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內容 |
個案報告心得1 14206 2020-09-06 14:05:1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己
學號 1065101246
姓名 康芳瑜
作者姓名 陳桂萍;黃美瓊
西 元 出 版 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照護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 I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卷(期) 19卷1期
起訖頁數 P126 - 136
【自訂一主題】:心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本文描述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的護理經驗,一開始我會選這個個案報告是因為家裡曾經有過類似的案例,我想看看別人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哪些東西也希望我以後可以在執行護理措施的同時也能照顧病患的心理像是這篇這案報告最後結論寫的「針對老年病人的多面向問題時,心理、社會支持、 身體功能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應對病人心理、社會層面照護的重要性需 再強化,藉此個案報告臨床實務運用,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評估病人全面需求及 提供擬定護理措施,使照顧得以獲得最 佳護理成效,讓病人能及時得到適切的 完善照顧,進而達到健康最佳狀態。」
What 文章內容摘要:本文描述一位糖尿病足部病變老年患者的護理經驗,筆者於2017年8月21日至10月8日護理過程中教導按摩雙腳減緩病人疼痛,介紹成功案例分享正向想法,減輕病人焦慮,利用「糖尿病看圖對話地圖」強化病人糖尿病相關知識,在胰島素注射筆劑量顯示區使用鮮豔紅色標記,由案孫示範胰島素注射過程並拍成影片,讓病人能反覆觀看,解決病人因老年視力及記憶退化無法正確注射胰島素劑量的問題,建議醫護人員可運用多元化衛教方式促進老年病人健康行為,希望藉此經驗提供照護此類病人之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性型態評估,藉由觀察、會談、身體評估等方式進行資料收集,確立護理問題:疼痛、知識缺失(特定於胰島素注射)、焦慮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希望我以後可以在執行護理措施的同時也能照顧病患的心理像是這篇這案報告最後結論寫的「針對老年病人的多面向問題時,心理、社會支持、 身體功能與健康有關的生活品質息息相關,應對病人心理、社會層面照護的重要性需 再強化,藉此個案報告臨床實務運用,提供臨床護理人員評估病人全面需求及 提供擬定護理措施,使照顧得以獲得最 佳護理成效,讓病人能及時得到適切的 完善照顧,進而達到健康最佳狀態。」
|
108學年暑假讀書心得 15232 2020-09-06 13:36:0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85101125
姓名
游子函
書名I
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
作者
朝日俊彥/海老名卓三郎
出版社
九韵文化
出版年月
2014年9 月
索書號
071097
ISBN
9789865767358
書名II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書名III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年 月
索書號
ISBN
【撰寫心得書名】: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對於前往死後世界的旅程,作者早有萬全準備,作者以親身實踐
提倡至今的離世之姿,面帶笑容、滿心歡喜地邁向往生 。
對於作者來說,罹癌比罹患其他疾病還來的幸運,
因罹癌至少你可以再多活一陣子,治癒後還不太可能復發,但有些疾病得了可能就活不久了
作者本身是末期醫療的專門醫生,他對於罹癌患者是將他們所得到的病情毫不保留的告知。
在發現自己得到癌症時,相較他人冷靜很多,作者家庭都是醫生世家,
當作者家人聽到作者罹癌,並不感到驚訝,反而是冷靜應對,想出如何利用剩下的時間
作者決定以吃抗癌藥物來治療,這樣就可以一邊經營診所,一邊治療,並透過電視、廣播、演講等方式,
跟世人分享人生最後一年的經驗和領悟,幫助世人有能力幫助自己或是親朋好友,因為作者的一番話
讓許多人將癌症的印象由不好轉成好
