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
2.美好的笑容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
|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
微笑憂鬱,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所說的陽光型抑鬱症,表面上看著樂觀開朗,實際上內心無數次的
|
的說著:「我想去死。」
|
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因為看著與常人沒有什麼不同。
|
書中所提到的三明治世代、資優生、家庭照顧者(家中有高齡長輩或身障患者),他們所想的也可能
|
是我們有過的。
|
在背負責任或期待下,使我們需要更努力地去達成目標;或者因為家中有更需要被照顧的人,因此
|
常會將自我感受擱置然後先滿足他們的需求,最後在長期忽略自身情緒的狀況下,在外人面前勉強
|
表示自己很好,但可能因為扛不住肩上的重擔而結束生命。
|
我想,每個人都有他的壓力,無論是來自學業、家庭、社會,除了不經世事的幼齡孩童,大部分人
|
都有擺脫不了的壓力。
|
以我的現階段來說,學業就是我最大的壓力,再過幾年,考證也一併的成為我的壓力源,這是不可
|
避免的,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發現壓力或去舒緩壓力帶來的困擾,從而導致災難發生。
|
有多少人是因為情緒壓抑過久,而選擇結束生命的?
|
有時候並非我們不願幫助這些人,而是觀察不出,我們沒有經驗,也不是這方面相關的學者,無法
|
準確的判斷,這個人是否是有微笑憂鬱的狀況。
|
那作者結合了自己的實務經驗及相關理論,讓讀者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微笑憂鬱這個症狀所可能的表
|
現,讓我們知道微笑憂鬱可能的族群會是哪些人,這是我覺得這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