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三升四暑假作業 14147 2020-09-11 01:40:4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戊
學號 1065101189 姓名 崔祐泰
作者姓名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一位乳癌末期患者瀕臨死亡之照護經驗
期刊名稱 高雄護理雜誌 卷(期) 32(1)
起訖頁數 79-90
心得:
看完這份個案報告我覺得,當初因為覺得跟人講話溝通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所以有想過走安寧病房,但安寧病房並非都是意識昏迷的個案,當那些清醒的個案知道自己沒辦法康復時的失落感及面對死亡的恐懼感,老實說,沒有瀕死經驗的人沒有資格說他能同理,我覺得我能做的只有適時關心他疼痛的情形即聽他對我的傾訴,盡量多噓寒問暖,多多開導病人,在家屬方面也需要多關心他們的情緒,並處理他們的情緒,在善終的部分也可以多多勸個案要跟家屬道別,把沒說完的話即沒破完的兵全部都講出來,盡量完成以前沒完全的事,讓自己盡量沒有遺憾,並帶著尊嚴離世,也需要勸家屬及鼓勵家屬要向前看,走出哀傷的氛圍,但我卻不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總有許多人說我太理性,說出來的話也很直接,那是否能再多點溫度呢?希望在職場上可以學會這件事,在我的腦海哩,我可能會對家屬說「生活必須繼續過下去的,我能做的不多,只能盡量讓個案保持舒服及聽她傾訴」但我知道這些話是沒有幫助的,所以我覺得我也需要增進溝通技巧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在探討一位乳癌末期病人身、心、靈至善終之照護經驗
SO WHAT學習要點:
學習團隊合作除了減緩疼痛外,也需要處理個案及家屬的情緒
NO WHAT反思、思考,與檢視自我:
發現個人在與個案互動的方式都是以笑聲帶過,沒有思考到個案的失落感等等的情緒,我覺得這是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很大的突破點,將朝著那個目標前進
|
108暑假心得 15116 2020-09-11 01:23:00
護二甲 1085101009 王怡婕
二升三暑假作業
書名:Free To Fly: 生命、勇氣、愛, 加護病房護理師眼中的醫療群像與生死覺察
內容摘要:
記錄生命,凝視死亡,起飛的那一刻,我們相依相守
做為一名加護病房護理師,在職場上必須與死亡搏鬥,但得明白,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的病痛與生命末期強制醫療行為的折磨,將燈光打向社會角落中的未解傷痛、長期被忽視的醫療現場及早已失衡的醫病關係。
在病房內上演,見過白髮人送別黑髮人,見過傷心的父母與叛逆的惡子、見過相愛的情侶在婚禮前夕先迎來了死訊、見過心靈的苦痛凌駕在肉體煎熬之上、見過渴望求生與一心求死的極端、見過照顧者的辛酸與崩潰、見過勇敢放手的大愛媽媽……
學習要點:
護理本身是個很偉大的職業,必須耗費多精神及時間,作者自身是個加護病房護理師,見證過人的生老病死,作者也很堅強地與死亡搏鬥,對此我們應該要好好學習這樣的觀念。
反省思考、自我檢視:
現在的我還是個護生,對於職場還不是很清楚的了解情況,但在閱讀過此書後,我認為每個護理師是否都有顆理解之心,在面對病房內的各種情況,心情也會跟著起伏不定。
而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好好讀書,成功考上護理師,以後到了職場工作,就可以盡我所能的照護個案,護理師的職責就在此。
|
108_2暑假作業 14209 2020-09-11 00:18:4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49 姓名 陳思含
作者姓名 郭雅萍 、 曾瓊誼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一位伺機性感染病人確診愛滋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新臺北護理期刊 卷(期) 20:1
起訖頁數 101-112
作者姓名 張雅欣、董依真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運用關懷及安寧療護理念於胃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澄 清 醫 護 管 理 雜 誌 卷(期) 12:4
起訖頁數 054-063
【自訂一主題】:內外科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從這兩篇了解到不同的照護方式,學習到優點,也知道甚麼缺點不該再犯,避免以後去臨床重蹈覆轍,看了這兩篇後也知道並不是所有都和課本一樣死板,臨床上是隨時都在變化的,非常彈性化。護病關係也非常重要!我們和個案並不是單單的治療性關係而已,我們必須要有包容心、耐心、同情心,才能使個案可以更加配合接下來的護理過程。其中我們也要了解及評估個案所需要的需求,也可以同時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來進行審核有什麼地方需要去改進跟探討。這兩種疾病所帶來的無望感是差不多的,但我們最後能做的只有給予他們一個舒適及盡量無病痛的環境,陪伴他們與病痛抗爭的路程。有時候我覺得護理這條路能看見許多以前從未碰過的經歷,在這條路上可以成長很多,也學習到很多東西,雖然這條路不好走,但能遇見的經驗也跟別人不太一樣,可能就是別人說的:「雖然痛苦但也快樂著」,學到的知識也是自己的,能幫助我也能幫助別人,我認為護理是很偉大的精神,奉獻自己幫助他人,但很少有人願意這樣去做,「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說的容易做的難,希望後年的我也能順利考上護理師證照,可以去臨床上幫助有需要的人,給於他們一個舒適且溫暖的環境,也能給家人和我有更安穩的生活。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兩者分別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評估和Watson關懷理論及安寧緩和療護協助,給予病患適合的醫療環境,協助個案重拾對生命的希望,在往後的日子有更加多的熱誠並不留遺憾地度過,其中給予他們傾聽加以了解他們的需求及渴望的生活品質。
So What學習要點
學習如何以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去面對個案,也不要強加自己想法在他們身上,要讓他們自己決定,也要傾聽個案的想法,與他討論所嚮往的生活品質,這樣才能達到更完善的護病關係,同時給予多一點的耐心和包容。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未來去臨床上能更加明白對個案該以什麼心態去面對他們,如何去傾聽,也要站在他們角度去看待事情,或許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他的想法,最後護病關係真的不是只有治療那麼簡單,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希望明年的整年實習可以學到多,在臨床上多累積一點經驗!
