男性糖尿病病人,因下腹部持續鈍痛二天,伴隨噁心、嘔吐的情形,至某醫院急診求治,確診為:小腸糞石嵌塞,經給予口服可樂搭配藥物服用後, 順利排出糞石之個案報告 So What學習要點 糞石嵌塞難以消化的物質在腸胃道停留過久所造成,發生小腸糞石時,易引起腸阻塞,病人會出現噁心、嘔吐、腹脹等不適症狀。,利用可口可樂的PH值與胃酸相似的特質和碳酸飲料的碳酸氫鈉、二氧化碳氣泡,在腸道內產生溶解糞石的作用之經驗值相似。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完這篇文獻後意識到了身體評估的重要性哪裡疼痛會有什麼樣的疾病像文獻中護理師聽者是聽到低活動的腸蠕動靠及病人主訴右下腹有壓痛,這時候就要判斷右下腹大概會有什麼樣的疾病然後再去做更詳細的檢查然後再去一一的排除,最後做下診斷。
      
108-2暑假作業1  14057  2020-09-13 05:13:4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丙 學號 1065101105 姓名 李品儀 作者姓名 張憶青(Yi-Ching Chang);蔡佳玲(Jia-Ling Tsai) 西元出版年 2009年 文章標題 運用治療性遊戲協助一位學齡前期支氣管肺炎病童接受胸腔物理治療之成效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20(2) 起訖頁數 243-252 【自訂一主題】:兒科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這篇文獻,本文的病童只要看到醫護人員就會感到害怕退縮甚至拒絕進行治療,還記得老師說過獲取小朋友的信任很重要,如果強行的幫小朋友做治療會造成小朋友對醫護人員的恐懼及對治療的厭惡感開始更加的逃避,文中有提到如果使用治療性遊戲的方式幫助小朋友進行治療不但能促進信任感還能讓醫護人員能夠順利的進行治療。結合多樣化且活潑生動的遊戲項目在照護過程以促進情緒宣洩及增加控制感,並得到分散注意力與情緒放鬆的效果。還可以運用口頭讚美與獎品之正增強策略來促進行爲的正向改變,由抗拒轉變爲願意接受蒸氣吸入,服藥,胸部叩擊,深呼吸練習及增加水份攝取,並順利達成胸腔物理治療的目標。「無創傷性照護」理念,將角色扮演,角色互換遊戲與引導想像等投射性溝通技巧運用於護理措施中,並提供衛教指導,給予機會發展因應壓力的技巧,心理創傷減至最低程度,並促使達到最佳適應,此與文獻相互呼應;可得知治療性遊戲確實具有減壓與減敏感化的功能,是兒料護理專業獨特且重要的角色功能。臨床應用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如果對於治療性遊戲執行技巧不夠純熟,未經訓練或對個案熟悉度不足,反而可能對兒童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需先瞭解兒童的發展特質和喜歡的遊戲類型,並與其建立信任關係後,才能量身訂做一套治療性遊戲計畫,以符合個別性的照護需求。讓我想到小時候媽媽喂我吃藥我總是跑著讓他追,這時候媽媽就會用一些卡通人物編成一個故事來讓我乖乖吃藥,還有在前幾年弟弟生病住院的時候要做噴霧治療但一看到護理師就一直哭不配合,結果護理師姊姊不但沒有生氣還用了一些小遊戲讓弟弟可以邊玩邊做治療。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學齡前期兒童往往不會執行深呼吸,咳嗽或吐痰等動作,甚至抗拒接受治療處置,而具有創傷性,疼痛且造成害怕的侵入性治療,常在無形中造成住院兒童的心理創傷。 So What學習要點 護理人員若能持有【無創傷性照護】的理念,適當運用治療性遊戲結合於護理過程中,將心理創傷降至最低,協助孩童接受治療。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我是一個很沒耐心的人,其實在還沒教兒科之前我完全不懂原來護理人員也要跟病童建立信任感,我們上兒科時也有要做一個治療性遊戲的教具交作業,我們這組做的是噴霧治療,要做一個教具真的蠻麻煩地,要考量的東西很多,會不會濕掉還有小朋友的身高夠不夠,能不能有效的吸到蒸氣,經過那一次的製作跟這次的文獻了解不只是遊戲還有很多要注意的點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323  2020-09-13 02:40:13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二戊 學號:1085101217 姓名:林語潔 書名;關懷與溝通 作者:李選、張婷作 出版社: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2009年9月 索書號:B 419.701 847 ISBN:9789861941165 心得: 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在講述如何培養關懷、溝通能力,還有了解它的意義跟價值,並且能與哪些行為做結合,會對健康、生活有甚麼影響等等。 