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內容 |
個案報告心得2 14028 2020-09-05 23:46:5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乙
學 號 1065101078 姓 名 許筑晴
作 者 姓 名 鄧述懿
西 元 出 版 年 2018年 12月 文 章 標 題 衰弱老人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病例分享
期 刊 名 稱 I 物理治療 卷 ( 期 ) 43卷4期
起 訖 頁 數 P320~321
作 者 姓 名 劉惠瑚
西 元 出 版 年 2004年 9月 文 章 標 題 慢性病老人自我照顧之生活經驗
期刊名稱 II 慈濟護理雜誌 卷 ( 期 ) 3卷3期
起 訖 頁 數 P50~59
【自訂一主題】: 老人慢性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這篇慢性病老人自我照顧之生活經驗的文章後讓我更加了解慢性病老人得照顧面向及方法,在老人照顧的面相中不只有自我照顧還有醫療管理 照顧資源 生活型態 照顧一個人是要全方面的包括心理,也讓我更加了解對一個慢性病的病人來說並不是只要控制得好就好而是要能夠做到未來的自我照顧,同時這篇文章也讓我更加了解慢性病這個東西,不過我想現在這個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我想未來的我如果遇到的慢性病的老人家要照顧他要照顧到文章中說的每一個方面真的很難畢竟有時候人真的會只顧到生理忽略心理只顧到心理忽略生理我想之後的我可以把其中一個方面顧好我就偷笑了,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護理人員是要兩方面都能顧好的。
What文章內容摘要
這篇文章採質性研究法,深入探討慢性病老人自我照顧之生活經驗,經立意取樣過程,以深度訪談的方式收集資料,共訪談11位慢性病老人。訪談過程以錄音記錄,再逐字轉錄成書面資料進行內容分析。
So What學習要點
藉由訪談11位慢性病老人來了解一個得到慢性病的老人許要什麼,來真正了解每一個慢性病老人需要的護理照護。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藉由這篇文章我發現我們在老人慢性病這方面的護理還很缺乏,由其是老人自我照顧這個部分因為在臨床上多數只會想到慢性病可以控制穩定就好並不會想到病人外來的自我照顧我覺得這個不分是有待加強的
|
個案報告心得1 14028 2020-09-05 23:44: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三乙
學 號 1065101078 姓 名 許筑晴
作 者 姓 名 鄧述懿
西 元 出 版 年 2018 年 12月 文 章 標 題 衰弱老人急性後期照護計畫-病例分享
期 刊 名 稱 I 物理治療 卷 ( 期 ) 43卷4期
起 訖 頁 數 P320~321
作 者 姓 名 劉惠瑚
西 元 出 版 年 2004年 9月 文 章 標 題 慢性病老人自我照顧之生活經驗
期刊名稱 II 慈濟護理雜誌 卷 ( 期 ) 3卷3期
起 訖 頁 數 P 50~59
【自訂一主題】: 老人慢性病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看完衰弱老人急性後期護理這篇文章後才知道原來面對一個老人生病到末期不是看著他體力慢慢衰退兒,而是幫他而且幫的方法有很多種像我的爺爺跟本文章的奶奶一樣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如果我早點看到這個文章我就有更多方法可以幫我爺爺了,而且就像文章上說的老人家都不喜歡住院如果可以藉由這些方法改散他的體力讓老人家可以找日返家這樣多好啊!文章中的治療還有復健方法我都覺得很有趣有有運動治療 肌力測驗 耐力測驗等等……文章中也讓我知道體力慢慢衰弱是可以訓練回來的而不是衰弱就無法變回去,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像文章中的護理師一樣
面對到這種病人的時候和病人一起努力讓病人可以找到最初健康的自己。
What文章內容摘要
該文章主要講述一位102歲原很有活力的老奶奶,因為得到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瓣膜性心臟病體力日漸衰退我們要怎麼幫助他。
So What學習要點
如何藉由各種復健方式或鼓勵幫助老人家逐漸恢復體力。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臨床上看到有一些老人家得慢性疾病臥床有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老人就只能這樣臥床,但其實是我們沒有想過怎麼幫助他恢復體力幫助的方法有很多種重點是我們要怎麼套用在病人身上。
|
家族病史與我的危機 14016 2020-09-05 23:25:11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紅斑性狼瘡是一個慢性自體 免疫疾病,對許多器官造成影響,
我奶奶就是得了這個病的,那時還不知道這個病,因為並不常見,我只記得小時候奶奶常常生病,因為
治不好所以中醫看了看,可是不管怎麼喝中藥吃中藥都不見好轉,最後是因為病情加重了,所以跑去大
醫院看,檢查之後才知道,原來奶奶是得了個病,這時我才知道有這種病,那時的我聽大人說只有讓病
情緩慢的藥,並沒有讓病情根除的藥,當時很難過但想著奶奶還在至少好好陪著奶奶多幫忙家事,慶幸
當時的我還在家,還能幫忙,但現在...永遠幫不到了,因為我奶奶在我上高中沒多久就走了,這樣也好
算一種解脫吧!
