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8暑假作業 14709 2020-09-11 21:24:26
讀書心得:
我這次暑假沒有看書,所以我覺得我來寫基本護理學的心得好了!
首先呢這個書有分上下冊,當然的也分了上下學期去讀它,我覺得【基本護理學】簡單來說就是在醫院一定要具備的基本技能,裡面教了很多有關護理的知識也有少部分的額外補充,對我可以說是相當的有幫助阿!
想當初我如果沒有踏入護理科我也不會讀這本書,為什麼我要來讀護理?那時國三的我對於未來十分的迷茫,但是未來出社會離我越來越近了,我覺得我不屬於讀書型我非常的不擅長課業,所以我在師長的推薦下選擇了護理,在我聽到(護理)的時候我的眼睛為之一亮,感覺前途一片光明,因為我知道護理在未來是不需要害怕沒工作的,興致勃勃的我馬上報了這間學校,但是我常常在想我現在都要上三年級了,護理真的是我所喜歡的工作嗎?真的是我所愛的職業嗎?有時候我會想放棄可能是累了、可能是學習有困難、可能是玩心太重等,被諸多的困難所羈絆,但是我的媽媽、我的好朋友、我的老師常常會在我想放棄的時候鼓勵我,帶領我繼續走下去,我也非常感謝他們。
我不能再浪費太多時間去做一些沒意義的事,當然適當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但是能把自己得皮繃緊是更好啦,我認為成功絕非一蹴可幾,萬丈高樓平地起,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既然我想要走護理就要堅持下去不能說放棄就放棄,使自己成為一位成功之人!
|
108-1暑假作業心得報告 15358 2020-09-11 14:40:18
書名:剛好就能多活十年
文章內容摘要: 本書先介紹了要如何過生活才能在人世間活的長久,
對於這個議題,大多採用思考的方式。思考的內容大概是以專業知識為立足點、如何促進與預防,哪些因素決定你的壽命等等…
學習要點:從書中得知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導入健康的生活方式,絕非是一種折磨---他可以是一種正面很有意義的體驗。想像一下自己飲食正常、健康的情況下輕鬆騎車,登上漫長坡道的畫面。營造即將發生能有所改變的情景,這樣一來就更能靠近理想成真的機會了。
反省思考:改變生活方式,讓自己更長壽的方式,從睡眠習慣改善,必須要有睡眠充足身體強壯的習性,睡眠最理想時間,平均為七小時。驚人之處在於:睡眠睡眠太少與睡眠過量都有害健康。每晚睡八小時以上的人,以及六小時或以下的人來說,早逝的風險是一樣的。睡眠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的建立,這將會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鬱症和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風險。良好的睡眠,使我們延年益壽。
自我檢討:這本書將帶給我很多知識,讓我發現原來生活作息可以如此改變
讓自己變得更健康,從睡眠這個章節我就發現了這麼多觀點,以及飲食這方面,書中內容真的帶給我許多的知識,讓我更願意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作息,
藉由書中介紹的飲食,我理解了,藉由攝取足量的流質飲食,我們能為全身創造出健康的環境。我們每天攝取的流質飲食量過低,會導致身體持續脫水的狀態運作,這是許多疾病的根源,所以我們每天攝取的流質飲食量若達到建議值(一點五公升)就能保持較佳的整體健康。若要達到促進改變的關鍵我建議可以先,自我了解,了解實際的情況,知道自己有所改變、創造動機,思緒被釋放出來,必須產生動力,引領你打破寂寞感、設定目標,有所動機後必須建立目標,做出良好的決定、採取行動,你必須要保持精力,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使你活得更長久、健康、有趣。
|
108學年暑假閱讀心得 14163 2020-09-11 12:41:25
