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 |
三年級暑假作業-2 (1082) 14146 2020-09-04 11:38:02
【自訂一主題】: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文章標題: 鄉村高齡糖尿病個案的自我管理教育
APA: 彭少貞, & 湯麗君. (2019). 鄉村高齡糖尿病個案的自我管理教育. 護理雜誌, 66(6), 13-19.
本文章主要是說明鄉村高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糖尿病在我們身邊家人是有很多有這個糖尿病的病情,糖尿病為影響民眾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國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政策,提供連續性醫療照護,並提供衛生教育教導個案自主管理。糖尿病對高齡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基因、生活作息、環境等因素,包括沒有規律運動、三酸甘油脂較高、肥胖、高血壓等等,如果病人罹患糖尿病而沒有控制,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大血管病變、中風,甚至失明、截肢、腎衰竭等問題。高齡者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會影響糖尿病個案的健康情形。糖尿病的管理會注重在藥物去控制血糖值。個人與家庭自我管理主要是探討影響糖尿病,個案自我管理的效果,包括個人、健康、資源、環境、健康照護的促進或障礙問題。此外,促進鄉村社區高齡糖尿病個案自我管理的策略,本文章針對高齡糖尿病個案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提出一些建議來強化糖尿病共同照護的連續性,例如: 利用多元的服務模式提供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與支持、增加人員訓練以投入社區型服務、提供符合文化的衛教內容與實施方式。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讓我更加了解高齡糖尿病的症狀與原因以及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剛好家中就有患有糖尿病的奶奶,可以運用此文章所提到的一些相關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建議來協助照護。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章介紹台灣實施糖尿病共同照護的現在狀況,討論糖尿病個案自我管理教育與支持的概念,並提出以社區為基礎的策略,來強化糖尿病共同照護的連續性。
So What 學習要點
利用多元的服務提供糖尿病個案的自我管理教育,增加非專業人員的訓練,提供符合文化的衛教內容。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更加了解高齡糖尿病的症狀與原因以及如何進行自我管理,剛好家中就有患有糖尿病的奶奶,可以運用此文章所提到的一些相關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建議來協助照護。
|
三年級暑假作業-1 (1082) 14146 2020-09-04 11:30:05
【自訂一主題】:新移民婦女產後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經歷風災後重建家庭之新移民婦女產後護理經驗
APA: 楊于青, & 李麗君. (2012). 照顧一位經歷風災後重建家庭之新移民婦女產後護理經驗. 長庚護理, 23(4), 548-556.
本文章分享照護一位新移民的印尼籍產婦,在遭遇八八風災失去原有家人後,重新建立新家庭的產後照護經驗的歷程。關於產後護理照護期間採用家庭評估與文化照顧的概念,來評估個案及家庭在產後健康與跨文化的問題,結果發現個案主要護理問題有三大重點: 疼痛、低效性母乳哺餵、焦慮等。第一: 疼痛與生產會陰傷口及子宮收縮有關,例如:持續評估宮縮疼痛、宮底高度與收縮狀況,評估會陰傷口疼痛情形與外觀觀察惡露量,教導個案觀察子宮復舊情形與會陰傷口自我照顧等等。第二: 低效性母乳哺餵與哺餵信心不足有關,例如:提供正確母乳資訊,包括母乳的好處、新生兒含乳及哺乳姿勢、母乳的成分、哺餵母乳寶寶大便的情形,衛教個案採一般均衡飲食,避免食用韭菜、麥芽等退奶食物,接納個案感受並給予適時的鼓勵、讚美增加信心等等。第三: 焦慮與對未來不確定感及照護新生兒的壓力,例如: 與個案建立信任的治療性人際關係,協助尋求八八風災申請補助金額計劃的相關資訊,提供印尼版寶寶健康手冊提供產婦參考育兒技巧等等。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讓我更加了解如何照護產後婦女的護理措施,如果之後在職場上遇到新住民的產婦有類似情形,並可以運用此文章所提到的一些相關護理措施來照護她們。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描述一位新移民婦女在失去原有家人後,重新建立新家庭的產後照護經驗。產後後續追蹤一個月,評估個案及家庭在產後健康與文化問題,結果發現個案主要護理問題有疼痛、低效性母乳哺餵、焦慮等問題。在護理過程中,提供舒適照顧技巧協助個案減輕產後生理的不適。並且運用陪伴、傾聽與及心理支持照護,減少個案對未來的焦慮。
