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內容 |
108學年度暑假讀書心得-護二戊楊玉慧 15344 2020-09-03 22:30:09
[撰寫心得書名]: 當醫生變成病人
------------------------------------------------------------------------------------------------------------------------
[心得感想]
這是一位醫生的真實故事,故事裡的醫生面臨兩難的處境:如果把症狀說出來,就必須接受很多檢查:如果不說,雖然沒有檢查要做,卻可能耽誤診斷的時機。很不幸,這位醫生並不是普通病人,他知道大多數檢查都是不必要的浪費 ,醫生喜歡幫病人做檢查,因為會使醫療看起來好像很科學的樣子。
閱讀完這本書,讓我想起最近我去看眼睛時的情況,有了深刻的體會,剛起初我覺得只是癢癢的,並不會影響視力,之後我覺得實在太不舒服了,甚至開始紅腫發炎,才決定去看耳鼻喉科,診斷出過敏所造成的症狀,卻也因為我不按照醫生指示用藥,再加上延誤就醫,變得比較嚴重, 之後就去眼科就醫,醫生診斷出是因為配戴隱形眼鏡所造成的,還有因為瀏海變長刺到眼睛,這時的我如同書中的醫生一樣,害怕無法痊癒,所以按照醫生指示,後來眼睛慢慢改善,不會紅腫跟發癢了。
印象中,朋友的阿嬤,因為醫生誤診,離開人世,朋友說道,原本阿嬤只是因為呼吸不順暢,去了高雄的醫院,情況並沒有好轉但也沒有惡化,醫生建議轉診至台北的醫療治療,但...原本以為會好轉的,卻因為一連串的檢查,檢查出來,都是因為老了所有的狀況,於是,開了刀,吃了藥,在這段期間,醫生也並沒有特別的關心,只是一直的告訴家屬,因為年齡的關係,導致有許多的病痛,需要去逐一治療,當然,完全不懂的家屬,也就照著醫生的囑咐做了,卻換來阿嬤的離去。
這本書提醒我們醫療體系的缺失,跟護理人員需要進步的空間,我跟朋友的故事都希望醫療人員是盡最大的努力,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病情,以後我也要發揮所學的技術,以及遵從醫護倫理的教誨。
|
106級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14020 2020-09-03 22:29:25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個案報告心得學習單
科別 護理科 班級 四年乙班
學號 1065101070 姓名 謝彤
作者姓名 謝梨鈴(Li-Ling Shieh) ; 陳素里(Su-Li Chen)
西元出版年 2010年 文章標題 一位服藥自殺青少年個案
之急診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 Leadership Nursing 卷(期) 11卷2期
起訖頁數 P76 - 87
作者姓名 謝易耘(Yi-Yun Hsieh) ; 林文綾(Wen-Ling Lin) ; 曾蕙美(Hui-Mei Tseng)
西元出版年 2020年 文章標題 照顧一位青少年網路遊戲成癮合併自殺的護理經驗
期刊名稱II 澄清醫護管理雜誌 卷(期) 16卷2期
起訖頁數 P64 - 73
【自訂一主題】:青少年自殺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從護理評估可以去了解個案是位正值青少年階段的男性,因為個案本身不會去釋放自己的壓力加上同儕的言語條促導致服藥自殺這不可挽回的結果,送醫後能見少年的錯愕及悔恨,而實行措施前個案的心理狀態呈現焦慮以及想死的意念。護理過程可以知道個案從一開始的焦慮到已經不需服用Depakene,一路得過程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容易。
