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108年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4178 2020-09-06 14:16:07
班級:護四戊 學號:1065101220 姓名:范妤潔 座號:32
作者姓名:潘豐泉、韓文蔚 西元出版年:2010年12 文章標題:台灣臨床骨質疏鬆之照護與管理現況 期刊名稱 I:寶建醫護與管理雜誌 卷 ( 期 ):8:2 起訖頁數:022-030
作者姓名:林詩淳、辜美安、陳妙文、蔡坤維 西元出版年:2013年08 文章標題: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之預防及護理 期刊名稱 II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人文與科學 卷 ( 期 ):12:4 起訖頁數:058-062
【自訂一主題】:骨質疏鬆症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讓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因而容易導致骨折,最常發生在1.老年人 2.女性: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一般在停經後,是因為雌激素停止分泌所致 3.體型瘦小 4.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患者 5.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吸煙、長期攝取鈣質不足、缺乏維生素D、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過量攝取鈉質(鹽分)、缺乏負重運動、酗酒 6.疾病,例如:女性的雌激素不足,例如因化療、電療或手術而提早停經、男性的睪丸素過低、內分泌失調病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 7.服用藥物: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正常的骨質增長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及作適量的負重運動,由於骨質須在年輕時奠定基礎,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症,一生都要注重適當飲食和運動。
So What 學習要點:
骨質疏鬆要怎麼預防呢?1.均衡飲食:多選擇含豐富鈣質的食物,例如:奶類食品:如牛奶、奶類製品、芝士、乳酪等(可選擇一些低脂或脫脂產品以免造成過胖)。海產類:連骨或殼食用的海產,如白飯魚、銀魚乾及蝦米等。豆品類:板豆腐、加鈣豆漿、素雞、枝竹及腐皮等。蔬菜類:深綠色的蔬菜,如白菜、西蘭花、菜心等。果仁類:如杏仁及芝麻等。
攝取足夠維生素D,例如:雞蛋黃、已添加維生素D的牛奶等。
減少進食含高鹽分的食物,如鹹魚和豉油等調味料,以減少鈣質流失。
2.切勿吸煙、酗酒。應減少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咖啡、濃茶等。
3.適量的負重運動,例如:步行、太極、健身操等,保持每星期最少做3次、 每次30-60分鐘的運動。
4.戶外活動,透過曬太陽來協助製造維生素D,以幫助吸收鈣質,但切忌曝曬,以免灼傷。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骨質疏鬆症通常是經過多年的累積,使骨骼變得愈來愈單薄、愈來愈脆弱,我們必須在骨骼還沒有遭到嚴重破壞,以及骨折發生前,確認是否患有骨質疏鬆症,並趕緊進行治療與預防,使病情不再繼續惡化,遺憾的是骨質疏鬆症是個隱形殺手,通常不會產生任何疼痛,所以病人往往要等到發生骨折之後,才曉得骨疏鬆症已不知不覺地侵蝕了自己的身體。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了解自己是否面臨骨質疏鬆症的威脅,以便採取預防措施:若發現具有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子,儘快就診專業醫生一起想辦法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阻止骨質疏鬆症的惡化。
|
個案報告心得2 14206 2020-09-06 14:07: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46
姓名 康芳瑜
作者姓名 高千惠(Chien-Hui KAO) ; 許碧鳳(Pi-Feng HSU) ; 古雪貞(Hsueh-Chen KU)
西元出版年 2018年
文章標題 運用Watson's關懷理論照顧一位高齡初產婦併死胎之護理經驗
期 刊 名 稱 I助產雜誌
卷(期) 60期
起訖頁數 P51 - 60
【自訂一主題】:心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之前上課的時候只有稍微的講到高齡產婦會出現的問題和照顧遇到流產或死胎的心理狀況,因為我們也沒有真的遇到過所以我選這邊個案報告來看,看具體會有什麼狀況也看別人會怎麼處理這種事,因為心理面的傷痛比身體上的傷痛更難去了解也不容易治療,有些人比較不容易向別人打開心房,要如何去引導讓他抒發情緒也是不容易的事,同時還要去衛教他一些關於產後護理要注意的事項,這些東西都是要去學習的