So What 學習要點
個案報告可以提供我們在照護災難後家庭與新移民婦女等弱勢族群執行相關護理照護,藉由成功哺乳與育兒的經驗,使得在母育角色建立自信與成就感,協助個案家庭順利的適應接下來的日子。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此文章讓我了解如何照護產後婦女的護理措施,之後如果在職場上遇到新住民的產婦有類似情形,並可以運用這篇文章所提到的一些相關護理措施來照護她們。
|
109暑假作業 14585 2020-09-04 03:33:13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甲
學號
1065101374
姓名
柳沁蓉
作者姓名
毛新春 (H.C. Mao)
西 元 出 版 年
1997年
文章標題
瀕死兒童的反應及其護理
期 刊 名 稱I
護理雜誌
卷(期)
44(4)
起訖頁數
26-32
【自訂一主題】:兒童時期的相關疾病及其護理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在兒童時期3-9歲期間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3-5歲,這階段的兒童認為死亡是暫時且為可以復生的,將死亡視為分離或離開,以為看不見或是消失的東西就是死了;第二階段為5-9歲,這階段的兒童認為死亡是終止,覺得死亡只會發生在年紀較大的老人身上,予以擬人化,覺得死亡是個人,被抓到就會死;第三階段為9歲以上,這階段的兒童已經可以認識死亡是肉體生命的結束,知道死亡為普遍現象、不可避免且無法改變、是永久性的,大家都會死,與自己個人行為無關,明白死亡是生命的終結。
對於瀕臨死亡的兒童,對於家屬和兒童本身都會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我認為這時護理人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瞭解兒童死亡概念之發展及兒童對即將死亡之反應,給予適當的護理,減輕其對死亡的疼痛、分離及怕被遺棄的恐懼,並接受其面對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沮喪、罪惡與憤怒等行為反應,身為護理人員也要正視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有更正向的認知,才能協助病患死亡或瀕死的情境,當面臨病患生命結束之際,需要有良好的準備才有能力照顧瀕死病人,減低焦慮與害怕,並且能坦誠接納死亡本身;除此之外,面對家屬時的不知所措、遺憾與不捨,我認為默默的陪伴及非語言的關懷勝過千言萬語,適時的沉默及感受他的哀傷對於家屬來說是比較好的。
作者姓名
王麗玲(Lih-Ling Wang);黃憶如(Yi-Ju Huang);蘇淑梅(Shu-Mei Su)
西 元 出 版 年
2000年
文章標題
食道穿孔病患的護理
期 刊 名 稱I
榮總護理
卷(期)
17(2)
起訖頁數
147-152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 500 字)】:
讀完此篇文章後我了解到,食道穿孔為較罕見亦是消化器官穿孔中最危及生命的損傷。其在臨床徵候富多樣性,尤其非外傷型不易早期診斷,使得處置困難死亡率高。
常見的原因是由於猛烈的交通事故、高處跌落、跳水、頸胸部貫穿性傷口,困難插管或內視鏡檢查所引起的醫源性合併症,常見自發性食道破裂原因為嚴重嘔吐、打噴嚏等。說到食道受傷最常聯想到的應該是胃食道逆流,可能會出現脹氣、打嗝、噁心、嘴巴散發酸苦味、吞嚥困難、早上聲音沙啞、喉嚨疼痛、感覺有異物、咳嗽、容易喘
,有些人會覺得胃食道逆流是因為胃酸過多,但是大多數人胃酸並沒有過多的問題。通常是因為賁門關閉不緊,使得胃裡的胃酸或氣體容易跑到食道裡。現在的人時常喜歡喝酒、喝咖啡、吃甜食、吃油炸或辛辣食物或是用餐後沒多久就躺下,亦可能使胃部內容物更容易回流至食道,其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調整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戒除菸酒、維持正常腰圍、吃飯慢慢來、飯後別急著躺下,睡前 2-3 個小時避免進食以防症狀復發、使用可調整床頭高度的床架,睡覺時墊高頭部及肩部、多放鬆身心,透過運動、冥想、漸進式肌肉鬆弛練習、心理諮商等方式來紓解壓力,減少對生活的不安及焦慮等,我們就可以有效降低傷害食道的風險!