甲狀腺腫是一種常見且大多無症狀的內分泌腺疾病,但是當甲狀腺過度腫大並延伸入胸腔時就可能壓迫氣管及食道,進而引起呼吸困難或吞嚥困難等臨床症狀。當病人來院時頸部外觀上無明顯異常又缺乏影像協助診斷時,病患可能會被誤認為心肺或其他內科疾病。本個案報告一49歲男性因為連續數月的高頻呼吸音及呼吸困難而來醫院就診,其頸部外觀無明顯異常,而影像顯示一個巨大的胸腔內甲狀腺腫造成氣管嚴重的壓迫。我們將甲狀腺腫經由頸部切口移除,標本大小約15.5 × 7.5 × 5.5公分,內含有一1.5公分大的甲狀腺乳突癌。術後病人的臨床症狀完全消失,且無喉返神經損傷。術後已追蹤達12個月,尚未發現復發或遠端轉移的證據。甲狀腺眼病變常見於甲狀腺亢進之患者,於甲狀腺癌接受甲狀腺手術後發生相關之眼外肌病變之病例極為少數。本案例報告為一中年男性本身因甲狀腺癌症於接受過甲狀腺切除手術約一年後產生雙眼複視情形,眼科檢查診斷為甲狀腺眼病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雙側上直肌均有肥厚性病變,經過適當眼外肌矯正手術後病人之斜視有明顯進步。
第一篇的個案因甲狀腺癌接受了全甲狀腺切除術後一年發展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主要為雙側上直肌肥大,有使用類固醇治療3天。而治療後眼眶充盈和疼痛有改善,但高度近視一樣存在,而後在2016年對該個案進行了雙側上直肌凹入。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發生原因可能是甲狀腺細胞受損,之後TSH受體增加。第二篇的個案因甲狀腺腫嚴重壓迫了氣管,引起嚴重氣管偏離和幾乎完全閉塞,因此安排個案進行手術緩解氣道阻塞,估計整個甲狀腺腫大約為15.0*7.5*5.5公分,病理檢查為結節性甲狀腺腫伴乳頭狀甲狀腺癌,手術後症狀消失,無復發或轉移。
這次選的文章主題我是選跟甲狀腺相關的,因為以前的課都會有提到甲狀腺,可是我對甲狀腺的認識一直都不是很深所以選了這兩篇個案報告,而這兩篇有一篇是在說甲狀腺腫引起嚴重的氣管壓迫、另一篇是在說甲狀腺切除後導致上直肌肥大及侷限性上斜視,兩篇有關連的地方我覺得就是一樣都是甲狀腺的地方也都是甲狀腺癌,而氣管偏移的個案本來以為只是甲狀腺腫,而後來去做病理檢查才發現是甲狀腺腫。我記得在實習的時候也有過一個不知道是不是甲狀腺的問題脖子那邊腫了一個跟頭差不多大的瘤,我看到那個個案的時候剛好學姊在幫他擦優碘在瘤上,而個案好像是昏迷了的樣子,學姊在幫他擦優碘的時候他就像是睡著一樣都沒有動,可是那個棉棒上都是血,用了好多根棉棒後終於換好了紗布,而我們隔天去的時候那個個案已經轉安寧病房了。
|
108暑假個案報告心得 14162 2020-09-11 12:39:14
吳家榕(2015)。 個案報告:短期心理治療對喪子後重複自殺個案的療效 。 臨床心理學刊 ; 9卷1期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不受控,動不動跟人打架或出去飆車,不然就是在路上不小心被人撞到,出了生命意外,常常造成白髮人送黑髮人,爸媽總是最痛心的那個,情緒一久走不出傷痛,就容易引發憂鬱症,心理疾病沒有藥可以治,唯有我們醫護人員用心去指導患者如何走出傷痛,撫慰他們的心靈,病情才得已緩解,這篇個案報告能讓我們知道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個案
目的:本研究探討一位45歲男性個案,在喪子後併發憂鬱症且多次自殺,入住本院精神科日間病房後轉介心理治療,以增進哀傷與負向情緒的調節能力,降低自殺行為,提升個案規律出席並參與日間病房復健計畫。個案報告:本文係報告這位喪子已三年的個案,在進行為期11次的心理治療期間,針對個案的身心症狀、喪子之痛及生活壓力事件等三個主題進行討論,分別於治療前,第七次會談(S7)及結案,給予貝克憂鬱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評估個案的憂鬱強度,以呈現心理治療的效果。