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8學年度暑假閱讀心得 15120 2020-09-10 21:18:54
書名:過敏終於好了
過敏是一種一般民眾常見的毛病,輕者打噴嚏、流鼻水等輕微症狀,重者則可能會引起呼吸困難而死亡,所以過敏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症狀。
看完這本書後, 我了解到原本過敏不只有會流鼻水還會有睡眠狀態不好、有黑眼圈或是頭沒有受傷也沒有貧血時頭暈,甚至憂鬱症也有可能跟過敏有關係。
在書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症狀就是鼻過敏了,因為這個症狀是現在最多人有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常常沒有感冒卻一直流鼻水、打噴嚏、鼻塞,而鼻過敏的治病來源像是塵蟎、花粉或是潮濕氣候所產生的黴菌等等。因為一直流鼻涕導致我一個月就要去診所領一次過敏的藥,但那些藥都只能減少我流鼻水的次數,只要有一陣子沒吃藥的話就會變得很嚴重,半夜也會一直起床擤鼻涕隔天起床都會很沒有精神。
書裡有提到中醫和西醫的解決症狀方式。西醫目前常用的藥劑有類固醇和抗組織胺,類固醇雖然可以抑制過敏症狀但有副作用;抗組織胺會使人昏睡,全身慵懶等。但西醫的藥都只能緩解一時的症狀。中醫的方式有分兩種,一種是調整體質,另一種是依症狀治療,像是如果對花粉過敏就得避開。
身為一個過敏體質的人看完這本書後,我終於了解到為什麼即使我很認真的吃西藥我的過敏始終無法痊癒。既然讀完了這本書,我也要學習書裡的作法,好好調整我的作息,定期清理房間、床和枕頭任何地方,不讓塵蟎再讓我過敏了。
|
護三乙 1075101073 關係經營 人際關係心理學 14680 2020-09-10 20:47:07
書名:關係經營 人際關係心理學
作者:公克晨華
出 版 社 四知堂書坊
出 版:2001 年 3 月
索 書 號: 177.3 8558
I S B N: 017054
【撰寫心得書名】:關係經營 人際關係心理學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至少 500 字)】 人各有所好,其好與惡的感情十人十色。從偏愛某種食品到偏愛某種食品到偏愛某個明星,每個人 心目中的他人形象如何,都受到不可思議的巨大制約。為甚麼人們會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喜歡或 討厭的生理反應?本書從性格、心理和家庭關係出發,以大量的心理實驗和社會調查為依據,回答了 這個問題,並告訴我們如何敢善使你厭煩的人際關係。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構成人格的基石、日常生活的好惡、喜歡的條件、被喜歡與被討厭的人、好惡的心理形成、性格與 人際關係、謀求更好的人際關係。
【So What 學習要點】父母應善於傾聽,孩子通過父母可以學到的語言是非常之多的,語言的掌握 除了需要使用機會,還需要有人訂正才能順利提高,總之一句話,父母的傾聽對孩子是很關鍵的, 以深感興去的態度傾聽對方談話,常插入一毫無做感嘆詞或者十分關切,這種自然而自成的傾聽和附和,是使對方能夠把話順暢地講完的有效方法。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我覺得人際關係是需要經營的,它是需要透過良好的態度要、友善的方式來對待別人,人跟人之間 都是用第一印象來判斷要不要跟這個人當朋友,其實印象一旦形成,人們就會憑印象評價人,關係 到以後可能受到完全不同的評價
|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暑假讀書心得 15145 2020-09-10 20:45:46
書名:南丁格爾,一位眾所皆知的護理人員,在小學的時候,就有聽過南丁格爾的故事,但從未深入去了解,直到看完這本書,才真正認識到南丁格爾這位對現代護理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的人。書本一開始以克里米亞之役為開頭,戰爭是一個人造的煉獄,也有人說是科技的實驗室,但不管是什麼,都會有人在戰爭中受傷、死亡,在這不是你死不然就是我活的地方,護理人員的進駐,或多或少會為部隊帶來"溫暖"的感覺。