1.【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描述一位17歲青少年因無法承受家庭、課業及同儕間壓力而服34顆Depakene自殺之急診護理經驗。2009年5月1、2日於急診護理期間以直接護理、觀察及會談方式收集資料,並以生理、心理、社會及靈性四方面進行評估,確立個案護理問題爲潛在危險性中毒、焦慮及個人因應能力失調。透過大量輸液促進體內藥物排除,緊急進行血液透析,改善藥物中毒問題;清楚說明治療及處置目的、過程,減輕焦慮;病況穩定後運用傾聽、同理心技巧,引導及鼓勵個案說出自殺原因、想法與感受,並轉介心理諮詢、精神、社政專家等,使個案未因此次服藥過量造成身體傷害,更在個案自己、家層與醫療團隊共同努力下,主動表示願意重新面對狂言獲救後的人生。透過本個案照護經驗分享,期盼急診護理人員照護自殺病患時,除了緊急救護及處理生理問題外,更能兼具潛在心理、社會問題之協助,讓急診護理更具整體更臻完善。
【So What 學習要點】:
學習如何紓解自我的壓力和如何面對壓力以及其措施。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面臨壓力,可能是因為同儕.家人或課業,於是紓解壓力變成了現代人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可能是和朋友出去遊玩,可能是自己畫畫紓解,可能是和心理諮詢師聊天,有一個抒發口才不會在承受最大壓力又無法解決時選擇自我殘害了之。
2.【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
科技能帶來方便也能讓人們成癮。個案因為無法用正當宣洩壓力的方式去面對壓力問題所以導致了他有些推卸責任及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實施完護理措施已可見個案能用正向的觀念去看待事物,而在面對壓力時也能用去游泳、聽音樂、 玩積木來釋放自己的情緒,可以說青少年網路成癮是很重要的議題。
【What 文章內容摘要】:
本文描述一位13歲青少年因偏差認知、人際互動障礙且沉迷手機遊戲後,家屬又缺乏照護技巧,導致個案日夜顛倒、輟學且合併自殺及暴力衝動行為之護理經驗。照護期間自2018年6月26日至2018年7月21日,藉由參與照護、實際觀察、病歷查閱、治療性會談及精神科五大層面評估,以傾聽、同理及友善接納的態度,主動與個案建立治療性人際關係,確立護理問題:一、潛在危險性暴力行為:自我傷害及傷害物品;二、無效性因應能力;三、社交互動障礙;四、照顧者知識不足;五、睡眠型態紊亂。運用教導因應法如:畫圖、撕紙等,轉移注意力並改善衝動行為;以行為修正法(Behavioral Modification)增強自我管理及控制技巧,引導家屬與個案共同製作「戰勝網路成癮小手冊」;以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矯正偏差認知;以減少傷害療法(Harm Reduction Therapy, HRT)強化興趣增強信心,增加合宜的人際互動技巧,安排家族會議協助家屬共同介入,增強家屬照護技巧,進而改善個案面對壓力之因應方式,並促進正向親子關係。希望藉由此次的分享照護經驗,提供日後護理人員照護類似個案之參考。
【So What 學習要點】:
學習如何解決壓力和預防手機成癮,多加關注青少年的網路用量和與人有更多的互動。
【Now What 反省、思考,與檢視自我】:
在學校裡,有時候同儕的舉動可能會造成人的不適,導致不想上學或是因為網路成癮所以不想和家人溝通…每個人都可能因為壓力而受到刺激,我們要學的就是如何去面對它和幫助別人走出重重的困難
|
二年級升三年級(107級)暑假作業 14895 2020-09-03 22:23:10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讀書心得學習單
科別:護理科 班級:五護二丁 學號:1075101294
姓名:鄒叡俞
書名I:夜班急診室-急診醫師筆下的真實人生
作者:布萊恩高德曼BrianGoidman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年月:2015年5月 索書號;BGH160
ISBN:978-986-320-734-4
【撰寫心得書名】:夜班急診室-急診醫師筆下的真實人生