文章內容摘要: 對於一位第三孕期的高齡初產婦而言,滿心期待的準備迎接新生命,卻面臨孩子突然胎死腹中,內心所承受的衝擊、失落及心理壓力是不容忽視的。本篇探討一位懷孕37週又三天、高齡合併高危險妊娠初產婦面對胎死腹中的照護經驗。護理期間為:105年7月7日到7月9日,透過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等方式收集資料,發現個案生理、心理、社會心靈層面問題的健康問題為:(一)焦慮/與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壓有關;(二)哀傷/與失去期望中的胎兒有關;(三)罪惡感/面臨家屬的關心;及(四)知識缺失/與產後生理復舊有關。照護期間提供產後生理照護外,並運用Watson's關懷理論進行護理活動,透過傾聽、心理支持等,陪伴個案渡過傷痛,接受失去胎兒的事實。臨床上在照顧死產產婦時,建議提供單獨的環境、鼓勵家屬給予更多的陪伴與支持、協助留下寶寶的紀念物,如腳印、頭髮等,本文的結果發現可作為提供護產人員未來照護高齡初產婦合併死胎婦女之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 運用Watson's關懷理論進行護理活動,透過傾聽、心理支持等,陪伴個案渡過傷痛,接受失去胎兒的事實。
|
個案報告心得1 14206 2020-09-06 14:05: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46
姓名 康芳瑜
作者姓名 陳桂萍;黃美瓊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I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19卷1期
起訖頁數 P126 - 136
【自訂一主題】:心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本文描述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的護理經驗,一開始我會選這個個案報告是因為家裡曾經有過類似的案例,我想看看別人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哪些東西也希望我以後可以在執行護理措施的同時也能照顧病患的心理像是這篇這案報告最後結論寫的「針對老年病人的多面向問題時,心理、社會支持、 身體功能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應對病人心理、社會層面照護的重要性需 再強化,藉此個案報告臨床實務運用,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評估病人全面需求及 提供擬定護理措施,使照顧得以獲得最 佳護理成效,讓病人能及時得到適切的 完善照顧,進而達到健康最佳狀態。」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描述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的護理經驗,筆者於2017年8月21日至10月8日護理過程中教導按摩雙腳減緩病人疼痛,介紹成功案例分享正向想法,減輕病人焦慮,利用「糖尿病看圖對話地圖」強化病人糖尿病相關知識,在胰島素注射筆劑量顯示區使用鮮豔紅色標記,由案孫示範胰島素注射過程並拍成影片,讓病人能反覆觀看,解決病人因老年視力及記憶退化無法正確注射胰島素劑量的問題,建議醫護人員可運用多元化衛教方式促進老年病人健康行為,希望藉此經驗提供照護此類病人之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性型態評估,藉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確立護理問題:疼痛、知識缺失(特定於胰島素注射)、焦慮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希望我以後可以在執行護理措施的同時也能照顧病患的心理像是這篇這案報告最後結論寫的「針對老年病人的多面向問題時,心理、社會支持、 身體功能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應對病人心理、社會層面照護的重要性需 再強化,藉此個案報告臨床實務運用,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評估病人全面需求及 提供擬定護理措施,使照顧得以獲得最 佳護理成效,讓病人能及時得到適切的 完善照顧,進而達到健康最佳狀態。」
|
108學年暑假讀書心得 15232 2020-09-06 13:36:0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85101125
姓名
游子函
書名I
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
作者
朝日俊彥/海老名卓三郎
出版社
九韵文化
出版年月
2014年9 月
索書號
071097
ISBN
9789865767358
書名II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書名III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撰寫心得書名】: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對於前往死後世界的旅程,作者早有萬全準備,作者以親身實踐
提倡至今的離世之姿,面帶笑容、滿心歡喜地邁向往生 。
對於作者來說,罹癌比罹患其他疾病還來的幸運,