|
108年暑假讀書心得報告 15115 2020-09-04 01:26:21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 別 護理科 班 級 護一甲
學 號 1085101008 姓 名 陳思伶
書名 葵照護Aoi Care:小規模多機能+自立支援,讓人信賴的社區型新照護模式 作者 森田洋之
加藤忠相著 陳湘媮譯
出版社 太雅 出版年月 2018年
索書號 B 544.85 4633 2018 ISBN 9789863362463
【撰寫心得書名】:
社區照護機構對社區老人的幫忙及照顧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讀完本書可以更加瞭解老人社區照護,而且看完他們對老人照護的經驗分享可以知道社區照護的難處,要更好的照顧社區老人不只要有良好的設備來保護他們也需要擁有優良得照護人員來照顧社區老人的生活起居,更重要的是人跟人之間的真情流露朝夕相處的感情,在我的認知中現在社區老人越來越多,因為大家都會為了工作而離開故鄉,也沒有很多時間來看望自己的父母這時社區照護機構真的很重要,不但可以以兒子女兒的身分來陪伴社區老人也能給予社區老人更多的照顧,但是這不代表說社區老人完全不需要自己孩子的陪伴,在我一開始還沒讀這本書之前我想的是如果有自己的兒女陪在身邊為甚麼還有老人獨居的問題,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依舊沒有任何改變,因為我認為這也是原因之一,而且是滿嚴重的原因,所以不管有沒有社區機構照護我也覺得這些社區老人的孩子們應該常常多撥出一些時間返鄉看看自己的父母,回到主題我個人認為老人社區照護是一件很好的事,因為不但可以讓我們這些不太了解的人學習一些照顧老人的方法,也能知道社區老人的真正需求。我以後或許也有可能會接觸到老人照護這一部分,所以這也是讓我提前認識及熟悉社區老人照護。我很喜歡跟老人家一起聊天聽他們分享自己年輕時的趣事,這是我們無法體驗可是卻可以一起分享的美好回憶,以後如果我能觸及這一個領域的話我會一定會很開心。
What文章內容摘要
敘述老人社區照護的重點,寫出老人社區照護的困難點及好處,如何對社區老人的照護有更好的方法及改善,以及對老人照護的經驗分享。
So What學習要點
學習對老人如何有更好的照護,學習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及照顧。
Now What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未來如果有接觸到老人社區照護我想我可能會很辛苦,因為我身形太小可能沒辦法給老人家很好的照顧但我一定會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好好地投入老人照護中。
|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 15219 2020-09-03 23:18:57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護二丙
學號 1085101112 姓名 楊騏栯
書名I 啊~請張嘴 作者 張草
出版社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6年 8 月
索書號 099050 ISBN
【撰寫心得書名】:啊~請張嘴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如果人生中有最害怕的事,那看牙齒一定名列前茅。
相信許多人在小時候一定經歷過蛀牙、換牙的過程,而最常聽到媽媽在牙醫師面前說的話就是: 「她
牙齒蛀光光了,都拔掉算了啦!」可能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恐懼看牙醫的吧!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其實我
們都是被嚇大的,看牙醫根本沒有爸爸媽媽說的那麼恐怖,有時候只是補牙或檢查牙齒而已幾乎是沒
感覺的。
看了這本書後發現作者其實就是個牙醫,他非常了解被小孩子恐懼的感覺,所以在給第一次看診的小
病人檢查時會先介紹「牙醫三寶」,首先要把口鏡伸入孩子口中前就跟他說:「你看,你有一面鏡子,
我也有一面小鏡子。你的嘴巴裡很暗,要開燈才看的到,接著我用小鏡子放進你嘴裡就可以看到那些
看不到的地方啦。」這時小孩的嘴裡已經積滿了許多口水,接著對他說:「你的嘴巴很多口水了喔,
來來,讓姊姊幫你吸掉口水,吸水管來了。」最後只要讓小孩接受高速手機也就是最困難的一段,這
樣一來整個治療程序就會變得很簡單,他指著高速手機鑽真閃閃發光的末端對小孩說:「這是鑽石喔,
叔叔要用鑽石來磨掉牙齒上黑黑的東西,這樣比較快,嘴巴也不用張那麼久了」這樣一來整個治療程序不但完成了,還讓小孩不會懼怕看牙醫。
只要是人都會有恐懼的東西,只要你能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它的話,或許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恐怖,
就像看牙一樣只要有正確的觀念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擁有健康漂亮的牙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