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06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59][1060][1061][1062][1063][1064][1065][1066][1067][1068][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暑作  14584  2020-09-06 01:29:50

動脈周狀硬化: 動脈周狀硬化是一個會讓人從一開始始忽略的疾病,因為麻是每個人來說再正常不過的事,只要感覺沒問題的人都會這樣覺得。我在看這篇個案報告時,我看到了這位個案還有糖尿病病史,我就有想到在學校學糖尿病時的注意事項,只要有傷口都要很注意自己的傷口,以免細菌感染,外加傷口又難以癒合,所以只要有一點點的傷口就要好好顧,不然到時候蜂窩性組織炎更嚴重,會選擇這篇是因為這是一個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常常老人家都會覺得是因為周邊循環不好,所以才會腳麻但只要去檢查就會發現是周狀動脈硬化,並不是他們所說的周邊循環不好,只要有發現一點不對勁就要帶著他們去看醫生,不要讓他們覺得這是小事就一而在再而三的拖下去,這樣反而不好,本來可以提前發現提期治療的問題,拖到最後反而需要用到截肢,所以要先他們說清楚說不要覺得沒什麼就自己當醫生,該看的時候就要去看不要省。 沙門氏桿菌的視覺障礙嬰兒之經驗 對於剛出生的嬰兒,得到這種急性細菌腸胃炎,如果沒有照顧好後果是很嚴重的,因為嬰兒的體質跟我們成年人是不一樣的,外加這位小嬰兒又有視覺障礙,所以照護過程中,需要更加的小心更加的細心,家人的心情是我們無法去體會的,因為醫療糾紛及小孩的疾病,讓個案的媽媽,沒辦法把重心放在家中,心思都加注在小孩身上。所以在照護早產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細節及事項,不要再有相似的事情發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家屬也可以放心許多,也許照顧起來是比較辛苦,但在醫院工作要面臨的事情很多,對於平常過於習慣的事情很多,需要更加注意習以為常的事情,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個體,雖然能理解家屬的心情,不過我們也無法幫他們分擔他們的壓力,盡可能把我們的本分做到最好。
      
108(2)暑假作業-2  14197  2020-09-06 01:17:54

聖母醫護管理科學校

個案報告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己班

學號

1065101237

姓名

作者姓名

陳姵涵(Pei-Han Chen) ; 徐莞雲(Wan-Yun Hsu)

西元出版年

2014

文章標題

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病人之不確定感照護經驗

期刊名稱II

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

(期)

13卷1期 (2014 / 02 / 01) 

起訖頁數

P111 - 120

   