透過心理治療:(1)個案學會肌肉放鬆技巧,改善焦慮與身體肌肉僵硬;(2)協助抒發哀傷情緒,教導「哀傷強度停損點」應用於平日對案子的哀悼,於規律出席日間病房時,心理師給予具體口頭正面回饋,將此練習複製到入院後的第一個清明節,個案無出現自殺;(3)增進對生活壓力事件的因應,將案子的口頭禪做為個案克服生活壓力的動力;(4)BDI量表於治療前、S7及結案的得 分分別為30、21、30分,即治療中期,憂鬱強度下降為中度,但結案時又上升為重度。討論:個案於喪子後數年才接受心理治療,除了原先的哀傷議題外,仍需處理其現有的生活壓力事件,以減低個案以自殺來逃避喪子之痛及生活壓力的挫折。個案身處強烈的哀傷或憂鬱下,無能力規劃活動以轉移注意力,日間病房的復健活動可補足這部分的困難。當個案察覺參與病房活動確可協助其負向情緒的回復,有助提升個案規律出席及參與復健計畫的表現。
林鴻錡(Hung Chi Lin) ; 劉金亮(Chin-Liang Liu) ; 王德珍(The-Chen Wang) ; 高木榮(Mu-Jung Kao) (2007) 。椎間盤感染引起背痛:個案報告 。 台灣復健醫學雜誌 35卷1期
記得我的實習個案就是腰椎盤感染導致疼痛的個案,當時個案總是告訴我他的下背很痛,痛到都不能走路了,我當時還在想要怎麼幫他,怎麼想都很難幫他找到緩解疼痛的方法,每天都聽他說他背痛到不能走路不能睡覺不能做什麼,就覺得很可憐,我會跟老師討論怎麼幫助我的個案,但其實這種感染引起的疼痛是很難緩解的,除了止痛藥其他熱敷冰敷都是不行的,當時真的有點不知道怎麼處理這個個案,但幸好還是有找到一些辦法,我結束實習時個案的病況已經好很多了。
因椎間盤感染所引發背痛者並不常見,背痛病史中若發現有
危險因子則應懷疑椎間盤感染,如有過久的下背痛、年紀大、其他感染、糖尿病或近期動過手術等危險因子,再加上發炎指數持續性上升,就應該把椎間盤感染納入鑑別診斷。磁振造影用於診斷椎間盤感染的敏感性很高。椎間盤感染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治療,治療無效才應考慮開刀。
本個案報告為一位66歲男性病患,下背痛伴有雙側大腿麻痛長達三年,腰部磁振造影顯示L4/L5脊椎狹窄,因而接受L4/L5椎板切除術及L4/L5椎間盤軟骨切除術,術後因傷口感染再接受清創重建手術。但手術後,病患仍覺下背痛,且越來越嚴重,手術部位傷口外觀清潔,僅發現發炎指數CRP及ESR上升。進一步追蹤磁振造影顯示L4/L5椎間盤感染,隨即接受L3-L5椎板切除術及內固定,同時給予抗生素治療。術後病患恢復狀況良好,可以緩慢步行不需攙扶。
讀完這篇個案報告我終於知道下次遇到此情形要怎麼處理了。
|
一年級升二年級(108 級)暑假作業 15237 2020-09-11 02:01:09
科別:護理科
學號:1085101130
書名:病床上的選擇權
出版日期:2018/6
ISBN:9789864061266
內容大綱&心得:
這本書由許多病人的小故事所組成,主要在說醫生與家屬間的相處,作者說道醫學院有教過要如何與病人相處卻沒有交過要如何與病人的家屬相處,他裡面一個個的故事都是醫院種種的情況,這本書裡面所寫的並不是遙不可及不可能發生的事,而是每個人身邊都會遇到的,比如病人送進了加護病房而他沒有自主意識,需要靠他人的協助而病人接近病危時醫師拿了一張放棄急救同意書這時就會使家屬陷入兩難,同時不能接受家人即將離開的事實,但同時又不想讓自己的家人承受插管治療時的痛苦,裡面有一篇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病人還有自主意識能選擇要不要做插管治療或是要不要做心肺復甦術的急救,而那時也有找那位病人的家屬來商討這件事,大家都各持不同意見但病人的選擇是不插管也不做心肺復甦術的急救,而醫院是尊重病人本人的決定,而另外一篇則是家屬在收到病人的病危通知後趕到醫院,卻不接受他的家人已經生病的這個事實反而責怪醫生誤診,雖然醫生被家屬責罵但還是盡忠職守自己的本分,詢問家屬是否放棄急救,而家屬決定讓病人接受插管時醫生卻發現這位病人其實是有自主意識的並尊重病人的決定不接受急救,這篇故事最令我好奇的事情是這位病人在臨終前並沒有對他的家人們說什麼而是每一次問答都是以非常簡短的方式去做回應,所以這讓我不禁思考如果是我在面對臨終前我會跟家人說些什麼,而插管和心肺復甦術急救我應該也會選擇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