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108年學年度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14220 2020-09-09 17:05:05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60 姓名 張芯萍作者姓名 林詩淳、徐明洲、蔡坤維
西元出版年 2010年10 文章標題 老年人常見之泌尿道感染
期刊名稱II 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卷(期) 9:5
【自訂-主題】:我從個案報告上學到的
泌尿道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但是隨年齡的增加而發生率逐漸增加。泌尿道感染的發生佔老年感染疾病的第二位。因為有潛在慢性疾病的65歲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力較差,感染率更高。放置導尿管是引發老年泌尿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加強宣導及教育醫護人員正確的導尿管放置及照護技術、避免不必要的放置導尿管、保持洗手衛生習慣、嚴格無菌技術及器械耗材管理、維持無菌密閉性引流,才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本文主要探討具有實證的老年人泌尿道感染相關議題及預防方法,以提供臨床醫護人員改善及延緩老年人泌尿道感染更明確的參考。
So What學習要點;泌尿道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但是隨年齡的增加而發生率逐漸增加。泌尿道感染的發生佔老年感染疾病的第二位。因為有潛在慢性疾病的65歲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力較差,感染率更高。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其實對泌尿道感染這個詞一點都不陌生以前常常聽別人說女生一輩子一定會得一次泌尿道感染,也在課堂上學過,雖然我自己沒有過泌尿道感染,但我身邊有些朋友家人有過聽到他們的經驗就覺得很痛苦排尿的時候會很痛又尿不出來有時候還會伴隨發燒,想著就覺得可怕。要告訴自己不要憋尿也要多喝水,也不能因為怕一直要上廁所而不喝水這樣身體會更不好。而這篇是在說老人泌尿道感染,因為有一些老人有一些疾病,只能臥床,但是臥床的病人必需在床上使用 便盆或包尿布在床上解尿,不易解乾淨、易造成感染,而且臥床很久的病患,往往無法自主排尿,所以衛生需依賴照顧者的清洗,有沒有洗乾淨就非常重要了!有些老人是因為老了不想動不常洗澡而導致的感染。
|
108年學年度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14220 2020-09-09 17:03:05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60 姓名 張芯萍
作者姓名 古雪鈴、 邱毓惠、 王拔群
西元出版年 2011年06
文章標題 影響高血壓性腦基底核出血病人治療方法的相關因素探討
期刊名稱I 輔仁醫學期刊 卷(期) 9:2
【自訂-主題】:我從個案報告上學到的
What出血性腦中風多因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破裂所致,如果症狀嚴重、意識快速喪失,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造成個人、家人甚至社會嚴重的不便與負擔,病人到院醫師進行治療時,考量病人特質與臨床症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但這些重點考量因素在醫師治療方法選擇決策影響程度尚少有系統性分析。目標:本研究針對高血壓性腦基底核出血病人之個人特質、臨床表徵、入院後病況,探討不同因素在醫師選擇治療方式決策之影響。方法:採回溯病歷方式,針對台北市某醫學中心於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3月31日期間,由診斷為ICD-9-CM-431出血性腦中風(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病人中篩選出高血壓性腦基底核出血的病人共計110人,分析病人年齡、性別、合併疾病、到院血壓、到院昏迷指數、出血量、出血側別、入院後病況等。利用χ2、T-Test及邏吉斯回歸檢定,分析與治療方式選擇之相關性。結果:樣本中接受外科治療者49人、內科治療者61人,二者之出血量(P=0.03)及到院昏迷指數(P<0.001)呈現統計上差異,迴歸分析結果呈現,45-65歲採外科治療是65歲以上的3.042倍(P=0.026)。出血量>30ml採外科治療是<20ml的25.297倍(P=0.018)。到院昏迷指數9-12分病情穩定者採外科治療是到院昏迷指數≧13分病情穩定者的4.329倍(P=0.011),到院昏迷指數9-12分病情轉壞採外科治療是到院昏迷指數≧13分穩定者的7.415倍(P=0.015),到院昏迷指數≧13分轉壞者採外科治療是到院昏迷指數≧13分穩定者的6.275倍(P=0.041)。結論:本個案醫院對於其高血壓性腦基底核出血病人,醫師在考量內外科治療方式選擇時,以病人年齡,到院昏迷指數、出血量,昏迷指數中度(9-12分)及輕度(≧13分)住院後轉壞為主要影響因素。
So What學習要點;出血性腦中風多因高血壓引起腦血管破裂所致,如果症狀嚴重、意識快速喪失,是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造成個人、家人甚至社會嚴重的不便與負擔,病人到院醫師進行治療時,考量病人特質與臨床症狀,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但這些重點考量因素在醫師治療方法選擇決策影響程度尚少有系統性分析。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高血壓是個很危險的慢性疾病很容易影發更多致死的疾病所以千萬不可忽視這篇文章就是在說因為高血壓導致的疾病,也因為疾病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這篇是針對高血壓性腦基底核出血病人採取的方法,因為還要考慮到個人和家庭的負擔所以每個人都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處理方式,其實不管什麼疾病都依樣,不是只有高血壓需要考量到那些事,除了要考慮家庭負擔也要考慮到病人的年紀或是他的昏迷指數都非常重要,以免因為這樣造成死亡率增加!而現在高血壓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慢性疾病,罹患高血壓的年齡層也有下降的趨勢。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有不少人罹患高血壓,得到高血壓除了氣候和時間會影響血壓之外,日常生活飲食、情緒、工作和和運動都會影響血壓的變化,例如高血壓患者進食、劇烈運動、吸煙、便秘、情緒激動、緊張都會影響血壓。