糖尿病通常發生在長期沒有控制血糖的第1型和第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且是這些患者的主要
死因之一,雖然我忘記我爺爺是哪一型了,但小時候常常看到爺爺會自己打胰島素,爺爺常常晚上在
樓下,有時我無聊會跑下去,每次下去被爺爺看到他就會叫我去冰箱拿白白的瓶裝小玻璃罐,小時候不
懂那是啥都會好奇,但又不敢問爺爺我都會跑去問奶奶,奶奶每次都說是爺爺生病阿不乖,所以醫生給
他藥要自己打,每次看到爺爺都自己打自己覺得痛…但是最後爺爺還是因為這個病走了,因為後期爺
爺身體糟,糟到住院了,最後也走了。
參考資料
紅斑性狼瘡與懷孕的檢視
糖尿病腎病之治療方法
|
二年級暑假閱讀心得 14671 2020-09-05 23:07:4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乙
學號:1075101064 姓名:何育瑩
書名:基本護理學OSCE技術篇
作者:林文絹、簡翠薇、林季宜、陳妙言
劉桂芬、林慧珍、林英
出版: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194-413-5
索書號:098470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這本書是基本護理學的OSCE技術篇,已有替我們分類好基本護理學的所有章節,涵蓋我們二年級所學的所有技術,包含感染控制、舒適的需要、活動與運動、生命徵象、營養的需要、給藥、體液供給、排泄、傷口護理,這當中我有詳細閱讀的第一個章節是給藥中的肌肉注射法,因為我在實習的最後一個禮拜時,有執行到這項技術,那天一知道自己要做這項技術時,便一邊備物一邊回想在學校時老師教導我們的所有步驟,做得時候也有實習老師在一旁輔助我,讓我能做得更確實、更快速。回家後我便拿出基本護理學課本和這本書重新整理概念和注射時需要注意的重點,像是我下針的方法應要更穩一些、消毒病人注射部位時要更加確實,不能抓不準範圍,而執行完技術後要向病人進行衛教,並要詢問病人是否有噁心、嘔吐等等症狀。而我還有再閱讀的章節是體液供給中的點滴加藥,臨床和我們在學校所學的執行方法不大相同,但都是把握最大原則的概念,像是點滴滴數計算,藥物要run多久、多久要去病房看病人狀況,這都需要練習,也需要多多思考、多多注意。這本書替我們做了每一項技術的步驟、重點、應多加注意的地方,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排版和解說,讓我一目了然,也明白要如何把學理應用在臨床技術上,讓我們能把技術學得更好,在實習時能好好發揮。
What文章內容摘要:舉例肌肉注射法,OSCE表中提到所有步驟和步驟說明,最後又有學理和臨床應用的整理,提醒我們臨床上需特別注意的部分。(詳閱書籍)
So what學習要點:舉例肌肉注射法,提及需確認醫囑、執行三讀五對、劑量正確、注射深度、消毒方式,並觀察病人注射後反應。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在上述心得中我已有檢討過自己在執行技術時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了,像是下針穩度、消毒範圍、和病人衛教,這幾項都可以做得更好更確實。
|
讀書心得3 14672 2020-09-05 22:56:59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乙
學號 1075101065 姓名 郭彣宣
書名 讓人不自覺說yes的社交力
作者 小前俊哉
出版社 世茂出版集團
出版年月 2010年1月
索書號. 177.1
9824
2010
509148
ISBN 978-986-6363-36-8
【撰寫心得書名】:讓人不自覺說yes的社交力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懂的交涉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各行各業都需要學會交涉,有些人天生溝通能力就很強,有些人則需要靠後天的努力,而我則是後者,我的溝通能力不能說很糟,但是真的不太好,因為我講話總是非常直接,有話就說,不懂得思考,也不會拐彎抹角,更不會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很多人都會我無意間的一句話傷到,而我自己卻沒有知覺,直到有次我的好朋友跟我說你早上講的那句話我很受傷,因為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才跟你說,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講話是如此的傲慢與傷人,但是因為我以前講話都這樣,所以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才去借本書,順便寫暑假作業,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教導別人如何友善溝通的技巧,他還舉例了許多錯誤的溝通方式,我發現那裡面有很多都是我以前用的溝通方式,原來這些方法會讓人覺得我很自大,傲慢,瞧不起人,看來我說話的方式真的得要改改了,畢竟我以後可是要遇到很多病人及家屬入果愈到比較兇悍的家屬我可能就完蛋了。
What文章內容摘要:本書分為「理論篇」和「實踐篇」,在理論篇中能了解如何以自嘲的方式與詢問的方式對交涉的狀況有所助益;實踐篇則是統整了許多交涉的語氣,說法及如何表達情緒和想法等對於交涉比較適當的方式。
So what學習要點:在這本書中我學到了如何與人溝通,我們可以觀察對方,適時提出與時事相符合的問題,例如:你看到那個人臉色蒼白、冒冷汗,你就可以過去問是否不舒服之類的相關問題,或者是你想要理解對方希望得到的結論,你也可以直接地詢問「您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結論呢?」然後再觀察對方,就好比說:「希望工程能迅速一點」「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嗎?」『因為我家人要搬過來住』「那您希望在什麼時後完工呢?」「大概在半年」「好的!我知道了!」不管對方講話有多麽的犀利,只要我們講了「可以啊」或是「知道了」這樣也能冷靜對方的情緒,不會有一觸即發的問題。
Now what反省、思考、檢視自我:許多人有可能因為自尊或是其他的因素不想被別人看不起,所以就算是自己真的不懂或是不胎能夠理解與確定的內容通常都會回答「我知道,我懂,我可以」之類的話包括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發現這樣不行,因為如果讓對方發現你其實根本不會的話會導致雙方覺得尷尬,對方如果比較直接的回你一句你剛剛不是說你會嗎?這樣就直接把自己逼到進退兩難的境地了。所以如果在一開始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就跟對方說「我不知道,請您教我」或是遇到自己不確定的是,就說「這個地方我不太確定是不是這樣,您覺得呢?」可是我發現不能說「可不可以或是可以嗎」因為對方如果跟你說不行的話怎麼辦,不就得要在問其他人或是自己開天窗,所以問問題可以用對方無法拒絕的疑問句,或是你確定你問的人不會拒絕你再問yes/no問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