【自訂一主題】:一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復發病人之不確定感照護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篇個案報告中先提到在台灣地區白血病的死亡率雖然不是最高,但漫長的治療過程及藥物作用仍是讓病人飽受疾病之苦,也有學者指出「疾病復發」對於病人內心的傷害是大於第一次被確診的。個案2007年時發病,隔年辭去在廣州的工作返台治療,經濟來源是儲蓄及保險給付,與家人互動良好。於2009年底復發。雖對疾病感到無奈,但也能坦然接受及面對,過程中樂觀積極。個案復發後醫師告知個案此次化學治療副作用大且沒辦法做移植,個案很會感染出不了院,擔心妻子女兒。對於此次治療跟過去經驗大不同感到害怕。筆者仔細觀察個案及其家屬的互動細節,也發現個案心中的害怕,安排家屬座談會,讓病人能清楚的了解到這樣治療的風險,降低個案胡思亂想的可能,也轉介心理諮商,提供成功案例的分享。疾病真的會影響生活很多,可能無法工作,加重家中經濟負擔等等,雖然此個案表現出他樂觀積極的一面,但是誰又能真的不被疾病影響呢,而護理師有沒有細心及仔細觀察就很重要了,雖然表現得很樂觀,但筆者還是從細節中發現了端倪,正確有效地幫助個案雖然現在的自己不是那麼細心,但希望可以在未來幾年慢慢訓練關於為表情跟肢體表達意義的方面,感覺對於未來在臨床上,會有很大的幫助。當然關於社會資源的運用也很重要,幸好未來就有一個課程可以學到這方面的知識期許自己在五專生活結束後能做到像這位個的筆者一樣細心,觀察入微。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130  2020-09-06 01:17:26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二甲 學號:1085101023 姓名:詹育瑄 書名:一生必備的婦科保健書 作者:劉偉名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年月: 2005年12月 ISBN:986¬-134-046-7 書上寫著有關婦科常見疾病如: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陰道炎等的症狀和治療的方法。經痛分有「原發性經痛」和「次發性經痛」,原發性指每次月經來時,發生嚴重的下腹部經攀性疼痛,伴隨盜汗、心跳加速、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次發性指的是由一些可在骨盆腔內找到的病變,所造成的經期疼痛。我自己也常常經痛,這讓我知道也許我應該去看醫生,而不是覺得這是正常的忍一忍就過去或是吃止痛藥就會沒事,因為這有可能不是普通的痛,有可能子宮內膜里位或肌瘤等。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不孕正孕婦身上,發生率有百分之六十,若加上子宮肌腺瘤,就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他最顯著的症狀是經痛,這痛可能在剛開始的幾個月後發生。目前為止,文獻上記載最小十歲就有患者。有名十四歲患者初經才來一年半,子宮異位內膜就長在卵巢上,形成了「巧克力囊腫」這兩患者都因劇烈經痛而就診,才發現問題的所在。從這兩個案例告訴我,以前覺得經痛不是很嚴重的病,這些想法是錯誤的要先去醫院做檢查才可知道是否有丟異症,不可覺得正常就輕視他。而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自宮內膜組織跑到不該存在的地方去。所以,每次月經來潮時,隨著子宮內膜組織落腳的地方不同,就會在不同的地方產生「月經」,以及千奇百怪的不適症狀、例如有人會經痛,但有人卻是吐血。而且,亂跑的子宮內膜組織還會破壞體內-尤其是骨盆腔內-的組織或器官,和癌症有很相似的特性。
      
108(2)暑假作業-1  14197  2020-09-06 01:11:55

聖母醫護管理科學校

個案報告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己班

學號

1065101237

姓名

作者姓名

林慧雯(Hui-Wen Lin)周繡玲(Hsiu-Ling Chou)

西元出版年

2007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有機磷自殺婦女病患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期)

54卷5期(2007 / 10 / 01)

起訖頁數

 P104 - 110

   

【自訂一主題】:照顧一位有機磷自殺婦女病患之護理經驗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本篇個案報告中提到2000年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農藥中毒的人數每年有300萬人,其中有機磷的中毒者多,致死率高居第二。本個案為與案夫爭吵過後,被人發現倒在路邊,到院後經檢查為有機磷中毒,到加護病房進行照護。個案為家管,案夫工作忙,時不時會責怪個案沒照顧好小孩,其女兒外出工作,偶而會打電話聯絡,其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壓力大時會去廟裡拜拜,但是案夫認為個案浪費太多時間在廟裡了。照護過程中,除照顧生理外,還包含了一大部分的心理層面,例如請牧靈人員介入,及鼓勵個案及其家人說出案發前後的感受,提供精神科的資訊給家屬,減輕照顧兒子的壓力......。本篇的不只用靠著自己的力量幫助個案,還利用了別的單位的專業,去跟有效的解決個案的心理問題,除此之外,也不止協助個案本身而已,還有提供身心科日照服務的資訊給家屬,減輕個案家庭的壓力。之所以選這篇文的原因就是因為筆者在心理層面描述的很詳細,提供給個案的方法也很多種,未來我也許無法知道哪一種方式是個案願意做的,是個案可以做到的,但我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的方式告訴他,讓他自己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緩解心中的不適。筆者接觸個案時也沒有帶著現在網路上的正義魔人的想法,沒有覺得自殺逃避、是懦弱,是對不起愛他的人的想法,而是帶著同理心慢慢地了解個案情況,也許生活中大家有很多價值觀上的不合,但在護理的過程中還是同理最重要。