說真的,在男人堆裡面對傷殘的血腥畫面,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南丁格爾自願帶領一群女性護理人員到戰地服務,這決定所需的勇氣非同小可。戰地的狀況已經夠糟了,戰線後方的支援陣地,環境應該會比較好,但人心卻比前線的敵人還來的險惡,南丁格爾與她所帶領的護理團遇到了不合理的對待時,對著隊員們說「抱怨是無濟於事的,我們必須省下體力,不浪費在無異的生氣、責備與不切實際的希望上」,想想我們現代人,總是抱怨景氣差、工作不好找、薪水太少、課業太重...等等,在這麼多抱怨後,卻沒有做任何改善。情況不會自己就改善的,要的是自己想要改善,就算是再小的改變,或許會對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
|
2020 暑假作業 1+2 14253 2020-09-10 20:31:1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四庚
學 號 1065101292
姓 名 劉昱佑
作 者 姓 名 李麗紅、陳瑜芳
西 元 出 版 年
2018年
文 章 標 題 照顧一位胃癌末期臨終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彰化護理
卷 ( 期 ) 25卷1期
起 訖 頁 數 P47 - 59
作 者 姓 名 陳桂萍、黃美瓊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文 章 標 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 I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卷 ( 期 ) 19(1)
起 訖 頁 數 P126-136
【自訂一主題】
照顧一位胃癌末期臨終病患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本文一位中年男性因被診斷為末期胃癌,所以作者去對於胃癌末期、家庭、哀傷的護理照護。
文章中運用了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護理型態作為評估正是我想所學的內容,之前我較常看羅氏適應模式,所以我特別挑了兩篇文獻去參考十一項功能性評估要如何寫,也想了解如何設立護理問題進行評估給予護理措施。
我在今年的暑假去護理之家當照服員,其中有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遇到臨終的長輩,那時候的我還矇矇懂懂的,想說為什麼這位長輩的身上布滿了監測的機器,原本我以為只是血氧低而已,發生了這件事情,我開始思考怎麼樣做才是對他是最好的方式,對臨終的個案如何達到最好的照顧,怎麼樣不留下遺憾地好好和家人道別,我看到護理師和家屬進行溝通,我看到他的家人陸陸續續地回到醫院,因為疫情的關係一間多病房裏面不可以多人探視,只能一個去探望他,在他身邊和他說說話,他的身邊播放著佛經,我們為他做了最後一次的洗澡,我看到洗澡的照服員一直和他聊天,當他回家的時候,我看到一位護理師紅了眼眶,當下的我的心情很複雜,其實大家都會捨不得,不能因為情緒而引響工作所以收起感性的一面。
在他的四個護理問題裡,其中兩項疲憊和疼痛都有使用精油來緩解症狀,因為疲憊所以在睡前放鬆按摩,讓他可以更好入睡不轉移注意力,分散對於疼痛的感覺。對於文章中陪伴臨終的長輩,有安寧護理師還有團隊解決問題,傾聽個案需要心中的感受及面臨的問題,家人也花了一段時間陪著他,一起陪他念經文,讓他比較不會胡思亂想。
【自訂一主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 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病人右腳大腳趾疼痛不適,出現間歇性跛行,但休息後會稍微好些,疼痛程度尚可忍受,故未即時就醫。直至8月21日病人下床如廁時,右腳劇痛,無法行走完全臥床休息,精神變差,才由家屬陪同就醫住院接受治療,因電腦層血管造影顯示右腳急性動脈阻塞,股淺動脈有90% 阻塞接受經皮穿腔血管成形手術。