作者覺得人生在世,任誰都是以信服為目標過生活。若是大家能透過他在書裡寫的體驗,查覺到即使
面對病情仍然可能獲得幸福的事實,作者就滿足了在這個風氣之下,作者逐漸描繪著理想的死亡;「如果明顯無法可救的人,應該放棄進行治療,專注於抑制痛楚。剩下唯一該作的,就是努力讓患者安穩地離開這個世界。這才是對當事人最好的做法吧?」作者想。
書中同時收錄作者為癌症與「BAK免疫療法」撰寫之專文,除詳盡講解癌細胞與人類心理狀態的關聯性外,也介紹運用人自身的免疫細胞治療癌症的嶄新方法。
|
護三戊 11號 兩篇個案報告心得 14157 2020-09-06 13:32:57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
個案報告的讀書心得
護理科 四年級 戊班 11號 沈千郁 1065101199
第一篇
產科護理學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之壓力源http://dx.doi.org/10.7081/NR.199412.0315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個案報告是在探討男護生、女護生在產科實習時所感受之壓力源與男護生、女護生的壓力源之異同,而女護生的壓力源通常是來自於因臨床評值方式而引發的壓力感及實習時老師的教學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而男護生的壓力源通常是由產婦和家屬對實習護生的態度而引發之壓力感,本個案報告中也另外探討「由執行隱私性護理技術而引發之壓力感」所受的壓力感上,男護生大於女護生的觀點。
So What 學習要點
如何運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問巻收集方法有因素分析、Shairo-Wik檢定、t検定、及Bon-比較法等進行分析...等,並和其他團隊的人員共同協助指導女護生、男護生如何面對產科實習的壓力源及如何排解自己的心理障礙...等。
Now What 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讀完這份個案報告,心得是參考文獻那有幾位人,說明了,專科護生產科實習中,會因為什麼而導致實習過程適應不良及面臨壓力感的一些來源...等,例如:人際關係、溝通技巧、臨床處理能力不足、實習環境不友善、家屬及病人不信任、及其他醫護人員不信任、不尊重...等去反省、思考怎麼才能克服自己的壓力感與適應,而其中男護生在產科實習中,要如何思考讓病人及家屬不會不信任他及感到害臊及他自我的心理障礙...等困境,像是可以讓自己在技術上讓病人家屬相信你...等,而女護生該如何思考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的臨床處理能力不足中,怎麼解決,像是可以實習前多看點書或是實習中的休息時間多補足自己的知識...等。
第二篇
產科護理學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http://dx.doi.org/10.6224/JN.51.1.35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個案報告是在探討產後婦女接受母嬰同室護理之生活經驗的看法,可提供給相關醫護人員深入瞭解產後婦女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並可協助、指導及尊重產婦的決定,彈性配合執行,另外加強產前教育的内容及多元化媒體宣導的推廣,使孕產婦能瞭解母嬰同室護理的好處與增加參與的動機。
So What 學習要點
如何運問現象學方式進行探討收集資料,現象學收集資料方法有提早體驗育兒甘苦、
促進成功哺餵母乳、增加家庭凝聚力以及執行的顧慮與需求...等,並和其他團隊的人員共同協助收集有關產婦接受母嬰同室護理的生活經驗,如何讓母嬰同室宣傳出去...等。
Now What 反省、思考、檢視自我
讀完這份個案報告,心得是要如何讓生產者、家人、丈夫懂得母嬰同室的優點,像是提早體驗育兒甘苦、促進成功哺餵母乳、增加家庭凝聚力以及執行的顧慮與需求,而讓那些不知道母嬰同室的好處,讓他們往後生產時可以更加選擇母嬰同室的選擇。-
|
1082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2 14153 2020-09-06 12:33:5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戊
學號 1065101195 姓名 陳柔安
作者姓名 陳惠美、林素珍
西元出版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運用安寧療護理念於胃癌末期
病人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彰化護理 卷(期) 27(2)
起訖頁數 60-69
