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三升四暑假 13982 2020-09-06 22:59:34
主題::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for Cirrhotic Patients
肝硬化病人接受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
摘要:
大腸直腸癌在台灣為致死率第三高的癌症,且肝硬化的盛行率於台灣仍居高不下。肝硬化病人接受手術時有較高的併發症及死亡率,尤其是接受大腸直腸相關手術。本研究報告本院肝硬化病人接受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之經驗。方法:回溯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間於本院接受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的病人,統計人口學資料、術前實驗室檢查數據、手術數據、術中及術後數據以及術後併發症及死亡數據。結果:共納入26位病患,其中21位為男性,5位為女性。平均年齡為67.9±10.8歲,BMI為24.4±3.3。造成肝硬化的原因:14位病人為B型肝炎、5位為C型肝炎、2位為酒精性肝炎、5位為非酒精性脂性肝炎。22位病人為Child-Pugh class A肝硬化,4位為Child-Pugh class B肝硬化。平均手術時間為260±68分鐘而平均失血量為419±605毫升。6位病人術中接受輸血且有1位病人轉為開腹手術。術後平均於加護病房住院1±1.41天,平均術後住院天數為17±21天。三十天產生重度併發症率為26.9%,死亡率為3.85%。結論:輕度至中度肝硬化病人接受腹腔鏡大腸直腸切除手術是可行且安全的,因有較低的併發症率及死亡率。
網址: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726359x-202006-202007080002-202007080002-75-80
|
自傷與傷人-一個功能不良家庭的生活經驗 14049 2020-09-06 22:58:00
本項研究目的為探討一位具有酒癮 、暴力行為的自殺企圖者之家庭,其成員所知覺得自傷與傷人的生活經驗。歸納出了功能不良的家庭中「自傷-傷人」循環的生活經驗,包括了「互相傷害的父母次系統」、「錯置的親子次系統」這兩類。
在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一個人有事會牽連到整個家庭,上至父母下至子女全都會受到影響,酒癮 、暴力行為及自殺企圖不僅讓自己受到非常大的傷害,更讓身邊的人擔心難過。
我覺得嗜酒的行為是非常不妥的,飲酒要適量不然就是傷害自己的身心靈,喝醉酒之後有時候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非常可能會做出讓自己後悔不已的事,可能每個人在生活上的壓力不同,有些人選擇以不好的方式來面對心理壓力,但面對這樣的人群,我們要保持著同理、關懷的心,來幫助他們走出困難,多一點關懷,花點時間關心他人,適當的施予援手,讓這個世界充滿愛與關懷,或許就會那麼少一點傷害,多一點溫暖,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選擇以極端的方式來面對生活壓力,傷害自己也傷害身邊的人,生命誠可貴呀,請撥打自殺防治專線1925
出處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0047262x-200710-54-5-56-63-a#Citedliterature
|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1 13972 2020-09-06 22:56:54
作者姓名:
張舜欽(Shun-Chin Chang) ; 張家銘(Chia-Ming Chang) ; 黃基彰(Chi-Chang Huang)
出版年:2018年
文章標題:車禍創傷手術後引發之老年病症候群
期刊名稱: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卷(期):13卷2期
起訖頁數: P126 - 137
What文章內容摘要:
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老年人因車禍創傷住院比例也逐年上升,老年創傷病人在經歷手術治療後較容易發生併發症及長期臥床,導致後續功能衰退甚至失能,除了造成家庭社會照顧上的負擔,對於其生活品質更是一大傷害。本文個案為83歲男性因車禍住院接受腹部手術後,因持續功能衰退而在出院後被送至護理之家照顧,造成長期臥床並導致憂鬱情緒及營養不良問題。老年科團隊透過周全性老年評估發現問題後,提供適當的營養補充與情緒支持,以及利用合適輔具進行復健活動,協助病人逐漸恢復生活功能,進而改善情緒與營養狀態,最終可返家生活且達到較好的生活品質。
So What學習要點: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們要學習的因台灣的老年化人口越來越多,在現在的社會會需要很多專門接待老人的機構,在治療過程中老年人是大部分家庭中的經濟負擔,因沒有賺錢能力,也有可能影響老年人的心情導致自殺等等類型的事發生,也要注意老年人的營養狀態跟家中關係,才可以達到高水準品質.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老年人是各個家庭都會面對的人物,像我們家對老年人很好,所以精神,生活需求,沒有甚麼問題,這篇文章的老年人車禍我們也很少發生,大部分都是發病,但我們在醫院有用心的照顧,也沒有經濟上的問題,所以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每個家庭不一樣,說不定我這種例子只是少數,大部分都可能會出現老年人與家庭決裂的例子,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如何面對疾病跟家庭心理問題2層面,而不是單單面對疾病而已.
