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歷程文章
班級歷程文章
最新部落文章
班級部落文章
歷程項目統計1
歷程項目統計2
 
 
 
 
 
 
※我可以瀏覽最新歷程文章,看看最近新發表歷程文章
目前第106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67][1068][1069][1070][1071][1072][1073][1074][1075][1076][下一頁][尾頁]
文章內容
      
108學年度暑假閱讀心得  15234  2020-09-04 23:39:51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 護理科 班 級 : 護一丙 學 號 : 1085101127 姓 名 : 張浩詳 書 名 : 男丁格爾2.0 作 者 : 慈濟護理男丁格爾群 出版社 : 經典雜誌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出版年月 2018 年4 月 索書號 ISBN : 978-986-6292-97-2 【撰寫心得書名】: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內容記錄了許多男護理師在臨床上 實習 在護理這塊領域等歷程 So What 學習要點 這本書可以學習到當一位優秀的護理人員不管在偏鄉或者是都市都要發揮護理的光與熱以及書中有許多可以讓人反思的問題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看完了男丁格爾這本書讓我對於在未來的臨床上有著期待以及擔心的想法 讓我期待著未來在臨床上病人的一句謝謝 病人的一個微笑 希望自己可以體會到那種從心中湧出的溫暖以及感動 期待的自己能夠一直帶著熱血在臨床上工作 書中有一句話 生命最大的動力 希望與熱情 一是來自行善 二是宗教與信仰 在護理學導論裡有說過 宗教 是人心靈的依靠 心中有著依靠那就有了希望 對於病人不只要有生理上的照護還要有心理上的照護 但是讓我擔心的是在醫院裡最常遇到的事就是無常 無常在醫院中是最常遇到的一件事 書中說到 在醫院經常會看到許多垂死掙扎的人 急症患者等等 讓我擔心著未來的實習不知道是否能不能順利過關能不能承受住壓力 書中有句話說是無常先來還是明天先來 世上有許多無常 讓我知道了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好好的把握 不過也有讓我在未來在臨床上想體會到的如新生命的誕生的那種感動以及把一位在死亡邊緣的患者從死神手中救回來的那種感動 書中也有提到 急診室世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的單位 永遠無法知道下一位病人問什麼問題 以前自己很喜歡看有關醫護類的電視劇 夢想著自己未來也要在急診室工作在醫院的第一線服務 但是呢有許許多多滿懷著熱情的護理人員卻會被現實給澆熄這份熱情 在醫院的第一線會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 許多護理人員都會被壓著喘不過氣等 在書中的最後說道 走跳在護理這條路 才知道沒有最瘋狂只有更瘋狂 沒有最忙碌只有更忙碌 台灣為何會鬧護士荒大概就是因為這些事吧 穿梭在病房間的白衣天使也會感到無力等等 希望自己在未來的臨床上可以逆境增上緣
      
109暑假作業  14627  2020-09-04 22:16:27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甲 學號 1075101020 姓名 李怡萱 書名 慈悲的語言 作者 克里斯蒂∙華特森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年月 2018年 12 月 索書號 419.652 4424 2018 097909 ISBN 978-986-213-940-0 【撰寫心得書名】: 慈悲的語言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其實護理師在第一線面對病患與家屬,他們比誰都更能夠 體會焦急、慌亂、恐懼諸多情緒,也最了解安撫精神,對提振求生意志有多大幫助。疾病使人孤寂, 痛苦將靈魂密封進軀殼,深埋泥淖,只有與痛苦頻率相同的聲音能喚醒靈魂,甦醒過來。但在台灣 醫院,慈悲的語言不被珍視,細膩溫柔因廉價而遭受踐踏。儘管書中也提到過勞、低薪、缺乏尊重 是全世界護理師的普遍困境,但台灣護理職場勞動條件更糟,能兼顧幾床病人狀況已屬不易,遑論 給予慰藉。書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一個人在職業領域的轉變:初入行時,她生澀又怕血、僅是前輩 後頭的跟屁蟲,面臨各種挑戰根本不知所措;漸漸地,我們看到一位護理師展現成熟與自信,同時 掌握何謂護理的精神;直到她因父親罹癌,自己成為病患的家屬,護理工作隨之琢磨出更深的一層 意義。在醫院裡面工作的人,跟其他行業的人一樣受過專業訓練,但似乎需要懷抱某種信念及包容 ,才有辦法堅持下去,因為他們無時無刻面對最極端的人生風景。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護理師除了有越來越多專業要求外,也同時具備維護病患尊嚴、撫平心靈、 付出關愛,善良慈悲的「靈魂技能」總是透過最細微的動作,給予病患所需的照顧與關愛。本書 提醒我們人類共有的價值,以及社會迫切需要的慈悲胸懷。 So What 學習要點: 聽雜音組構成的語言,給予回應,始終是護理的核心。猶如暫時視他人為親人 ,猶如暫時寄居在病患的軀殼,成為一體,聆聽器官、肢體發出的聲音。只有同理才能真正了解病 人的心聲。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人人都能感受到發燒時,若有一隻手撫摸著我們的額頭,僅 管是一瞬間的觸碰,清涼的掌心覆在滾燙滾燙的皮膚上就是綠洲。因為敏銳,所以溫柔。最好的照 顧者是感覺與意志的翻譯者,光憑觀察病人的囈語與輕顫,就能判斷狀況。
      