      
暑假作業  14559  2020-09-06 00:57:26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四己 學號 1065101380 姓名 賴姿廷 作者姓名 何林楨   西元出版年 2016年 文章標題 末期肝癌病患合併頑固性低血糖血症 期刊名稱I 台灣家醫誌 卷(期) 第26卷第3 期 起訖頁數 169~178 資料來源 台灣文學資料庫 作者姓名 高韓中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個案報告與討論: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 期刊名稱I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卷(期) 第24卷第4期 起訖頁數 149-153 資料來源 台灣文學資料庫 作者姓名 盧美言 西元出版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運用翻轉教學模式提升急診 人員N3個案報告送審成效 期刊名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第19卷 第1期 起訖頁數 89~102 資料來源 台灣文學資料庫 【自訂一主題】:提升護理人員信心幫助個案得到治療效果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文章裡個案被診斷出巨大肝臟惡性腫瘤,大概在3個月後開始出現有症狀的反覆性低血糖血症,而且 特別容易發生在空腹時段,這病患無注射胰島素或服用降血糖藥物,也沒有發現肝、腎衰竭、敗血症 或其他嚴重疾病 第一次雖然食慾稍有減退,但可以維持三餐由口進食,且無明顯營養不良之情況; 低血糖症狀在進食或給予靜脈注射糖水後得到改善 病患臨床表現及血液生化報告結果高度疑似為肝 癌所造成的 NICTH (NICTH就是非胰島細胞腫瘤性低血糖)以口服補充營養品和靜脈輸液來治療效果 不佳,改用糖皮質激素低血糖血症才能得到緩解 若能加上升糖素或生長激素應對病患的血糖穩定更 有幫助 NICTH雖然罕見卻會造成病患不適及生命威脅, 治療的最重要原則就是早期手術治療,因為能否 鍵因素。如果不能切除,其他保守治療及藥物聯合介入方式,也可緩解低血糖症。治療藥物有糖 皮質素 (glucocorticoids)、 升糖素 (glucagon) 及人類重組生長素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但整體來看,這類患者的預後很差,治療效果均不佳 貧血是家醫科醫師在門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常見兒童)。如果病患之前並沒有貧血的病史,臨床上有 近期內快速出現的蒼白與黃疸,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應該要列入我們的鑑別診斷之內。此時需要詳細 詢問病患的 病史,包括過去病史、用藥史、是否曾經有暴露在冷的環境等。實驗室檢驗包括直接型 Coombs' test、全部及間接型膽紅素、乳酸去氫酶及血紅素結合蛋白皆有助於我們診斷自體免疫溶血 性貧血。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的治療需要長期的追蹤,並且依據治療效果做調整。此外自體免疫溶血 性貧血的併發症也有致命的可能性(併發症有淋巴增生疾病和靜脈栓塞),建議轉至風濕免疫科或血液 科做進一步的治療及追蹤。初期治療 溫型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的診斷確定後,建議立即使用類固醇 治療。建議劑量為口服prednisone持續三週。一般來說,疾病對這樣的治療反應很快,大部分的病 人在開始使用的十至十四天之內,就可以看到明顯的血紅素及血比容的上升 護理長不斷給予學員與筆者心理建設與鼓勵,不只讓這名學員提起勇氣再次挑戰的信心,並於筆者輔 導過程大力支持與指導,成為筆者強而有力的後盾,是本專案最大的助力,最後不僅是使單位個案報 送審篇數達護理部BSC目標值(2011目標值http://eng.mmh.org.tw/taitam/nursi_dep/BSC_1.pdf)送 審成效也成功帶動整個單位學術寫作風氣,還間接影響其他護理單位,成為學習的標竿,由於成效良好, 獲得護理部各單位主管肯定,並邀請本單位護理長傾囊相授護理學術能力一直是護理教育重要的指 標,也是一位專業護理師應該要擁有的能力,因此護理人員的培育應該是不間斷的而護理人員是健康 照護體系中最為數最多的一群,在面對臨床實務中的種種改變及要求,護理人員工作任重道遠,所以 應該不斷的進修和成長提升護理學術能力,以因應臨床需求,同時也增加護理人員的成就感,展現 業臨床實務技能,使護理品質更大幅提升,相對病人可以得到更好照護品質 提升專業能力是護理人 員角色重要的發展,並使增加工作滿意度及自主性才是穩定護理人員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參考文獻: 1.Nadler WH, Wolfer JA: Hepatogenic hypoglycemia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liver cell carcinoma. Arch Intern Med 1929; 44: 700-5. 2. . Ro ss e WF, S c h ri e r SL: P a t h o g e n e sis o f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Warm agglutinins and drugs. UpToDate Online 2009
目前第1061/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59][1060][1061][1062][1063][1064][1065][1066][1067][1068][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