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三下 暑假作業 15741 2023-09-14 12:58:10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我國政府為因應人口高齡化、住院診斷關連群以及十年長期照顧計畫的政策推動下,中期照護已
開始受到關注。
2. 個案因負向思考及無望感,出現自殺企圖,筆者先以真誠、關懷、接納的態度與之建立治療性人
際關係,進而在護理過程中運用認知治療理論,討論負向思考對其行爲、人際關係、家人、胎兒造
成之影響,使得個案由原本無望感及自我傷害等負向想法與不良的因應模式,進展到以正向的想法
代替負向的思考模式,增加自我調適能力,使日後面對相同情況也可從容應對、恢復對壓力事件的
控制感、適切的反應及原有的功能並回到工作崗位上、分娩後可與先生一同照顧新生兒,發揮母親
的角色與功能。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 隨著時代、醫療與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年齡逐漸上升,這樣的變化也造就了,護理知識慢
慢跟上變化快速的時代,護理照護的判斷,不再只有短期照護或長期照護兩個如此絕對的答案了,
多了中期照護這樣的新名詞出現,中期照護讓不必要住院的急性疾病個案的住院比例大幅降低,也
讓以往長期住院與社會脫節的慢性疾病個案,有機會離開醫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世界接軌,
雖然離開了醫療場所,但離開前還是缺少不了,護理和醫療的支持,此時中期護理就會成為短期護
理照護和長期護理照護非常好的調和劑,銜接了兩者,但也因為中期照護需要考慮的東西增加了,
所以需要非常充足的護理知識,才能在急性到慢性中的過渡期執行最正確的措施。
回朔到源頭,護理知識的教導就變得更加重要了,缺少足夠的知識,可能會導致錯誤的判斷,
對個案以及家屬造成一定的傷害,或許有時候是比較無關緊要的影響,可以挽救,但也有很多時候
是不可逆的一輩子遺憾,想要減少這樣的遺憾,就要在培養護理人的當下做起,授課的老師、教授
必須與時俱進,時常更新護理新知,就讀醫護相關專業的學生要較其他人更關心當下與執行護理措
施有關的時事,這樣既能減少遺憾的產生,也能讓醫療體系的分工更明確,每個職位都能夠更專
精。
2. 一個家庭的組成大部分都是由一對情侶結婚而開始的,經過規劃討論後決定邁入下一個階段-為
人父母,多了新生命的加入,讓一個家庭漸漸地變得與以前不太一樣, 媽媽的身體、情緒也因為賀
爾蒙、外在條件變特別了,而這種特別對每個不同的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只是比平常難
受了一點點,也會有人覺得其實沒有什麼差別,但對於少數的人而言,這個感覺像是會吞噬自己一
般,一點一點的侵蝕自己的靈魂。
一位母親,從備孕到順利懷孕、到生產,再到最後的坐月子,整個過程結束,即便非常順利也
要花上大概一年的時間,在此期間需要承受他人與自己的期待,忍受生理變化帶來的負面情緒, 一
部分的媽媽是幸運的,非常的平順的過完這個人生的重要階段,但也有少部分的媽媽就沒這麼幸運
了,丈夫的不離解,婆家的多管閒事,他人的閒言碎語、異樣眼光,都像一支一支無形的劍,讓本
就處在低潮期的媽媽,痛苦不堪,無法喘息,此時護理人員該做的就是讓孕媽媽們知道,她們並不
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適時衛教家屬,讓家屬也能體諒、理解孕婦的種種不適感受,在孕婦需要時
會診心理諮商師或精神科醫師,在合理範圍裡,給予最大的的支持,陪伴各位媽媽度過這些艱難的
時刻,雖然這些舉動看似簡單,卻正是許多孕婦真正需要的。
|
112暑假 15643 2023-09-14 01:05:15
第一篇選的是新台北護理期刊第三卷第一期裡面的其中一篇文章,文章名是「外科住院老人自覺需要之探討」,裡面提到了台灣在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就已經正式邁入老人國了,在這家醫院的統計顯示,60歲以上的住院人口增加且平均住院日長,所以他們的身心狀態等等的健康問題都與65歲以上的老人相似,雖然他們住院的原因是因為外科疾病但其實他們已經有很多的慢性病了,身體的老化、住院、手術等等的壓力,如果護理人員沒有即時的察覺到他們的需要並且滿足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就會發生一些合併症導致住院天數延長,他們發現老年人在住院期間很少會主動表達他們的需要,導致護理人員在很忙的情況下沒有滿足到他們的需求,造成護理人員在照顧老年人患者的壓力還有挫折感。
第二篇選的是新臺北護理期刊9卷2期的「急性兒科病人家屬住院壓力之改善專案」,在他們收集到的資料中發現,家屬壓力來源大多數都來自不了解病童疾病、靜脈注射時病童的哭鬧、對環境不熟悉等等的,在住院的期間,病童可能會有分離焦慮、攻擊、睡眠障礙等等的問題,如果這些壓力沒有得到完善的解決,可能會造成病童將來的適應以及人格的發展,對父母而言會擔心害怕住院對病童造成的傷害,產生內疚等等的情緒,這樣不僅會喪失了照護病童以及支持病童的能力以外,還有可能把這些焦慮傳染給病童,讓病童對住院還有疾病的適應更加困難。
|
112 暑假作業 15656 2023-09-14 00:44:01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會查阿茲海默症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長輩有這個症狀,所以才更想去查關於阿茲海默症的議題,也發現年紀比較大的人會有這個症狀。雖然目前沒有可以藥物可以緩解,但有多種方式旨於延緩其惡化
,有人想藉由飲食療法及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這些血管危險因子,降低罹患失智症的發生。
之前基護實習的時候有些病人有B型肝炎肝硬化合併高血壓性腎衰竭腹膜透析疾病,腹膜透析有兩種透析方式:C.A.P.D. 、A.P.D.