學習要點 關懷與溝通在照護上也是很重要的,身心都要健全才算是健康的,在這之前,和人建立起信心是很重要的,也需要學會同理別人,在乎他人的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這是身為一位護理師基本要知道的事,有著專業的技術,也要給予適當的關懷,關懷的基本元素有尊重、關注、問題解決,強調關懷照護在臨床上的重要性,書中提到如何表達關懷,1.知道如何正確操作儀器 2.清楚何時通知醫師來 3.對病患的召喚即刻回應 4.給予良好的身體照顧 5.準時給予藥物及治療,以上這幾點跟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中的生理、安全感、愛及歸屬感有關。 反省思考與自我檢討 它裡面提到一句話;關懷及護理,護理及關懷,可見關懷在照護上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並且是不求回報,關懷絕對不是同情或施捨,以前靈醫人文課程也有提到,關懷行為也是在重建起他人的自主、而且還能增加人際間的互動,我們人天生就有自然關懷的能力,也就是人性,那我們也要培養專業關懷,才能有更完善的照護,以前有學過專業關懷就是包括身體評估,也強調全人照護,其實不只是對病人,我們對家人、同學之間也都需要去關懷,例如同學間有困難應該要詢問看看有無需要幫助,這個社會上有很多需要被關懷的人,例如身心障礙人士、愛滋患者弱勢團體等,他們都需要更多的關懷,才能同等受到公平得待遇,而關懷這事是要一直去學習的。
      
二升三 暑假功課  14656  2020-09-13 01:39:57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乙 學 號 1075101049 姓 名 賴怡伶 書 名 I 最後的禮物 作 者 西西莉雅·艾亭 出 版 社 春光 出版 年 月 2010年12月 索 書 號 I S B N 9781986112014 【撰寫心得書名】:最後的禮物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這是一個讓你重新省思,及更熱愛生命的故事。盧˙薩芬,是個工作狂,時間總是不夠用的他,總是要同時間出席兩個地方,一次進行兩件事,然而他的事業有成,華麗的外表,卻是糟蹋家人的愛而建立的。他從未親手抱過一歲的兒子,和女兒的約定總是失約,有了老婆仍不時出軌,和女秘書調情,將父親的七十歲大壽拋給一個對家人來說的陌生秘書處理。然而,就在遇到小加之後,他得到一份禮物–一顆藥丸,可以使他分身,藉由它,他可以輕易扮好所有角色,卻沒發現,他的生活開始脫軌。然而,在父親生日宴會時,他感覺到他與家族間的疏離,一夕間在他們心房未占有一時之地,他感覺到背棄。他開始想改變,彌補,當他終於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時,他的靈魂奮起直追。 我們常以為我們有的是時間,其實我們錯了,就像我們擁有一大把的鈔票,所以我們拼了命的,不在乎的花用它,直到皮夾裡再也沒有任何一塊銅錢,才察覺到,時間比任何東西珍貴。你賺的到任何東西,但你賺不到時間,你可以把黃金鎖在保險櫃中,但你無法打包時間,你可以看見時間的流逝,卻往往無知無覺。不必為此感到驚慌失措,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我們可以善用它,重要的是明白你真正要的是什麼,你追尋的是什麼,很多人都聽過「活在當下」但你如何活在當下呢?只要命對生命的本質即可,否則將白過一生。我們常常將許多事視為理所當然,其實大部分的時候並非如此。就如同家人對我們的付出與包容,或許我們常覺得本來就該如此,卻忘了那些奉獻其實源自於家人對我們的愛,但,卻往往不知感激,甚至貪婪的予給予求,只想著他應該為我做到些甚麼,卻未曾想過我可以付出甚麼,就這樣悠遊自在的生活在自己構築的自私世界中。但,假如每個人都如此,那這個家必會崩解。家就像一條電線,把像小燈泡的我們每個人緊緊繫再一起,愛如同電流,它觸動我們心中的那條弦,使我們發光發亮,有的燈泡閃閃爍爍,有的只發出昏暗的微光,有的發出燦如熾陽的強光,縱使如此,縱使再如何扭曲盤繞,我們仍以電線互相串連,連結他人,才能點亮我們,因為我們全在同一條電線上。所以愛吧,趁還來得及的時候,當你付出後,你才真正活過,人活在世間不為別的,只為活著。然而,這必須要分辨好你生命中的輕重緩急,以及順位。有意義的人生不是一味的向前跑,就像注水一般不停的把水倒入水桶,而是點燃一把火,照亮別人,也將照亮自己!
目前第1017/7773頁 [首頁][上一頁][1015][1016][1017][1018][1019][1020][1021][1022][1023][1024][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