三升四暑假作業  13974  2020-09-04 21:00:12

照護一位乳癌併發結締組織轉移病患之加護經驗 摘要:1、本篇為照護一位乳癌併發結締組織轉移病患之護理經驗,於2016年6月24日至2016年7月11日期間,透過持續性照護、身體評估及會談,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歸納出主要護理問題有:疼痛/與無效疼痛控制有關;低效性呼吸型態/與呼吸道狹窄、疼痛及肌肉無力有關;無望感/與疾病末期進展有關。護理期間,疼痛方面透過芳香療法、穴位按摩、藥物控制及心理支持,達到有效的疼痛控制。面對腫瘤壓迫呼吸道,引導個案採取支持性療法,緩解呼吸道不適症狀。在無望感方面,藉由主動關懷及傾聽感受,即早介入安寧緩和治療,有效改善靈性問題。期望藉此護 經驗能提供護理人員之臨床照護參考。 2、本文探討一位乳癌復發面臨死亡恐懼之護理經驗,於2017/7/16-7/22運用Gordon十一項健康功能型態評估,經由觀察、會談及身體評估等方式蒐集資料,確立個案的護理問題有急性疼痛、死亡恐懼及家庭因應能力失調。照護過程中,提供個別性的護理措施,教導疼痛控制技巧;以同理心的態度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促使個案願意分享內心恐懼的感受,給予宗教信仰及親情的支持,在護理人員的引導及陪伴下,透過心理諮商及介紹成功個案與其會談,使個案能從他人經驗中增強信心,進而緩解對於死亡的恐懼;以及安排家庭會議,建立有效溝通模式,增加彼此間共識,促進家庭因應能力,並與醫療團隊擬定共同的目標,以提升個案的生活品質及正向面對疾病,經此照護經驗深刻了解家庭的支持及心靈安適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單位針對心靈層面,加強正確評估及處置能力,方能發揮護理獨特性功能,促使全人護理更加完善。近年乳癌基因檢測發展日趨成熟,卻無法將此高額自費檢測普及至高風險族群,是一大限制,期盼健保政策能發展有效配套措施,落實預防醫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改善罹病存活率。 心得:看完這篇個案報告後我才個明白在臨床對於乳癌的照護方式,看完後我才知道對於乳癌照護不只疼痛治療還化學治療、標靶治療這些以外來還有芳香療法、穴位按摩這類。而且在對於無望感上面還給於關懷還及早介入安寧,也能進行會談去了解個案對於面臨死亡的恐懼進而去幫助個案緩解個案對於死亡的恐懼,也可以安排家庭會議能促進家庭因應能力、增加彼此共識也能使家人更能清楚了解個案在治療過中的恐懼及不安。我也知道自己可以做乳癌自我檢視,這樣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樣也就不會到轉移的程度。
      