|
三升四暑假作業 13982 2020-09-06 22:56:39
主題 :
Can Pre-operative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Predict Microscopic Perforated Colon Cancer Outcome
手術前嗜中性球與淋巴球的比率是否可以預測大腸癌破裂病患的預後
摘要:
目前研究顯示微觀的發炎環境與癌症的進程相關。嗜中性球與淋巴球的比率
(NLR)在可切除的大腸直腸癌是一個已知重要的預測因子,但目前並沒有相關文章討論到大腸癌破裂的病人預後。方法:以回溯性研究的方法,根據病理報告挑選本院1995年至2015年顯微鏡下大腸癌破裂並接受手術之病患。排除條件為短期死亡(手術後30天內),瘜肉切除破裂,以及確診遠端轉移的病人。依照嗜中性球與淋巴球的比率(NLR)分為高低兩組(> 5或≤ 5)分別比較病患之臨床病理表現、長期整體存活率(OS)及無病存活率(DFS)。主要結果分析:存活分析。結果:在大腸破裂癌病患中,嗜中性球與淋巴球的比率較高的病患在統計上有顯著的傾象有:白血球增多(WBC > 12000/uL) (12.9% vs. 59.7%, p < 0.001)、較低的血液中白蛋白(albumin < 3.5 g/dL) (32.3% vs. 54.5%, p = 0.003)、緊急手術(5.4% vs. 26%, p < 0.001)。嗜中性球與淋巴球比率高低兩組間長期整體存活率(OS, p = 0.610)及無病存活率(DFS, p = 0.139)並無顯著差異。在本次研究中,對整體存活率及無病存活率的預測因子皆為病人年紀病人年紀大於65歲,血紅素小於10,以及淋巴結是否轉移(N stage)。限制:這是一個回朔性,非隨機的臨床研究。因為是單一中心的小樣本分析,也可能存在選樣偏差因為選樣偏差。結論:手術前嗜中性球與淋巴球比率對預測微觀下大腸癌破裂病人的存活率幫助有限。
網址: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726359x-201812-201812250001-201812250001-204-210
|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15272 2020-09-06 22:52:26
這本書裡說了很多關於急診的醫療日常,這讓我對急診更了解,有的人以為掛急診一定會很快看到,於是一些傷風感冒、換藥、拆線、胃管脫落等等小問題,也跑來掛急診,可見現代民眾對於什麼樣的病情要掛急診以及醫院的檢傷分級並不清楚,導致資源被濫用,佔用了許多真正危急病人的時間和空間,形成了惡性循環,重症患者沒有病床,輕症患者等不到醫生,造成了急診醫生過勞、急診暴力,再來探討惡劣的醫療環境該怎麼處理,我們不如從根本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的改善。裡面也提及了一些不平等像是看到女醫生會稱呼他們為護理師、醫生比護理師更受到患者的尊重。大家常常說性別平等、職業不分貴賤,但是真的如此嗎?潛意識裡還是存在這些刻板印象。書裡也有寫到許多的基本醫療觀念例如:如何正確的戴口罩,有顏色的朝外,中間鼻型摺出來,戴上後按壓鼻樑兩側,往下拉包覆下巴、洗手的時機,接觸病人前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執行清潔無菌操作技術前,碰觸病人體液風險後,吃東西前。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情況下,這些動作是必要且可以保護我們自己的,醫護人員現在正處於一級戰場中,他們要暴露在高危險的環境裡,設立發燒篩檢站,執行病人分流,不管是急診還是其他科我們應該給與他們鼓勵和最基本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