腹膜透析是腎臟替代療法的一種。和血液透析不同的是腹膜透析利用人體的腹膜,執行毒素與水份的交換,腹腔內注入葡萄糖電解質透析液,利用藥水的“灌入-存留-排出”,每天24小時的持續
透析,達到毒素清除的目的。
平均存活時間只有3.5年,但如果有接受過腹膜透析的照顧教育,存活的時間可以很長。
B型肝炎肝硬化只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部分的人都會痊癒。高血壓性腎衰竭的病人不只是要控制血壓
收縮壓≦ 140mmHg舒張壓≦ 90 mmHg 還要積極的量測血壓、飲食與運動。
|
暑假讀書心得 15769 2023-09-13 22:42:48
華藝線上圖書館
【圖解情緒教育與管理】
作者: 邱珍琬(著)
本書是從實務觀點出發、加上簡單容易了解的圖表,希望讀者可以很容易入手。介紹一般情緒教育的內涵,將情緒功能與教育做言簡意賅的敘述,也提及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情緒教育,促使小朋友的健康發展,此外還針對失落情緒及情緒疾患做簡單介紹。
讓我了解與知道適當的管理情緒,是個人生活重要的能力之一,同時,情緒也影響著不同面向,例如:生心健康、生活作息、學習及人際關係。情緒是有對象的,是從高度的正負面評估而來,可以是行動的先驅,會經由臉部非自願性表情及其他肢體動作來表現。而情緒和心情的起因也不同,情緒通常是由突發的社會環境事件所引發,心情則較少受特殊或突發事件影響。
華藝線上圖書館
【做自己的情緒管理師:20個負面情緒管理法】
作者: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著)
全書分成四個章節,介紹情緒特徵:第一章焦慮家族: 焦慮、恐懼、強迫、羞怯、緊張、沒有安全感;第二章抑鬱家族: 抑鬱、沮喪、悲傷、孤寂感、情感麻木;第三章憤怒家族: 憤怒、憎恨、矛盾、內疚;第四章困惑家族:沒有希望感、失望、無助、悶/無聊、空虛,並有自測表自我篩檢測驗是否有相關的困擾、應對方法、還有什麼可以預防和注意的。
我覺得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漸漸的也學會接收解讀別人的情緒反應,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溝通的一部分,每一種情緒都反映著不同的意思,沒有一種情緒是錯誤的,只是需要正確的管道去引導或抒發。
|
三年級暑假作業 15726 2023-09-13 21:27:3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暑假作業讀書心得
科別:護理科
班級:三丁
學號:1095101155
姓名:黃以昕
書名:看見性別或專業-男護生於婦產科病房之實習經驗
作者:李雅芬、楊玉娥、涂嘉玲
出版社:護理雜誌
出版年月:2013 年 6 月 1 日
書名:音樂治療於兒科護理之應用
作者:周莉莉、王如華
出版社:護理雜誌
出版年月: 2001 年 10 月 1 日
【本書重點摘要或佳句】
1.因社會大眾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對於男護生在婦產科實習無法學習更多的護理相關知識
2.音樂治療雖然沒有醫療效果,但是對兒童來說能夠減輕許多壓力、恐懼的心情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
1.這篇文章主要說男護生在婦產科病房的實習的經驗,因為在婦產科看診的都是女生,而男護理師需要在婦產科實習,但目前大眾對於男護生在婦產科實習有著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男護生學習的機會慢慢變少,也許大眾也會覺得讓男護生在婦產科裡做事會不尊重之類的,但是許多婦產科的醫生也是男生,護生也是為了學習增加更多相關的護理知識,而這樣也可以增加對女性生產時更有同理,並不是所有的婦女都可以接受男醫生接生和有男護生在旁學習的,所以為了怕不尊重在一開始時就要和來看診的婦女說清楚,詢問能讓男醫生當你接生嗎、是否願意讓男護生在旁學習經驗,當大眾的接受度大幅的提高後,就能逐漸打破大眾對男護生性別刻板印象,進而讓男護生有更多學習的機會,不管是學校還是實習場所都應該要以身作則,給予男護生平等的學習機會
2.說到音樂治療,其實不只運用在兒童身上,在成人也可以,音樂治療雖然達不到醫療效果,但是可以減輕病人的壓力、恐懼,但音樂治療並不普及,我覺得音樂治療是好的,當只有我一個人需要獨自去面對疾病、疾病所帶來的疼痛時,我需要一個慰藉,家人不可能隨時待在我身邊,當疼痛時醫生、護理人員不能隨便給藥,所以用音樂來治癒身心狀況,我覺得很好,如果是我,我也想用音樂來讓自己放鬆,讓自己不要那麼害怕、緊張,雖然沒有辦法達到醫療效果,但能讓我感到不那麼的害怕,就跟平常一樣,當讀書壓力大的時候,我也會放自己想聽的音樂,來讓自己放鬆一下,別把自己憋太緊,不然我真的會壓力大到腸胃道不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