前一篇文章看到他的護理問題使用了表格的方式呈現,這個就相對地沒有使用到,可以去看不同的格式,去做出來的差異性,還有看他的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護理型態作為評估,如何呈現出來。
因為他沒有特定的注射胰島素,所以就衛教病人,我覺得他請孫子來拍影片,還有念那些關於注意血糖的重點,我相信有孫子加持,阿公一定會聽得很開心,更加地願意看待如何執行自我注射胰島素,因為他的眼睛不好,所以他們還很貼心用明顯的筆,畫出注射的量,加上孫子拍攝的示範影片,順便複習一遍胰島素注射,多看孫子的臉也不會膩吧!加上每到要注射的時刻,設定手機鬧 鐘提醒及設定鈴聲為孫子:「阿公接電話、阿公吃飯要打針」提醒,真的是一舉數得。
因為他足部潰瘍傷口,除了減輕轉移他的疼痛外,也移除增強疼痛的因素:預防病人碰撞到床欄或床尾,將床尾及下肢雙側床 邊以翻身枕及棉被圍起,預防碰撞到硬物,做到讓他的環境不會讓傷口更嚴重,他們還有新增按摩穴道,足部護理時,可以看到平常墊高小腿,其實還有很多的方式改善。
|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暑假讀書心得 15129 2020-09-10 20:13:05
作者在這本書中描述他剛畢業就進入宛如煉獄的急診室幫忙,面對接二連三的突發狀況都讓他措手不及,原本充滿熱忱、發誓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病人的火熱之心,漸漸的都被澆熄了。在職場上面對各種情況的病人,下班後又要面對護理長及前輩的『特別輔導』,不管怎們說這樣對待一個新人確實有點嚴格,但是唯有這樣才能讓一個新人趕緊熟悉工作環境及內容,畢竟醫院是個不容許有些微疏失的地方,其中最為讓我敬佩的就是作者的精神,他在遇到挫折時雖然一度迷失自我,但他並未放棄自己,把基督的信仰做為精神支柱,身旁也有慈濟的師兄、師姐幫助他,有了這兩道力量的加持,讓他能夠繼續的走下去,幫助那些需要他幫助的病患。
在書中作者也提到許多職場趣事,像是身為一位男生穿著白衣在醫院裡來回穿梭,往往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名醫生,讓他不知如何是好。原本他以身為男生卻當護士這件事感到可恥,但漸漸的他反而以當護士為榮,因為協助病人是不分男女的,只要能讓病人受到好的照顧,就是一位好護士。
書中藉由作者面對事情的處理態度及方法更是我所要學習的,其中使我記憶猶新的就是,作者再某一天的晚上,收到一個滿臉通紅、全身酒氣的男子,一見面就用三字經問候他,甚至發酒瘋的拿刀要砍人,但他都展現醫護人員的耐心及愛心,理性的和他溝通,讓他相信護理人員,我覺得要做到這點還真的十分困難,在學校與同儕間的互動及意見難免會有衝突及不合,但在這種關鍵時刻,如有作者的胸襟和氣度,就可以避免這種不必要的衝突,用溝通取代責罵、用和氣取代生氣、用理性取代暴躁,如果能做到這些,我相信這社會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流血事件了。
這本書一方面讓我學到如何培養耐心及面對事情的理性溝通,一方面卻讓我省思起台灣的醫療體制。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已經在電視上耳聞了台灣護士是世界上最苦命、辛苦的護士,不但超時加班、病人超收,一位護士要照顧的病患在巔峰期更是高達十幾個,種種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待遇卻不及其他國家,難怪一堆護士要離職,而造成醫療人員短缺。在看完了這本書更是有很大的感觸,有的護士一排班就是8個小時,途中更是忙到沒時間喝水、上廁所,何況是吃飯。有的護士吊著點滴卻依然堅守崗位,絲毫不敢鬆懈,看到這裡不禁使我淚眼奪眶,同情他們的遭遇,這種堅持和毅力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
說巧也巧,我的姐姐也在去年加入了白衣天使的行列,她說他要用它所學的來幫助病患,看到病患滿懷感謝的康復出院,對她來說就是一種鼓勵,或許能讓那些護理人員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病患出院時滿懷感激的那一句「謝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