|
108年學年度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14237 2020-09-09 16:45:00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77 姓名 何姵誼
作者姓名 楊清鎮 、 潘忠煜
西元出版年 201110
文章標題:預防性抗生素於再發性下肢蜂窩性組織炎的費用成效之評估
期刊名稱I 內科學誌
卷(期):22:5
起訖頁數:352~362
What文章內容摘要: 下肢蜂窩性組織炎的反覆感染,通常為β 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病患需要多次就醫,不但病患肢體疼痛,而且影響到其日常工作及收入。本研究以回溯性評估下肢蜂窩性組織炎住院病患,其於五年內至少有一次同樣病史,在治癒後給予預防性抗生素benzathine penicillin 肌肉注射,每四週一次,之後為期十八個月追蹤探討其預防成效及比較每次再發平均抗生素費用。
So What學習要點:皮膚是人體面積最大的器官,能夠擋住外來物入侵,是身體防禦的第一道防線。假使患者因為外傷,造成皮膚有小傷口後,原本待在皮膚表面的細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就找到了機會潛入,引起真皮及皮下組織發炎感染,這就是蜂窩性組織炎。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接受完整12 次每四週預防性抗生素,在預防反覆發作的下肢蜂窩性組織炎是有所幫助;但接受部分療程,在往後反覆發作的幫助則未能確立。就整體而言,十八個月內的再發追蹤,接受預防性抗生素組比未接受組每次平均再發抗生素費用支出並無明顯的差異。在再發、費用兩者相比取捨,建議符合本研究的患者,給予每四週一次的完整12 次預防性抗生素療程。
|
108學年度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 14237 2020-09-09 16:28:17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277 姓名 何姵誼
作者姓名 王世楨 、 劉自嘉 、 蔡世傳
西元出版年:199912
文章標題:放射性同位素乳癌前衛性淋巴結造影--臺中榮民總醫院的經驗
期刊名稱II: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lmaging
卷(期) 12:4
起訖頁數 171~174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前衛性淋巴結的觀念已被臨床上認為是正確可靠而且可用於女性乳癌的患者身上,因而造成乳癌患者外科手術治療方式的重大改變。歐美各國的許多醫學中心已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方法來定位前衛性淋巴結,並獲得不錯的結果:惟至目前為止,如何定位前衛性淋巴結仍未有國際公認的標準步驟。本研究的目的在評估目前臺中榮民總醫院核醫科所使用的方法之有效性。
So What學習要點:我們所使用的方法可以非常有效的定位女性乳癌患者的前衛性淋巴結,為了要使此項技術更廣泛的被運用,我們亟需建立此項技術的標準步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在台灣,乳癌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全世界一年得到乳癌病人超過100萬人,這麼多學者專家在做研究,搞不好一、二十年後,就有疫苗、治癒的方法。所以絕對不要被這個病打倒了,只要你相信這個醫院、這位醫師,與醫生充分配合,把這件事情做好,若是早期發現,未必要把乳房、淋巴拿掉,對往後的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
|
暑假作業 15106 2020-09-09 10:33:33
科別護理科 班級護三丁
學號1075101317 姓名謝婷怡
書名:讓我照顧你 作者:老么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年月:2017年7月
索書號:419.7144222017c.2096085 ISBN:978-986-445-209-5
心得:
讓我照顧你。一位長照服務員的三十則感動故事
這本書記載著在醫院見到的百態人生,更寫下政黨執政者看不見的點點滴滴,從這本書裡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則故事,它在敘述一名八十歲的失能爺爺,被送到安養院,爺爺覺得遭到拋棄!而封閉了自我,在家裡還有一位失智的奶奶,只要出門買個菜、散個步,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他倆老夫妻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們的心願就單單只是一起共度人生最後一程,就這麼簡單的小事卻終究是場無法圓的夢!
我想你我都會老,那誰來照顧我們誰來接受我們?我們大家會希望接受什麼樣的待遇呢?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子女怎麼照顧我們呢,從這三十則故事裡,我看到了護理師跟病人雙方在不同角度的感受以及看法,護理師的角色內心會非常希望把每一位病人都當成家人一樣看待,會把每一位病人都照顧得無微不致,但有時礙於忙碌
卻疏忽了臉上帶著笑容面對每一位病人,有時因為紅燈響起,不得立馬協助病患,而導致讓病患及家屬感受不到當下的溫暖照顧及貼心,而在病患及家屬的角色裡,他們的感受及想法是,把一切寄託於護理師身上,任何不懂的、任何需要幫助的、任何專業問題,都想一一詢問護理師,而有些病患因為疾病及心理因素而導致對護理師的口氣及言行舉止都非常不禮貌也不客氣,但護理師還是要細心的照顧他們,在其中一則故事中,有個非常貼切的例子,一位沒有家屬的獨居老人,半身中風,在醫院從來不發一語還因為躁動而對護理師拳打腳踢,可是呢,在護理師的耐心與細心的循環照顧之下,那名老爺爺學會了說謝謝!從這則故事中我明白了,其實每位病人他們需要的是有尊嚴的和有耐心的安置照顧!
看完這一本書,我瞭解了護理師需要有很多耐心和細心,希望我可以當上一位稱職的護理師,把每位病人當作自己家人照顧及陪伴!
文章內容摘要:
這本書在敘述從不會照顧人到會照顧人的過程所發生的大小事務,到會照顧人會有耐心的呵護!
學習要點:
這本書我學到了怎麼照顧人,要去耐心聆聽病人的苦衷,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為他們著想,才能從中尋找出最合適照顧他們的方式讓這些長照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反省 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完這本書,我希望未來我可以做一位稱職的護理師,幫助更多需要被幫助的人讓這個社會添加更多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