【自訂一主題】: 運用安寧療護理念於胃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包含文章內容摘要&學習要點&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本篇個案報告是在探討一位34歲胃癌末期病人接受安寧緩和療護之護理經驗,尤其側重於病人靈性
問題之個別性護理照顧。筆者在照護期間運用身體評估、觀察、會談、病歷查閱及團隊討論等方式
收集資料,以生理、心理、社會與靈性四大層面進行整體性護理評估,確認病人主要有癌症疼痛、
哀傷與心靈困擾三項健康問題。個案因噁心、嘔吐伴隨上腹疼痛至醫院確診為腺癌第三期,後因腹
痛合併嘔吐症狀無法改善,入住本院治療,因診斷為末期疾病,經討論後同意接受安寧緩和照護,
主要採取症狀緩解之醫療方式及身心靈安適為照護核心。讀到這裡想起不久前在某文獻上有看到『護
理人員在提供專業照護時,應了解個案的需求與所處的情境,以同理的態度、不加以批判,建立治
療性人際關係,協助病人思考生死議題,開啟思想的正向轉變,賦予生命及死亡新的意義與價值。』
在這篇個案報告中我學到對於個案來說,癌症的疼痛是首要處理的健康問題,因為安寧療護提倡的
理念是舒適地走上自然死亡,個案不受疼痛折磨及治療之苦,而以安詳不帶任何疼痛地離開,以維
護身心靈安適與尋求善終。此外,也讓我了解到,走向臨終的病人,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的靈性修
補與家庭、醫護人員在背後之關懷,來拂淡面臨死亡的哀傷,更多的則是添加了回顧生命的精采趣
事,使臨終個案能在最後一刻帶著美好回憶離開人世。若我日後接觸安寧療護相關照護,我將會想起這篇文獻所說的,幫助病人可以正向思考,圓滿而帶有回憶的走向生命終點。
參考資料:
陳惠美、林素珍(2020).運用安寧療護理念於胃癌末期病人之護理經驗.彰化護理,27(2),60-69。
|
1082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1 14153 2020-09-06 12:33:28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五護四戊
學號 1065101195 姓名 陳柔安
作者姓名 李婉瑜、陳金凰、石惠美
西元出版年 2015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籍
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長庚護理 卷(期) 26(1)
起訖頁數 101-111
【自訂一主題】: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及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包含文章內容摘要&學習要點&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本篇提到外籍女性來台後需面對跨文化差異的適應,再加上喪偶及罹患大腸癌所面臨的醫療處置,
對其是一大挑戰。筆者利用會談、直接護理及病歷資料查閱方式收集主客觀資料,運用Gordon十一
項健康功能評估,分析出個案有疾病知識缺失、焦慮及疼痛的護理問題。讀完此篇讓我了解到臨床
溝通技能與醫護關係的專業與信任。因為在這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情境下,很難相信與接受醫
生的建議,甚至是接受開刀的巨大決定。本篇個案是越南籍女性,在2012年7月開始出現血便,就
醫經大腸鏡診斷為乙狀結腸惡性腫瘤,於8月6日至直腸外科門診後就未再到院,而後經了解,個
案因為對疾病敏感度低,又加上喪偶在台灣獨自扶養女兒,擔心經濟問題而不願意積極治療。筆者
藉由專科護理師角色,運用醫療團隊力量,使用傾聽與關懷技巧等護理措施,針對個案東南亞籍身
分,利用翻譯軟體將大腸癌衛教單翻譯成其母語,使個案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接受手術的目的,
也針對個案學齡期的女兒,利用繪圖及遊戲的方式,採漸進式引導其能接受個案罹病及願意學習照
顧個案,減輕個案的心中壓力及焦慮,更增進母女間的感情,並轉介社工提供社會支持及資源,使
個案安心接受治療。因此這篇個案報告讓我學會,在日後實習的我們,要用同理心關懷病患,觀察
每一位病患的獨特性,針對其需求給予適當的護理措施,讓個案逐漸認識自己的疾病,接受自己的
疾病,甚至是信任專業的醫療團隊。我想,這是我要繼續努力學習的地方。或許,在這臨床溝通上
我還有許多的不足,但我仍會繼續努力學習,透過實習的臨床溝通,加深我對個案的同理心與溝通
能力,藉以提升良好的護病關係。
參考資料:
李婉瑜、陳金凰、石惠美(2015)‧照顧一位罹患大腸癌東南亞及喪偶女性的護理經驗‧長庚護理,26(1),101-1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