因罹癌至少你可以再多活一陣子,治癒後還不太可能復發,但有些疾病得了可能就活不久了
作者本身是末期醫療的專門醫生,他對於罹癌患者是將他們所得到的病情毫不保留的告知。
在發現自己得到癌症時,相較他人冷靜很多,作者家庭都是醫生世家,
當作者家人聽到作者罹癌,並不感到驚訝,反而是冷靜應對,想出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
作者決定以吃抗癌藥物來治療,這樣就可以一邊經營診所,一邊治療,並透過電視、廣播、演講等方式,
跟世人分享人生最後一年的經驗和領悟,幫助世人有能力幫助自己或是親朋好友,因為作者的一番話
讓許多人將癌症的印象由不好轉成好
作者覺得人生在世,任誰都是以信服為目標過生活。若是大家能透過他在書裡寫的體驗,查覺到即使
面對病情仍然可能獲得幸福的事實,作者就滿足了在這個風氣之下,作者逐漸描繪著理想的死亡;「如果明顯無法可救的人,應該放棄進行治療,專注於抑制痛楚。剩下唯一該作的,就是努力讓患者安穩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才是對當事人最好的做法吧?」作者想。
書中同時收錄作者為癌症與「BAK免疫療法」撰寫之專文,除詳盡講解癌細胞與人類心理狀態的關聯性外,也介紹運用人自身的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嶄新方法。
|
護三戊 11號 兩篇個案報告心得 14157 2020-09-06 13:32:5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的讀書心得
護理科 四年級 戊班 11號 沈千郁 1065101199
第一篇
產科護理學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http://dx.doi.org/10.7081/NR.199412.0315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個案報告是在探討男護生、女護生在產科實習時所感受之壓力源與男護生、女護生的壓力源之異同,而女護生的壓力源通常是來自於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的壓力感及實習時老師的教學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而男護生的壓力源通常是由產婦和家屬對實習護生的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本個案報告中也另外探討「由執行隱私性護理技術而引發之壓力感」所受的壓力感上,男護生大於女護生的觀點。
So What 學習要點
如何運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問巻收集方法有因素分析、Shairo-Wik檢定、t検定、及Bon-比較法等進行分析...等,並和其他團隊的人員共同協助指導女護生、男護生如何面對產科實習的壓力源及如何排解自己的心理障礙...等。
Now What 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讀完這份個案報告,心得是參考文獻那有幾位人,說明了,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中,會因為什麼而導致實習過程適應不良及面臨壓力感的一些來源...等,例如:人際關係、溝通技巧、臨床處理能力不足、實習環境不友善、家屬及病人不信任、及其他醫護人員不信任、不尊重...等去反省、思考怎麼才能克服自己的壓力感與適應,而其中男護生在產科實習中,要如何思考讓病人及家屬不會不信任他及感到害臊及他自我的心理障礙...等困境,像是可以讓自己在技術上讓病人家屬相信你...等,而女護生該如何思考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臨床處理能力不足中,怎麼解決,像是可以實習前多看點書或是實習中的休息時間多補足自己的知識...等。
第二篇
產科護理學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http://dx.doi.org/10.6224/JN.51.1.35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個案報告是在探討產後婦女接受母嬰同室護理之生活經驗的看法,可提供給相關醫護人員深入瞭解產後婦女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並可協助、指導及尊重產婦的決定,彈性配合執行,另外加強產前教育的内容及多元化媒體宣導的推廣,使孕產婦能瞭解母嬰同室護理的好處與增加參與的動機。
So What 學習要點
如何運問現象學方式進行探討收集資料,現象學收集資料方法有提早體驗育兒甘苦、
促進成功哺餵母乳、增加家庭凝聚力以及執行的顧慮與需求...等,並和其他團隊的人員共同協助收集有關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如何讓母嬰同室宣傳出去...等。
Now What 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讀完這份個案報告,心得是要如何讓生產者、家人、丈夫懂得母嬰同室的優點,像是提早體驗育兒甘苦、促進成功哺餵母乳、增加家庭凝聚力以及執行的顧慮與需求,而讓那些不知道母嬰同室的好處,讓他們往後生產時可以更加選擇母嬰同室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