【本書閱讀後心得感想(至少500字)】:這本書是作者布萊恩高德曼自己在急診室從菜鳥到後來現在的老練所記錄的真實人生,而且這本書是作者第一本著作,然後作著透過一則則精彩故事告訴大家急診室不像電視劇或電影塑造那樣,是一個不同世界,在看這本書以前,我先說說我以前所認為的急診室,我認為急診室是一個嚴肅安靜不可嬉鬧的地方,雖然急診室常常半夜收到突然掛急診但並可能沒那麼嚴重的病患,但是還是會出現傷得很嚴重甚至危及到生命的病人,這是我以前的認知,一直到現在我對急診室還是這麼尊敬的,再來是急診室的醫師,我所認為的醫師是具備觀察力和處置力還有最重要的決斷力,因為如果沒有觀察力的話就無法在第一時間察覺到病人生命徵象或著數據變化,處置力的話則是當發現病人有任何變化時該怎麼處理,最後是決斷力,我認為是當一位病人生命危急的時候作為醫師該怎麼處理要怎麼急救,然後看了這本書以後發現急診室醫師地責任非常大,因為在急救或開刀動手術的過程中可能因為手抖或其他種種原因造成一個步驟錯了或是失誤,就有可能讓病人變成植物人甚至死亡,不僅如此,甚至還會讓整個醫療團隊背負上法律責任跟一堆醫療糾紛,然後這本書有兩篇故事很吸引我,但是結局卻是相反的,第一篇是作者第一天剛到急診工作那天,他聽著護理師報告說某位那天,他聽著護理師報告說某位病人想要出院需要醫生診斷同意,食物中毒的病人想要出院需要醫生診斷同意,然後就去位病人診斷,在診斷過程中他看到病人腹部有一顆大大凸出來部分,經過觸診預估是腹主動脈瘤,然後緊急為他開刀拿出一個6分大小的腫瘤,另一篇故事是一個病人因為心臟病發作,送到急診室以前已經失去呼吸心跳十分鐘甚至更久,但是作著身為團隊領導著的他,即便知道救活機率很小,但他還是決定急救相信奇蹟,經過一番搶救,最後還是搶救失敗
What 文章摘要;急診室是一個生死一線之隔的地方,也是醫療糾紛的是非之地,每個夜晚都在上演著背還離合的人生戲劇,作著用他幽默的文筆寫著一篇篇很真實血淋淋的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是我們想的到或想不到甚至可能是肥皂劇裡面出現的劇情,都有可能在急診室裡頭活生生地上演
So What 學習要點;學習到急診室的背後的運作方式還有醫療團隊的運作
Now What(反省 思考 檢視自我):這本書讓我了解到急診室並不是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以前的我很討厭進入到急診室,在看完這本書的時候深深的震撼到我了,也讓我反省以前對急診室的刻版印象
|
101學年度寒假讀書心得 15188 2020-09-03 22:08:17
|
暑假作業-個案報告心得(1) 13386 2020-09-03 22:00:00
會想要選這篇文獻當主題是因為跟我的狀況息息相關,從15歲就開始會生理痛,到了16歲甚至會痛到吐,所以持續都有去做檢查,醫生檢查出來說是子宮內膜異位,所以治療了一陣子,也吃了類固醇一陣子,所以那段時間發胖了不少,之後選擇停藥,以為痛能比較減緩,結果..沒想到嚴重到送急診,檢查出有1公分的子宮肌瘤,只是不會影響,所以不用切除,只要定期追蹤就好,所以好像不是子宮肌瘤的問題,這個問題伴隨了我快5年,急診一次一次跑,每次的檢查都找不到答案,得到的答案都是卵巣沒事,所以多次的有想拿掉子宮的衝動,當然!做為媽媽的她非常的擔心,找了很多方法,問了很多人,就是要讓我不那麼痛苦,她看我這樣也很心疼,我自己也問了身邊的朋友,結果去台北馬X醫院婦產科,結果醫生開避孕藥我吃了以後,滿臉滿身長痘,長粉刺,連月經都2個月沒來,我直接嚇到把藥停了就沒再去回診,之後也用中藥調了身體,可是又聽了很多人說,吃中藥也有可能會傷身體,所以我真的很不知所措,到現在快20了,還是得吃止痛藥控制,但也不一定控制得住,我的卵巢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其實也真的很怕自己會不容易懷孕,我真的要找找有沒有比較專業的甫產科醫生,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要被這個痛綁多久,我自己是認為可能真的是子宮內膜異位,因為症狀還蠻雷同的,但還是得去醫院好好的檢查一次,畢竟身體是自己的。
|
|