|
暑假作業 13983 2020-09-10 23:52:45
綠膿桿菌肺炎引發咳血個案報告
文章摘要:
綠膿桿菌肺炎是少見的社區型肺炎,好發於免疫力不全或患有重大疾病者,健康人受感染仍屬少數。初期發燒、膿痰、咳血症狀難與一般肺炎做辨別,但病程快速進展常導致呼吸衰竭。本篇報告一位62歲男性水電工,無慢性病史,歷經數日背痛、胸痛、咳嗽,痰液夾帶血絲,到醫院就診,胸部X光顯示右肺上葉肺炎,給予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次日大量咳血及呼吸困難,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肺上葉大片空洞壞死及雙側肺實質病變。因病情持續惡化,而進行胸腔鏡右肺上葉切除手術,術後順利出院。藉由本個案強化醫療人員對症狀敏感度,若肺炎病人出現咳血情形,需高度懷疑綠膿桿菌感染導致之壞死性肺炎,確定診斷後,抗生素使用,及早採取外科手術介入,增加治癒率。
學習要點:
個案因出現發燒、膿痰、咳血等症狀,但後來多日出現背痛、胸痛、咳嗽、痰中帶血而就醫,經過檢查後診斷為肺炎,初期的症狀跟感冒雖然很相似但病程加速的很快,發現右肺上葉大片的壞死跟肺實質病變,越來越嚴重,後來進行右肺上葉切除手術,術後順利出院,但只要發現有類似症狀的話不要輕忽因儘速就醫治療,可能一點小症狀覺得沒什麼,但一點小症狀可能之後會讓身體出現很大的問題,通常人們都會覺得小感冒而已啦稍微嚴重一點,但都不知道其實身體出了問題了,像膿痰、咳血、痰中帶血絲這些都已經需要更加注意的並且就醫。
檢討自我:
現在的肺炎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對於免疫力差的或是小孩老人都需更加注意,若發現有類似症狀的話儘早就醫檢查治療,不要覺得只是個小感冒吃個藥就好,每個人身體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可能有明顯症狀有些人可能症狀類似於感冒而已,所以不管是什麼疾病或症狀都要詢問或是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好時機而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
暑假作業 13983 2020-09-10 23:51:50
一位糖尿病人面臨截肢困境之護理經驗
摘要:
本文探討一位患有糖尿病之60歲男性病人,因糖尿病足,傷口有紅、腫、熱、痛情形,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併壞死性筋膜炎後入院接受治療的護理過程,護理期間為2017年1月28日至2月21日,運用觀察會談進行資料收集,再依羅氏適應模式進行整體性評估,確立個案主要護理問題,有疼痛、焦慮及身體心像紊亂等健康問題;個案面臨健康狀態受到威脅產生焦慮,又因截肢產生疼痛問題,且截肢後失去身體一部份,因此害怕別人會投以異樣眼光,在調適過程中產生種種負向情緒,照護過程中鼓勵病人說出感受,透過轉移注意力緩解疼痛,建立正向的身體心像,進而增加個案對治療的信心及提升對自我價值,使個案獲得身、心、靈之康復順利出院。
學習要點:
個案因糖尿病足,傷口有紅、腫、熱、 痛, 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併壞死性筋膜炎, 用依羅氏適應模式進行評估,個案的護理問題有疼痛、焦慮、身體心向紊亂問題, 因截肢的疼痛,身體健康問題的焦慮不安,身體外觀、功能改變的紊亂問題可能影響疾病康復及身體復健過程,調適的過程中個案情緒比較不穩定,可以鼓勵個案表達內心的感受,可以多跟個案聊聊天鼓勵他,也可以分享相似病情且穩定的案例經驗,幫助個案對治療信心提升,以真誠不批評的態度來回應病患問題,,建立良好的護病關係。
檢討自我:
現在的年輕人、老年人都可能面臨到一些疾病,這篇個案講的是糖尿病,現在的糖尿病越來越常見老人、年輕人的比例都很高,有些是家族遺傳或飲食問題、生活作息的關係而得到糖尿病,可能影響一輩子,要透析阿或藥物控制,照顧上可能比較辛苦一點,但發現自己或家人或朋友等身體不舒服或長期累積下來的身體健康問題,立即就醫早期治療預防身體問題越來越嚴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