閱讀心得  14772  2020-09-04 19:37:14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三丁 學號 1075101168 姓名 江玟 書名 麥得飲食法 作者 黃苡菱 出版社 日日幸福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9年 3 月 索書號 097697 ISBN 978-986-97411-01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這本書裡面有教我們利用飲食和一些吃東西的原則來幫助我們變瘦,很多人會因為很多因素導致肥 胖,像是:睡眠、飲食、環境等等的種種因素, 這些都是很影響我們建康的原因,但有些人會因為 減肥而選擇不健康的方法,結合了營養學來教我們怎麼吃可以瘦,既可以吃飽還可以持續的 變瘦,而且也不會復胖,這對於想健康減肥的人來說是很有幫助的,看完這本書之後才了解原來有 很多東西其實是可以吃的,有一些我們平常的認知是這很油不適合減肥吃,可是其實只要是吃對方 法,就算是在減肥也可能成為幫助妳瘦身的食物,之前我也試過利用節食的方式來減肥,但後來發 現體重雖然降了,但只要一停止就會很快的復胖,所以才會想多了解怎麼樣才可以瘦身又不復胖的 方法,讓自己不用運動也可以瘦,而且這種飲食方法不只可以減肥瘦身還可以預防失智,因為台灣 現在已經走向高齡化社會,老化相關的疾病罹患率也增加,如果是高血壓或高血醣這些都還可以用 藥物搭配飲食來控制病情,但是如果是腦功能衰退甚至是阿茲海默症就不是飲食調整就能夠控制的 ,所以為了能夠預防腦功能衰退,就應該從年輕的時候開始調整我們的飲食,麥德飲食能降低約 50%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不僅如此,還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慢性疾病的風險。
      
3升4年級暑假作業  13961  2020-09-04 19:31:48

主題:孕婦的經驗 1. 作​者​姓​名:黄秀琴;郭憲華 西元出版年:2008 / 06 / 01 文​章​標​題: 一位雙胞胎孕婦安胎之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領導護理 卷​(​期​): 9卷1期 起訖頁數:P31-43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個報告是在描述一位具有護理背景懷有雙胞胎的初孕婦,在妊娠21週時因爲早期子宮收縮到醫院住院安胎的護理過程。筆者於96年4月1日至96年5月29日的護理期間,以會談及觀察法收集資料。 So What 學習要點: 運用Gordon十一項功能性健康型態評估個案,確立有情境性低自尊、焦慮、排便型態改變及睡眠型態紊亂等四項護理問题,運用關聯、倾聽與同理心建立信任關係,鼓勵個案表達内心感受、讚美與强調個人價值以增强自尊心;確保母體與胎兒安全與健康、提供正確訊息、增强家庭支持系統與分享成功個案經驗、詳細說明母兒状况與小兒科醫療團隊介入以减輕焦慮;安排獨立隱密病室如廁,以改善排便問题;推持並促進環境與身體舒適以改善睡眠問题。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此次的護理經驗,護理人員不僅僅只是個案的照護者,更是重要的支持者及諮詢者,以同理心、接納、及眞誠的態度,持續關懷及陪伴個案,有助於增加封安胎成功的期待與信心的提高,讓我希望以後也能做到如此。 2. 作​者​姓​名:莊現蘭;夏萍絗;周治蕙 西元出版年:1997 / 12 / 01 文​章​標​題:具早產徵狀孕婦之住院經驗與照護需求 期刊名稱:護理研究 卷​(​期​):5卷6期 起訖頁數:P511 - 523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這個研究是一質性研究,目的在探討具早產徵狀孕婦於安胎最初一週期間的住院經驗與照護需求。采深度訪談法收集資料,再將訪談錄音內容配合觀察摘要書寫成行為過程記錄,并且以內容分析法分析資料。研究也發現:「不确定感」總是出現在其住院經驗之中;而孕婦對依醫囑絕對臥床何處而需在床上如廁之事感到極不適應。 So What 學習要點: 十位安胎孕婦的住院經驗可以歸納為十種類別:不确定感、害怕失去胎兒、身體不適應、矛盾感、無聊厭煩感、初期不以為意、盡力配合醫囑、對環境缺乏安全感、缺乏隱私感、憂慮感等。照護需求方面則需歸納出九項:提供充分及明确的訊息、服務態度良好、給予日常生活起居活動之協助、具專業及熟練的技能、適時探視掌握病情、安排合適的病床位置、提供方便與外界聯絡的設施、提供日間臥床消遣的設備和提供營養可口的餐點。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這個研究試圖以個案的觀點來瞭解住院安胎孕婦們的經驗及其所需的護理,研究結果可作為臨床護理安胎孕婦產前照顧的參考。
目前第1069/7774頁 [首頁][上一頁][1067][1068][1069][1070][1071][1072][1073][1074][1075][1076][下一頁][尾頁]

版權所有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Copyright © St. Mary's Medicine, Nursing and Management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二段265巷100號
電話:03-9897396 / 傳真:03-9897386 © 2006-2011 Net Rhythm Inform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